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生態

人民日報丨江蘇常熟:淨化濕地水質 開展自然教育

本報記者 姚雪青
2023年02月02日07:3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今年2月2日是第二十七個世界濕地日。濕地是極其珍貴的自然資源,也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濕地具備強大的蓄水、淨化水質等功能,被譽為“地球之腎”。

近年來,我國濕地保護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目前濕地面積達到5635萬公頃,國際濕地城市達13個,數量居全球第一。在世界濕地日到來之際,本版關注江蘇常熟等國際濕地城市濕地保護工作的開展情況,探索濕地城市如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人民日報》 2023年02月02日 第 14 版版面截圖

《人民日報》 2023年02月02日 第 14 版版面截圖

原標題:留住濕地,留住美(美麗中國)

藍天碧水,河湖相連,鳥鳴啾啾。江蘇常熟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內,金黃色的蘆葦收割下來,用麻繩扎成一捆一捆,像棋盤狀投放到水面上,構筑起一個個“生態浮島”——這已成為許多鳥類的“新家”。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裡青山半入城”,常熟是我國首批國際濕地城市之一,濕地總面積達29921.61公頃,其中自然濕地面積為18553.05公頃。4000多個濕地,大的面積超過2萬畝,小的隻有幾百平方米,如同一顆顆綠寶石鑲嵌在常熟版圖上。常熟市濕地保護管理站站長戴惠忠告訴記者,通過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濕地不僅是動植物生存繁衍的樂園,也是人們生產、生活和生態“三生融合”的共同家園。

位於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中心的科普教育區,由7個小池塘連成串的“多塘活水鏈”,是公園內的游客打卡地——這個小微濕地群,不僅有淨化水質的作用,還具有觀賞、體驗、科普功能。

南京大學常熟生態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張軒波介紹,由於這裡地勢處於“鍋底窪”,過去水質一直比較差。2020年以來,沙家浜濕地管理方聯合該研究院,將7個閑置大坑建成“多塘活水鏈人工濕地”,修復退化濕地5331平方米,提高濕地治污能力、提升生物多樣性,將劣Ⅴ類水改善為Ⅲ類以上。

“7個池塘分別為沉澱塘、藻類塘、挺水植物塘、沉水植物塘、浮葉植物塘、小型魚類塘、魚類產卵塘。”張軒波告訴記者,沉澱塘讓懸浮物沉澱下來,藻類塘提供分解氮磷元素的微生物所需食物,挺水植物塘種植著千屈菜、黃菖蒲、再力花、美人蕉等,不僅美化環境,還能給微生物提供載體,提升淨化能力……在最后兩個與外水相通的池塘中,生活著高體鳑鲏、棒花魚、黃顙魚、麥穗魚、興凱鱊等10多種魚類,並吸引了小鴉鵑、白鷺、黑枕黃鸝等數十種鳥類前來覓食嬉戲。

常熟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君介紹,萬余隻鷗鷺、150余種珍稀鳥類、超過550種濕地植物,共同營造出這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濕地動植物群落。濕地的修復和保護,也直接帶火了“研學游”產業發展——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年平均接待旅游人數約2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過1個億。其中,濕地相關“研學游”項目,每年就能吸引約260批次、近2萬人次參加。

目前,常熟境內的濕地有65.4%得到了保護,共監測到高等植物154科778種,魚類26科83種,鳥類45科319種,包括白頭鶴等7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小天鵝等43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

(責編:李靜曄、唐璐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