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金湖:探索“三權分置”模式 增強發展新動能
閑置資產的“沉睡”導致使用權、收益權得不到有效體現,進而造成資源錯配或閑置浪費。為喚醒“沉睡”的閑置資產,進一步釋放發展紅利,今年以來,金湖縣結合鄉村公共空間治理,先試先行,在盤活閑置資產上探索“三權分置”模式,構建各方利益聯結機制,體現資產價值,增強鄉村發展新動能,為實現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提供改革動力。
“確權”且“保權”,所有權權屬明確。為有效盤活先導鎮國有資產,金湖縣明確閑置資產所有權不變,即仍歸原單位所有,通過出租等方式流轉其使用權,實現閑置資產的價值,原單位依然對所有資產享有所有權,以租金、分紅等方式獲益。盤活國有資產首先要“摸清家底”,為厘清資產權屬關系,通過實地走訪調查、查証資料等,將閑置資產所在位置、建筑面積、權屬信息、利用情況等一一登記造冊,截至目前,呂良鎮等3個集鎮共排查閑置國有資產32個,涉及面積188.45畝。
“死產”變“活權”,使用權合理落實。為優化配置公有資產,明確使用權可落實到村集體、個人、企業和平台公司等。聯合縣財政局、農業農村局、供銷社、教體局、電信公司等10多家權屬單位,探討盤活路徑,經多次調研指導、上會研究后,明確“三權分置”模式,因地制宜、以用為先、先易后難、分類施策,按照“村級項目招引、鎮管理經營、平台公司打包、自留規劃、公益事業”的綜合思路,利用資產重組、招商引資等方式盤活低效資產﹔創新“政府+村委會+企業”“平台公司+”等模式,合理落實使用權,截至目前,計劃盤活及已利用資產共計12個。
“活權”生“活錢”,收益權有效分配。把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作為盤活閑置國有資產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形成“收益權由經營主體所建立的聯結機制進行分配”的收益權分配機制。將地理位置較好、有一定商業價值、適合轉為經營性資產的閑置資產,依法依規通過集中招租或公開拍賣等方式處置變現﹔採取招商引資等方式,引進社會資本對閑置資產進行開發經營﹔對零星、閑散、面積小的國有資產開展公益建設,圍繞養老服務、留守兒童代管、特困人員住家等需求,因地制宜選點改建一批留守兒童之家、日間照料中心、衛生室、特困人員暫住房等農村公益項目。
呂良鎮充分調動村委會積極性,將一棟約1200平方米的廠房租賃給振興村村委會,支持村集體招引項目落地,村委會公開挂牌交易,征集承租方,成立農機加工廠,帶動30多名村民就業,實現政府、村委會、公司、農戶四方共贏。
“三權分置”模式有效解決了“誰來干”“干什麼”“怎麼干”等核心問題,喚醒“沉睡”資產,讓閑置資產變增收“活水”,推動鄉村空間資源綜合利用、資產優化配置,實現鎮、村集體和農民合理共享收益。(吳小平 徐紅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