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设立相城经济开发区,2014年10月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相城经开区与澄阳街道实行“一体化”运作管理模式,辖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中枢服务核,代管北桥街道。现辖区面积约4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6万人,常住人口约13万人。2020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业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国家商务部综评最高排名第38位。
2002年1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相城经开区在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环境中应运而生,成为相城对外开放合作的一张新名片。成立之初的相城经开区坐落于相城区澄阳产业园(后为澄阳街道),总规划面积11.7平方公里。经开区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度挖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启动开发建设,立志当好相城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成为苏州城北发展的新引擎。
2006年初,面对经开区用地开发趋于饱和的新考验,为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相城经开区转战漕湖区域,开启二次创业征程。黄埭镇原7个村约25平方公里划入漕湖产业园,经开区加快推进搬迁安置腾出园区建设空间,加快启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投资环境。
经开区坚持“工业强区”“项目立区”,强化招商选资,大力招引大型国有企业和先进外资项目,全力建设相城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主阵地,加快形成相城产业经济发展强劲增长极。
2012年1月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合作经济开发区设立,由相城经开区直接管辖,成为带动相城区“后发崛起”的强劲引擎。这一时期,经开区大力弘扬“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精神,加快从单纯的外延扩张向量质并举、内涵提升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2014年7月,北桥街道和新设立的漕湖街道划入经开区直接管理。同年10月,相城经开区成功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成功晋升“国家级”,为经开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型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2016年11月,澄阳街道正式成立,经开区行政管辖北桥、漕湖、澄阳三个街道,辖区面积扩大至91.7平方公里。2017年10月,新一轮苏相合作范围扩展至整个经开区。这一时期,经开区提出“争第一、创唯一”,推动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成为了相城开放开发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主引擎”、绿色发展的“示范地”。
2020年4月,市委市政府作出重要决策,将苏相合作区从相城经开区分离并实体化运作,经开区管辖面积缩减至46.32平方公里。站在新的发展“十字路口”,经开区结合发展实际,于2021年创新提出“五学五比五争先”思想引领和“三城建设”行实践路径,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了思想和行动保障。2021年以来,经开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各项事业稳步向好,锚定“2+3+X”产业定位,全力打造相城名副其实的经济增长“主引擎”,奋力开启改革发展新征程。
为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城经开区匠心打造“城市会客厅”“城市智造芯”“城市后花园”三城画卷。未来,相城经开区将以蠡塘河两岸2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300万平米载体空间作为率先启动区,在中日(苏州)地方产业合作示范区中枢服务核构筑城市产业发展和城市综合服务的“双十字轴”蓝图,以文化底蕴浓厚、自然资源丰富的北桥街道构建“一脉四廊,南北组团”的空间格局,坚持以“三城建设”蓝图为引领,奋力打造城市地标独树一帜的新澄阳。
学壮大“四新经济"的最强标杆,比新旧动能的转换速度,在业态转型,开放合作、创新驱动上奋勇争先。
学苦练“绣花功夫”的最美典范,比隽美城市的雕琢精度,在城市更新、功能配套,精细管理上奋勇争先,
学践行“两山理论”的最优典型,比区域生态的宣居程度,在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乡村振兴上奋勇争先。
学坚持“执政为民"的最实样板,比发展成果的惠民厚度,在民生保障、综合治理、社会服务上奋勇争先。
学传承“红色基因”的最好榜样,比党建引领的执行力度,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上奋勇争先。
多年来,相城经开区大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体系建设,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向纵深推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4个,形成“1+5+4”新时代文明实践多元阵地,培育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团队1万人,打造了“经开有戏”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品牌,精神文明之花遍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