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5000环卫工人街头巷尾战寒潮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夜晚清运路面上垃圾桶里的垃圾。图/徐报融媒记者 秦媛
11月20日下午3时,我市发布寒潮橙色预警,预计强冷空气21日上午开始影响我市,将伴有5—6级阵风7级偏北大风。21日—23日我市最低气温将下降13℃左右,东部地区可达15℃—16℃。
寒潮橙色预警相当于什么级别?相当于II级/严重。
似乎觉得这样的预警力度还不够,当天下午4时,徐州气象部门又发布寒潮警报和大风警报,提醒小伙伴们抓紧把羽绒服备好待穿。
面对次第而来的寒潮警报和大风警报,我市主城区5000名环卫工人顶风战寒潮,城市的大街小巷是他们的战场,“灯熄路净”是他们和这座城市的约定。
零点,主干道上的行走
21日晚9时,气温大约10℃左右,不算太冷,但呼啸的北风已经开始起势。
晚上11点30分,徐州苏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垃圾压缩车驾驶员郭琦和他的同事张挺来到该公司位于外余窑路上的停车场,为即将开始的工作作准备。
“我负责开车,他负责挂桶,我们负责的区域包括苏堤南路、永安街、博爱街以及建国西路部分路段。现在垃圾桶都提前从小区垃圾分类亭送到路边,我们沿路收集。从零点上路到早晨7点下班,我们大约能收集350桶垃圾,得往垃圾转运站送两次。”
“我们两家住在一起,都住在东区,晚上11点就出门了。这个天得早来会儿,不仅要检查轮胎,还要检查油水温度。一干起来就不能闲着,万一发生车辆趴窝,那就影响效率了。”
穿着厚厚的作业棉服,两人说,这是他们今冬第一次穿棉服,已经为战寒潮做好了准备。
“干了七八年,也算是老环卫了,天冷添衣是本能。再说了,天一冷公司会提前通知,让大家做好防寒保暖。现在还行,气温还不算太低,冷是因为风刮得厉害。没事,一会干出汗了,就不觉得冷了。”
谈及这一夜是否需要加餐的问题,张挺说:“不加餐,下午5点多吃一顿,然后睡觉。11点出门前再吃一顿,这一夜就过去了。习惯了,习惯和家人不在一个点吃晚饭了。”
零点,郭琦和张挺开始了他们主干道的行走——
第一站,在苏堤南路灯塔农贸市场门前,兄弟俩很默契地停好车,一起来到车后,然后一个挂桶,一个按按钮。桶内的垃圾倒进压缩车后,再按按钮放下,推送回原来的位置;
第二站,建国西路大润发超市门前,装满垃圾的垃圾桶像接受检阅似的整齐地排在路边,他们依旧娴熟地配合着。
“我是驾驶员,开车是我的职责不假,但我不能坐在车上只负责开车。既然两个人一起出来干活,那就得配合着来,这样不仅干得快、干得好,还增进了两人之间的感情。”作为一名退伍老兵,郭琦很有老大哥的担当,虽然他和张挺都是刚刚步入不惑之年。
凌晨1点20分左右,郭琦和张挺驾驶的5吨垃圾压缩车装满了,装了150余桶,于是他们便开始奔向下一个目标——铜山区大彭镇的徐州鑫盛润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我们的垃圾要运到徐州鑫盛润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进行处理,现在1点半,大约2点10分能到。徐州鑫盛润环保能源有限公司4点20分开门,我们就在车上眯一会。等这车垃圾处理完了,我们回头还得再收集一车运过去,回来得7点了。”
气温逐渐走低,风声呼啸得越来越大,郭琦轻描淡写地说着他和张挺下一步行进的方向便出发了,给记者留下了橘红色的背影和棉服上醒目的反光条……
4点,不让一辆车等候
位于欣欣路上的泉山区十里铺垃圾转运站5点开始运营,而转运站操作员魏家丽4点就得起床。
“人家前端收集从零点就开始了,我们负责转运垃圾,能做到的就是准时开站,高效率压缩、转运,不能让一辆车等候。”
魏家丽住在楚岳山庄,在十里铺垃圾转运站工作两年的她已经习惯凌晨4点起床。
“起来后收拾收拾,大约4点半出门,骑电动车大约20分钟至半小时能到单位。这个天是真冷,我不敢骑快,全副武装都还觉得冻得慌。”
和魏家丽相比,垃圾压缩车驾驶员李猛到十里铺垃圾转运站的时间是4点半。
“我家就住附近,抬脚就到。之所以早来半小时,是因为这么冷的天,我不光得检查车辆,还得热热车。我们也是去徐州鑫盛润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方向,从这到那,不堵车得开1个小时,这一天得跑个三四趟。”
李猛告诉记者,外面确实很冷,但他还好,“检查完车我就待在驾驶室里,好多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最大效率压缩、转运垃圾,十里铺垃圾转运站所有操作员、保洁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员,都必须准时甚至提前到岗,哪怕再大的风、再大的雨、再大的雪、再远的路、再冷的天……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十里铺垃圾转运站站长毕振丰介绍,除了人员的坚守,该站还为了转运质量提升了硬件配备——
配备两套压缩设备,垃圾量大时,两套设备同时启用,能同时压缩4个16吨的垃圾压缩仓。垃圾量减少后,保留一套设备运转。
投入500余万元为垃圾转运站配备新风系统,不仅改善了垃圾转运站的空气环境,还对转运站周边空气环境的改善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点20分,灯熄路净
都说东方露出了鱼肚白,这“鱼肚白”露出的时间到底是几点?
不同季节、不同日期,“鱼肚白”露出的时间不好说,但11月22日“鱼肚白”露出的时间是早晨6点10分左右,这是徐州优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保洁员丁秀芝和杜洁亲眼看到的。
按照环卫作业要求,保洁人工作业针对的是路牙石下和人行道,5点到岗,“灯熄路净”。
按照环卫作业经验,丁秀芝和杜洁4点半就来到她们位于金山东路上的保洁区域,之所以早来半小时,是因为现在是落叶季节,作业量较往日多一些。
“冷,能不冷嘛!但是习惯了,再冷也得来,再冷也得扫,冷不是我们环卫人伸不出手的理由。”
从业十几年,丁秀芝对其从事的保洁工作有着相当的自信,“我负责扫,她负责用簸箕往保洁车上倒,等把这片区域收拾干净了,我们就开始驾驶电动保洁车巡回保洁了。”
当东方露出鱼肚白,已经忙碌1小时50分的丁秀芝和杜洁也把所负责区域打扫干净了。
6点20分,路灯熄灭,路上已经有了早起的人们来来往往。
行走在熟悉的路上,人们或许已经习惯橘红色那整洁的坚守。
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寒潮来袭时,该中心已提前向相关保洁单位发布通知,要求做好寒潮保温防冻准备,为环卫工人及时发放棉服、棉手套等防冻保暖物资;帮助环卫工人找寻临近合适的爱心驿站,确保工人有热水喝、有取暖和防寒的休息地;督促环卫工人作业时要注意防寒保暖,穿防滑鞋,防止冻伤、摔伤,保障安全作业环境;提醒环卫工人要加强防范流感、呼吸道感染以及心脑血管等疾病;要及时对环卫车辆检修保养,添加冬季润滑油、防冻液,发现故障及时维修;雾天行车不能使用远光灯,应当放慢车速,保持车距,防止追尾事故发生等。(徐报融媒记者 陆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