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建鄴區:家門口的自助“食堂”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南京2月15日電 (記者馬曉波)“中午吃飯要趁早,‘錯峰’就餐才有座。”這段時間,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金穗花園居民崔素珍養成了新習慣,中午來不及或不想做飯了,就到社區食堂裡“刷臉”吃自助。
熱氣騰騰的小籠包、金黃酥脆的小酥肉、香氣扑鼻的梅菜扣肉……2月13日11點,崔素珍和老鄰居丁素琴參加完社區活動后結伴就來了,社區食堂保溫台上50道菜品一字排開,兩位老人在收銀台前完成人臉識別便開始打菜。
“我有高血壓,飲食得少油少鹽。”崔素珍樂呵呵地向記者展示餐盤,韭菜雞蛋、炒包菜、紅燒羅非魚、青椒炒豆皮是她選的四樣菜。丁素琴老人覺得蒸南瓜味道不錯,飯吃到一半又去加了一份。
在家門口吃上這樣一頓自助餐要花多少錢?“我現在是14元,等到75歲后就隻要10.5元。”崔素珍說。
金穗花園社區食堂店主曹宏偉指著牆上的價格公示欄介紹,建鄴區政府養老扶助對象、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通過區銀發助餐系統注冊並消費,可享受16元/人次的優惠價格,此外還可疊加享受每人每餐2元—5.5元不等的政府補貼。
長期以來,如何平衡公益屬性與經營成本是社區食堂面臨的一大難題。這家社區食堂能盈利嗎?
曹宏偉說,在成為社區食堂前他做的就是22元/人次的自助快餐。去年下半年被選為建鄴區首家自助餐式社區食堂試點后,政府加大宣傳推廣,又幫助做了適老化改造。客流量從日均350人增至約500人,其中老年人有80人左右。綜合測算下來,利潤比之前還略有增長。
“一是店面干淨衛生,二要穩定運營1年以上,三是價格實惠,受周邊居民歡迎。”金穗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劉林說,這是當初曹宏偉經營的快餐店中選的三個硬杠杠,“目前看來,我們選對了!”
眼下,南京市主要通過整合利用現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養老機構、市場化餐飲企業等各類資源開展助餐服務。南京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現已借力建設城市助餐點869個、農村604個,其中依托市場餐飲主體挂牌58個,“我們鼓勵有條件的老年助餐點在滿足老年人需求的同時,面向其他人群開放,提升服務品質,構建‘全齡友好’食堂。”
(責編:龔世俊、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