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经济

江苏技术经理人逾四千人 助推高校与企业成果转化

2021年11月16日07:41 | 来源:新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技术经理人:缩短“最后一公里”探路者

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近日联合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全省技术交易数据:全省共登记技术合同43182项,同比增长28.48%,成交额为2250.26亿元,同比增长36.94%。

“截至目前,我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备案的技术经理人达到4300多人,他们连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对技术合同和成交额双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总经理肖莺表示。

技术经理人这个新兴职业如何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技术“红娘”要具备哪些专业素质?《科技周刊》记者与我省两位职业技术经理人对话探讨。

科技成果转化新需求,催生交易服务新职业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便已有了技术经理人的雏形。当时,随着科技成果的市场交易行为逐步展开,一些科技人员率先走出研究所、实验室,到市场上推销自己的科技成果,提出建立科技成果有偿转让制度。其间,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中不断涌现出很多科技成果交易的服务人员。

“技术经理人最初也称为‘星期天工程师’,是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利用星期日或节假日业余时间奔赴各企业车间解决技术难题的科研人员。”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合作与转移部主任李小霞在接受《科技周刊》记者采访时解释技术经理人的“前世今生”。在她看来,技术经理人是促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兴职业,是技术服务中的关键性人才,是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成果和企业转移转化的桥梁和纽带。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找不到”“谈不拢”“难落地”等问题。

从业多年来,李小霞对技术转移全流程了如指掌。她表示,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承担的工作并非撮合交易那么简单,一个完整的技术转移流程复杂、耗时较长,需要投资人、企业家、技术经理人、律师、技术专家多方协作。就技术经理人的专业能力而言,既需要他们精通技术、懂得商业运作,又需要他们熟悉法律和财会知识。他们是应用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商业化和产业化,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为职业的从业者。

技术经理人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得知识产权、市场、法律、财务、商务谈判等专业知识,同时又会做一定的管理,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目标管理等。无论遇到什么成果什么企业需求,技术经理人都能敏锐感知它的价值,这对技术转移行业来讲是第一步。技术转移人员只有掌握技术评价与筛选,知识产权运营、商业化咨询、法务等专业服务能力,才能够在技术转移转化过程中更好地服务客户,解决在转化过程中不必要的麻烦和问题。

技术经理人为何要掌握商务运作能力?对此,江苏省海洋装备及防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曙光解释,商务谈判和商务运作是技术经理人的必备能力,在技术转移市场中,技术经理人要常态化运用自身经验和知识技能供多方获利,所以技术经理人必须有商业运作能力。

“技术转化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一般可分为从科研端、企业端和政府端开展。就目前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大部分都是从企业需求端开始,首先需要对企业的技术需求做尽调,比如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是否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利润空间,是否有可行性等。”张曙光说,商务谈判能力是基础,法律、技术等知识方面功底则是“加成”。

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总经理肖莺透露的数据显示,我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备案的技术经理人达到4300多人。张曙光认为,技术经理人的数量持续增加,侧面反映江苏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越来越大,机会也越来越多。因此,江苏的科技成果转化活跃度会越来越高。江苏省是科技创新的大省,在技术转移转化过程中,不仅有一流的高校科研院所作为技术输出支撑,还有层出不穷科技型企业,这也正是江苏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优势所在。

技术“红娘”,如何连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于2020年1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科技成果很多但是转化率不高,最高在30%左右,低于发达国家的60%-70%。尤其是高校、研究院所,转化成果时还面临许多障碍。一边是大量的科技成果在实验室“沉睡”,一边是急需新技术的企业找不到成果,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

科技成果为何“沉睡”?张曙光告诉《科技周刊》记者,大部分的科研成果都在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中产生,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远领先于企业的生产技术,另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的部分成果不能直接用于企业生产,需要详细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后,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升级改造。因此,会存在“沉睡的成果”现象。

“高校的‘沉睡’成果需要通过专业的技术经理人对‘沉睡’成果调研,了解成果‘沉睡’的原因,在技术需求挖掘的过程中,注重成果的对接,就有可能将‘沉睡’的成果‘唤醒’。”李小霞表示,高校与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方式进行。但仍需要专业的技术经理人具体落到实处,实际调研企业需求和高校成果的匹配度,搭建桥梁,促成合作。

前段时间,李小霞和团队成员完成了这样一个案例:张家港威胜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对原料药产生了新的需求,在李小霞的帮助下依托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的丰富高校资源进行技术成果匹配,经过多次沟通交流,成功对接中科苏州药物研究院,双方就“长春胺原料药及长春西汀原料药”作为技术研发合作内容,合作金额510万元。需求方表示,这一“联姻”适合工业化生产且产品质量疗效与原研一致的药学技术研究,实现商业规模的生产。

“我们自比是技术转移方面的‘红娘’,企业在遇到技术瓶颈问题时往往是企业核心技术,是企业的技术秘密。因此,企业会将技术需求委托技术经理人来代理,技术经理人会根据企业需求对接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自身专业知识寻找解决方案供企业选择。”张曙光说,有了技术经理人,对于企业来说既节省时间精力,又可以获得更多的技术方案选择。而对于科研院所来说,也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调研企业技术需求。

复合型人才短缺,“星期天工程师”如何与时俱进?

中国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很大。科技部火炬数据中心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共登记技术合同549353项,成交金额28251.5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48%和26.13%。

但同时,能够胜任的技术经理人数量却严重不足。李小霞认为,技术转移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大,我省4300名备案技术经理人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创新创业机构改革,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江苏的技术经理人队伍会成倍增加,复合型技术经理人也会越来越多。

“技术经理人能力并不是像网上说的那样参差不齐,每个技术经理人都有各自的优势所在。但只有在技术转移过程中不断学习知识,才能跟上技术转移的步伐。”李小霞说,高校已经行动起来,11月初,我省举办了首届高校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等级初级技术经理人培训班,来自全省79所高校120余名技术转移转化人员参加培训。“高校可以设立技术转移课程,培养技术转移储备人才。另外,高校也可以将科研型教师培养成技术经理人,拓宽信息渠道,共享企业技术需求。”

同时她强调,掌握科技转化知识是技术经理人的基本能力,想要成为专业的技术经理人,仍需关注科技信息、企业动态、行业资讯等众多信息,以及对技术项目进行正确评价和论证、对潜在市场进行调研预测。最关键的是要在实战中磨炼,只有通过不断地实战,才能摸索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

作为最早一批被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聘用的技术经理人,张曙光介绍,“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被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后,开展面向技术市场发展需求,以培养国际化、专业化、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为目标,开展市场化、本土化、梯度化的人才培养和人才管理工作。”

在他的愿景里,随着技术经理人的队伍越来越强大,江苏的技术转移也趋向多元化、国际化发展。此后,会形成以技术经理人为中心,集知识产权、法律、科研专家、财务等为团队的技术经理人队伍开展技术转移工作。他也结合自身经历提出培养技术经理人需加大培训力度,分层次培训,分专业聚集;探讨起草建立标准,制定居间活动行为标准,引领江苏技术经理人行业走在全国前列。“相信随着技术经理人队伍的壮大,科技创新实力、企业与市场活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水平都会有质的飞跃。”

□ 本报记者 张 宣

(责编:萧潇、唐璐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