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一個人影響一群人的“公益課堂”

田海燕夫妻正在指導王建群(中)練習舞蹈。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立春過后,59歲的王建群就迫不及待地來到南通崇川區秦灶篤藝公益課堂,請舞蹈老師田海燕指導自己的舞蹈動作。看著奶奶級的學生如此熱情,田海燕做起了示范,還喊來了丈夫羅馬,給王建群開了個“小灶”。
篤藝公益課堂2022年開課,由田海燕成立。田海燕利用自己的舞蹈和瑜伽的特長,教退休老年人跳舞。“公益課的學員從開始的1個,到如今20多個,大多在50歲左右,年齡最大的已有70歲了。”
田海燕說,篤藝公益課堂誕生,源於一次偶然的聊天。鄰居薛麗萍與田海燕拉家常時說,每天除了接送孫子,燒飯洗衣外,就是無聊發呆,感覺生活上少了些什麼,真擔心自己“悶”出病來。
“能不能讓這些奶奶們為自己活一回?”聽到薛大姐的心聲后,田海燕很受觸動,為了讓她們的退休生活充實起來,公益課堂應運而生。田海燕夫妻倆是“70后”,來自貴州,同是土家族,在南通已定居20多年,長期從事舞蹈教學。
練習了大半年的中國舞和瑜伽,王建群感覺自己越來越年輕了。“比以前愛笑了,話也多了,整個人的精氣神不一樣了。”老伴也明顯感覺到她的改變,“有她在,家裡每天都歡聲笑語。”
記者了解到,公益課不僅舞蹈、瑜伽、書法等課程,還會定期舉辦讀書會。“隻要有空就過來,大家樂此不疲。特別是通過練習舞蹈和瑜伽后,走路輕快了,體質增強了,腰杆也直了。”薛麗萍說:“場地和課程都是免費的,還給我們提供茶水。”在薛麗萍的帶動下,身邊的七八個姐妹都成了公益課堂的學員。
此外,為了讓公益課堂惠及更多人,田海燕時常到轄區秦灶殘疾人服務中心講國學、編排舞蹈和文藝節目。“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不管是整天照顧孫子的老人,還是全職媽媽,她們的精神面貌明顯有了改變,有些不愛說話的人也能夠打開心扉,和你交流。”田海燕說。
田海燕表示,一定會把公益課堂作為自己的事業堅持做下去,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個大家庭。為不斷豐富課堂內容,擅長書法的丈夫羅馬也成了公益課堂的書法教師。
“行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也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幾年來,田海燕成立“篤藝公益課堂”“篤藝公益表演藝術團”“篤藝讀書會”,常年開設公益舞蹈課、瑜伽課、書法課、親子讀書會,免費為轄區的居民服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