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丨南京江北新区沿江街道推进地铁口环境综合整治

“骑电瓶车到地铁站换乘更方便了”“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电瓶车被淋坏、出门晚了停车场没位置的问题了”。
近日,南京江北新区沿江街道启动“为民办实事——柳洲东路、天润城地铁站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通过优化扩容停车场、统筹布局交通设施、提升智慧管控系统,全面提高地铁口周边秩序管理水平,维护辖区良好城市形态,打造地铁沿线优质出行环境,把聚焦解决群众关注的交通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点,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让群众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优化扩容现有停车场,规范停车秩序
沿江街道柳洲东路站是超大单线路地铁客流站,日客流量约6.5万人,单位小时最大客流量1.1万人,而沿江街道的天润城地铁站也是非常繁忙的重要站点,非机动车停车需求很大,目前的停车场已经无法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急需改造。为此,沿江街道启动了柳洲东路、天润城地铁站环境综合提升项目,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让非机动车停车场“旧貌换新颜”。
针对地铁站周边实际情况,街道通过前期摸排和巡查,从扩容停车资源、加强停车管理两方面入手,从根源上解决公共停车建设的关键制约因素。通过落实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将停车场扩容增量、停车泊位有效供给、盘活停车存量资源等作为发力点和突破口,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
统筹布局交通设施,充分利用资源
沿江街道紧盯当前停车资源利用不充分、泊位存量供给不足问题,利用周边边角地块、零星地块、闲置空地,新建公共停车场,在道路两边施划停车位,以此缓解停车矛盾。
柳洲东路地铁站原有P1、P2、P3、P4停车场保留,3处地铁口旁公共自行车蓄车区适当减小,留出共享单车停放区。调整后,柳洲东路地铁站非机动车停车泊位新增5300个,基本满足现阶段非机动车停车需求。同时预留有共享单车集中停放区域,约可提供泊位1520个。
天润城地铁站原有P1停车场调整为共享单车停车区,P2停车场功能优化、适当扩容,P3停车场功能优化、适当扩容,P4停车场新增共享单车停车区。调整后,天润城地铁站可提供非机动车泊位1000个,提供共享单车泊位1330个。
此外,停车场还将新增非机动车充电桩,方便市民充电;设置分区停放,将大小电动车分开,方便停放和取车;增加共享单车立体停车位,方便骑车市民;安装雨棚,防止车辆淋雨。
提升智慧管控系统,保障出行安全
作为大众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地铁早已渗透到城市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极大延伸了老百姓的生活半径,更成为了一种生活新风尚。此次沿江街道地铁站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进一步深化智慧停车理念,充分利用大数据,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共享经济的理念、需求调控的思路和精细化管理的方法,让停车位资源得到最大化使用。新增监控球机45台、结构化摄像机105台,实现对地铁站周边全方位、无死角时时监控。
同时,沿江街道还把智慧停车和文明创建、社会治理联系起来,采用视频检测行人行为,自动储存闯红灯的人脸数据,用科技的力量规范居民的文明出行行为,逐步引导提升居民综合素质。
另外,停车场还将新增智慧岗亭,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做好交通宣传、警务指挥、集成执法,守护群众的出行安全。(刘柳 周世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