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教育

江苏各高校开学典礼勉励青年学子接棒强国梦

2021年10月19日07:42 | 来源:新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接棒强国梦,传承赤子心

10月13日上午7时,南京大学国旗广场上,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一张张青春飞扬的面容凝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2021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正式开始,向新生学院六大书院授旗,正式启动学校“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题教育活动。

在江苏各高校的开学典礼上,青年学子们用精彩纷呈的活动表达对党和祖国的热爱,高校结合校史中的红色故事、校友中的先进人物,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切实将伟大号召转化为奋斗前行的实际行动。

立少年志,争做“接力奋进的奔跑者”

10月1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将军路校区举行开学典礼,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2021级4680名本科生、110名预科生。“在南航,‘长空’这两个字是一种荣誉,是一份光荣,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担当!”开学典礼上,航空学院等16个学院的院长给新生们带去亲切问候和美好祝福。现场,新生代表带来原创诗朗诵《学好本领,强国有我》。“何其有幸,我的少年时代,能见证‘神舟’飞天、‘北斗’指路;‘天问’探火、‘天宫’对接……百年大党恰是风华正茂,少年中国欣逢中国少年!”2021级新生全体起立,“请党放心,时代青年志在远方!强国有我,南航学子不负众望!”铮铮誓言响彻天空。

“你们选择南航,就是选择了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就是选择了在航空航天民航强国征程中接力奋斗、奉献祖国。选择南航,就是选择了接力爱国薪火、传承红色基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作了题为《赓续红色基因,担当强国使命》的讲话。

南京大学校长吕建祝福“2021级南大人”在广阔天地放飞梦想、扬帆起航。他说,即将迎来120岁生日的南京大学,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南京大学,正以昂扬的姿态,奋勇担当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南大”的历史重任,努力走在中国高等教育的最前列。

吕建向全体新生提出3点期望:一要明德爱国,锤炼品德修为,坚定理想信念。二要勤学求真,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更要“知其所以必然”。三要躬行实践,以行求知,以知促行。争做“接力奋进的奔跑者,勇担大任的实干家,卓越引领的弄潮儿”。

回顾校史,以大师为榜样“求大学问”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一首慷慨激昂的《新四军军歌》响起,让在场师生为之振奋。10月13日,南京财经大学举行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校党委书记张利民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在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不远处,坐落着一座美丽的校园——南京财经大学桥头校区。在句容桥头这片热土,在南财大发源地之一,有一种精神深刻感召着、鼓舞着我们。”他与新生一同回顾了学校65年办学历程中的三次跨越式发展。

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时现讲述了老校长、中国粮食储藏科技领域重要开拓者靳祖训先生的爱国情怀,勉励同学们把实现个人理想与胸怀国家理想结合起来,将服务国家、民族和人民与实现个人价值结合起来。

10月13日下午,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江阴两校区2021级本科新生共4557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聆听了校长付梦印讲授的“开学第一课”。付梦印说,南理工在68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目前具有“军工底色、工信特色”的育人体系。

付梦印期望青年学子,以载入史册的军工大师为榜样,坚持爱国奉献,积极融入集体,自觉将个人小我融入到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大我中去。

肩负使命,在伟大时代书写灿烂未来

10月13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新生开学典礼上,校党委书记王仁雷为3548名新生讲授了题为“传承百年初心 坚定青春信仰”的“开学第一课”。“一百年前的中国,属于这群年轻人;今后之中国,源于这群年轻人。”王仁雷带领同学们共同回顾了觉醒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王仁雷说,作为新时代的江苏二师青年人,要不断涵养志气、骨气、底气这“三气”:“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志气、“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骨气、“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底气。

10月11日上午,南京农业大学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校党委书记陈利根为全体新生讲授题为《以扎根大地的时代担当赋能未来》的“开学第一课”。陈利根说,本届新生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进入大学,享受着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成就,也肩负着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使命,这是时代所赋予青年的光荣印记。

“十年寒窗苦读,接力再奋进。你们选择医学,选择南医,选择人类健康事业,这是一个需要实力的选择!”10月13日,南京医科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胡志斌分享了主题为《接棒强国梦,传承赤子心》的讲话。他指出,在南医大,同学们可以感受“一生一事”的匠心精神、“铁肩担责”的决心,与国家安危同在,与人民健康同在。胡志斌说:“希望你们传承医道,涵养正直、忠诚、诚信、公正的品格,守护好医者仁心,做一名有温度、有厚度的医学生。”

□ 本报记者 杨频萍 王拓

(责编:萧潇、张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