一“網”情深 一“體”同心
揚州建設網信工作“綜合體” 打造網絡文明高地

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網絡技術變革,呼喚著網信工作緊盯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的風口,搭准時代的脈動、網民的心跳,從而更好地找准工作的突破口。
自2021年初,揚州著手建設以網絡文明實踐為核心的揚州市網信工作綜合基地,這也是江蘇省首家綜合體式網絡文明實踐中心。基地總面積3000多平方米,可輻射區域內互聯網行業從業人員超萬人。如今,近60家智能科技、數字技術、網絡傳媒等互聯網公司匯聚其間。這是揚州全面推進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文明興網的創新之舉。
依托“網信”品牌,實現政府賦能、企業參與、市場運營及行業引領的“大協作”
11月12日下午,民建邗江區基層委員會一支部組織會員參觀了揚州市網信工作綜合基地,開展了一場“學報告悟精神,觀成就促發展”主題學習。11月25日,邗江區召開全區互聯網行業黨建工作推進會,網絡主播代表在會上簽署、宣讀《網絡直播自律承諾書》……
據悉,自揚州市網絡文明實踐中心暨揚州市網信工作綜合基地啟動運營以來,已接待多家互聯網企業、主流網絡媒體以及省市宣傳、組織、統戰等條線和部門調研。同時,舉辦“有事好商量”互聯網人士議事協商會、新媒體課堂、省“e企學習”紅色講師團揚州報告會、“網信青年對話網絡媒體”圓桌論壇等各類會議、培訓、活動近100場。
目前,基地已入選江蘇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實踐創新示范基地、江蘇省青年學習社、揚州市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揚州市青年講師團宣講陣地等,還設立了江蘇自媒體聯盟首個地方工作站,參觀來訪3000余人次,為教育引導和團結服務網信戰線和互聯網行業廣大黨員群眾提供了有力支撐。
揚州市委網信辦負責人介紹:“基地由揚州市委網信辦、邗江區委宣傳部、蔣王街道共建,綜合考慮了網信工作基層基礎、產業結構質態、高端人才集聚布局等因素,讓網信賦能增效和網絡安全保障融合成‘事業共同體’,打造出揚州網信工作的新樣板。”
以“黨建紅”引領“互聯網藍”,既有“顏值”吸引人、更有“言值”引領人
今年國慶,揚州網絡文明代言人“網信小藍”系列表情包第一彈首發上線。“OK”“謝謝啦”“傳遞網絡正能量”等16個特色表情包瞬間“圈粉”,被眾多年輕人收藏。系列版本還正在陸續更新中。網信辦工作人員表示:“傳遞文明,傳遞正能量,也可以是軟萌可愛的!”
網信工作涉及領域多、協作部門多、工作內容多、服務對象多。如何讓“一張網”“一盤棋”理念成為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識?這就要讓網信工作既有“顏值”吸引人,更有“言值”引領人。
揚州市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揚州網信工作堅持“融合+”“創新+”理念,著力構建大網信格局,已設立人大代表網上群眾路線聯系點、“有事好商量”互聯網人士議事協調廳、同心圓工作室、互聯網行業黨建展廳、互聯網行業黨史學習教育多媒體教室、青少年網絡文明素養基地等。
2022年,揚州全市第一家以青少年網絡文明思政教育和網絡普法為主題的揚州市青少年網絡文明素養基地在“網信基地”落戶。1000多平方米的互動展示區裡,《那年那兔那些事兒》黨史課、“元宇宙”“VR”秒懂小課堂,“好網民明信片”拍照打卡區……顏值在線,“言”值滿滿,很快就成了揚州青少年們的又一個網紅打卡地。
同時揚州市委網信辦打造“向往揚州”“向往好地方”城市網宣品牌,構筑城市正能量“流量池”,布局主流媒體、政務類新媒體、知名商業平台、正能量自媒體“四大主力軍”矩陣,在揚州全市各屬地網站開設“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喜迎二十大•領航中國”等專題專欄230多個。僅“向往揚州”、“2021揚州世園會”兩項網絡活動,就使揚州成為“雙10億”抖音話題城市。
揚州市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跳出網信看網信、立足全局看網信、放眼長遠看網信,深化資源融合、部門融通、功能融匯,才能真正助力深化網絡文明建設工作出實效,構筑網上清朗文明“好地方”。
網上網下雙向發力、同頻共振,傾力敲開Z世代“心門”
“嘀——!您有一份‘理論快遞’,請查收!”11月9日早晨,揚州市民的手機裡收到一條信息。“請問,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是什麼呢?”后面跟著答案:“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是揚州市委宣傳部、市委組織部、市委網信辦精心打造的《理論快遞:把黨的二十大精神送到您身邊》系列微視頻的一個片段。
互聯網行業青年從業者多、網民青少年佔比高,捕捉Z世代、網生代的喜好和需求,就是走在網絡引領最前沿的關鍵。
揚州網信工作綜合基地在概念構思和建設規劃過程中明確提出,做好新時代的網信工作,必須政治上多歷練、思想上多淬煉,專業上多訓練、實踐上多鍛煉。於是,開展了“金點子”征集和創意“頭腦風暴”活動,邀請教育、科技、團委等部門以及騰訊、字節跳動等互聯網企業提出意見建議。“紅色之聲E起唱”K歌間、拍照打卡機、互動答題小游戲等設備受到了來訪青少年的好評。
在線上,與宣傳、文旅等多部門聯合發布“理論快遞”、“揚城青年說”等理論宣傳微視頻,組織“向往好地方”“建設好地方”短視頻大賽、“向往揚州”網紅打卡地四季榜單和“網眼看運河”“網眼看科創”網絡主題尋訪“向往五部曲”,打造“揚州市網民節”“網眼看揚州”等網絡文化活動品牌,每年度策劃50項網絡主題活動、邀請超100人次網絡大V,產生百余條播放量千萬級、百萬級、十萬級短視頻,讓主旋律和正能量“跨界”“出圈”。
在線下,網絡文明實踐中心各類電子展示屏、互動區等展陳布局網絡文明宣傳物料,舉辦互聯網行業黨的二十大開幕會集中收聽收看、網絡文明工作協調推進會、“E企學習”紅色講師團報告會、“網言話揚州”網絡人士座談會等近100場,實現網上網下雙向發力、同頻共振。
同時,以揚州市網絡文明實踐中心為源點輻射“網絡文明WiFi”,打造“源”力場,輻射文明圈能量。根據建設內容,研究推出標准化、定制化、個性化的網絡文明素材能量包,包含10條標語、10幅漫畫、20個科普短視頻和MG動畫、“網信小藍”IP文創產品等,推動網絡文明素材能量包進入全市7家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打造壹點文創園、安平社區等網絡文明驛站,讓“好地方”網絡文明信號滿格。
從“網絡+網格”雙網融合治理模式創新探索,到率先制定發布全省首個《“好網角”工程網情網格信息點建設規范》地方標准,再到以“網信基地”為核心的互聯網樓宇打造,揚州“網信小藍”正悄然激活著助推地方社會治理、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一池春水”。揚州市委網信辦負責人說,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揚州網信工作必將自覺擔當使命,牢牢抓住互聯網時代和信息革命的戰略機遇,不斷探索網信工作規律,以網信工作新作為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天地,把力量凝聚到實現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揚州網信戰線見行見效。(陳潔文 張玉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