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12月底前全面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林长制体系

人民网南通12月9日电 (记者王继亮)9日上午,南通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该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取得的阶段性成绩。“截至10月底,该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市级和10个县级林长制实施方案,涉及110个镇(街道)、1798个村(社区)。目前,已设立各级林长2591人、护林员1509人,分别约占拟建任务的95%和75%。”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冯平介绍,今年12月底前,南通将全面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林长制体系。
据介绍,近年来,南通市在扎实推进海门区林长制省级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市层面全面推行林长制,同时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林长制体系。该市今年召开的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着力塑造美丽南通品牌”,明确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完善防护林体系,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作为重要举措,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尽快建立四级林长制体系,加快健全配套制度,持续强化林业生态资源保护。
全面推进林长制以来,南通市完成造林面积约6659亩,其中沿江县域造林面积约1573亩;完成湿地修复面积约4239亩;实施森林抚育约4.2万亩;新建省级绿美村庄28个,均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以“缤纷百里”等十个示范段为重点,年内将建成80公里的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在全省率先开展滨海湿地资源补充调查工作,积极探索滨海湿地占补平衡新路径,有效解决该市“向海发展”战略滨海湿地占补平衡难题。继大熊猫、金毛羚牛之后,今年作为苏陕协作“友好使者”朱鹮、川金丝猴顺利落户南通,动物界的“四大国宝”首次齐聚江苏,为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国家局部署朱鹮在江苏重现“历史分布地”迈出了重要一步。
南通市同时提出了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灾害防控、产业发展、执法监督、能力建设等6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明确到2025年,全市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0万亩,实施抚育森林面积20万亩,林地保有量和湿地保有量保持稳定,资源质量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湿地保护率48%,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下,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1.8%以下。
冯平表示,南通市将充分发挥村级林长和监管员、护林员距离现场近、发现情况早等优势,组织开展拉网式巡查,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夯实林长制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建立健全四级林长的会议、巡林、督查检查、考核、信息报送和公开等工作制度,编制林长工作手册,建立“林长工作联系单”,不断夯实森林湿地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依托大数据、信息化,加快推进该市林长制管理信息平台开发建设工作,着力提高森林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全面提升林长制管理效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