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社会

江苏金湖:把民生实事办成“民心工程”

2021年12月16日17:21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湖畔旺屯农民集中区。陈剑摄

在主城不同板块新建城东幼儿园和徐梁幼儿园、满足900名学龄前儿童入学需求,改造公安局宿舍楼、电信新村等老旧小区16个、惠及879户居民,建成翠湖园和市民广场体育公园、全力打造“15分钟健身健康圈”……16日上午,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2021年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在金湖县融媒体中心举办。

“近年来,金湖县政府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的发展导向,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集中力量为群众兴办一批实事好事,努力解群众之难、救群众之急、暖群众之心。”县长万旭东如是说。

从群众最期盼、最需要处发力,每年兴办民生实事,是金湖县坚持多年的好传统。翻开2021年金湖县民生实事的完成清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金湖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每一个瞬间,件件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涵盖老百姓人居环境、交通出行、健康医疗、普惠教育等多个方面。

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幸福指数

位于健康西路的电信新村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多年来,小区存在基础设施落后、楼道破旧、违章建筑多、道路积水严重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去年的老旧小区改造中,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成功打造成老旧小区改造的“样板间”。“现在小区看起来干净清爽多了,楼道粉刷一新,硬件设施也上去了,绿化也打造得不错,大家也都自觉地爱护公共环境。”家住电信新村的万红勇对改造后的效果非常满意,高兴得合不拢嘴。

一直以来,金湖县政府始终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摆在重要位置,连续三年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民生实事项目,着力解决好老旧小区存在的配套设施老化、公共服务缺失等问题。仅2020年,金湖县完成了16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整治任务。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现在每条河道都有河长,清理得很干净,我们经常到散步,偶尔还能看到有人垂钓。”锦绣华城居民李鑫笑着说。曾经的三里桥河是省、市交办整治的黑臭水体,如今水清、岸绿、景美,已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金湖,伴水而生、因水得名、依水而兴。水不仅赋予了金湖生命,更是金湖灵韵所在。为了更好地改善县城区河道生态环境,提升河道自净能力,2021年,县政府成功实施了老新建河引水线路优化工程,打通断头河、连接衡阳河、疏浚内河道,成功建成“水畅、水活、水清、水景”城市水系统;疏浚农村河道17条,植树5489株,岸坡绿化48.22万m2,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幅美丽、幸福、生态、宜居的水韵湖城画面正徐徐展开。

金湖民间艺人庆丰年表演。纪执磊摄

扩大公共服务追求社会满意

教育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要事,群众的关注度一直很高。近年来,金湖县围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农房改善和城市未来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满足群众就近入学需求。

2021年,县政府聚焦完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新建城东幼儿园、徐梁小区配套幼儿园。目前,两个幼儿园主体已竣工,投入使用后可满足约900名学龄前儿童入学需求;同时加大优秀教育管理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培育教育领军人才,通过组建教育集团、优化课程建设、打造高效课堂等一系列扎实举措,持续提升教育优质均衡水平,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金湖吴运铎实验学校是一所新办学校,它以中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吴运铎同志的“姓名”命名,融古朴典雅与现代气息于一体,毗邻尧帝古城,占地面积260亩,总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总投资近4亿元。现有3800名学生,290名教职员工,其中有4名省特级教师,28名市学科带头人。

2021年,县政府经过多轮研究比对,精心挑选有“状元故里状元校”之称的南通海门中南中学管理团队加盟,依托其雄厚的教育资源和成熟的办学经验,领衔吴运铎实验学校向着“全省一流、全市领先”的高品位、高质量学校迈进。

吴运铎实验学校的开办,进一步优化了金湖县主城区域学校布局,增加了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今年夏天,孩子小升初考到吴运铎实验学校上初一,这所学校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崭新、漂亮,充满活力,孩子现在从家里到学校只要5分钟,非常方便!”家住尧帝古城的张先生表示。

医疗卫生服务事关群众健康、家庭幸福,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金湖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精准定位、突出特色,统筹推进全县医疗机构建设,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加快建设幸福新金湖提供健康保障。

“今年我们下大力气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投入近8000万元,新建集疾控、卫生监督、健康促进、血吸虫病防治、120急救调度室等功能于一体的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目前,该项目主体装修已接近完成。”金湖县副县长唐凤娥介绍说。

据悉,该中心的建成使用,将全面提升金湖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处置能力,切实提高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同游金湖。丁华明摄

提高便民水平顺应百姓期盼

惠民生不仅是给予、更是获得;不仅是灌溉、更是蓄水。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要积极顺应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

58岁独居的陈大爷居住在金湖县黎城街道平安路社区,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日常行走需依靠助行器,适老化改造前,老人沐浴、如厕非常不便。“今年,政府开展的适老化改造真是及时雨!不仅结合我自己身体条件,专门给我安装了U型扶手和防滑地胶,还给我配了智能感应灯、家具防撞护角和床边移动扶手。我从心底里感谢政府给我的帮助,改造之后我的生活更加方便了!”陈大爷对今年政府的举措赞不绝口。

这正是金湖县关爱特殊群体、切实保障特殊群体权益的一个缩影。据金湖县委常委、常委副县长刘玉春介绍,2021年,金湖县政府系统实施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标两大老年人关心关爱工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160元/月调整至180元/月,已于3月底前调整并补发到位;为182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走入翠湖公园,一座青砖黛瓦的公厕散发着质朴、大方的气质。这个3A级厕所装修精致,扫码取纸的设备,感应式负压收集除臭系统、新风系统与智慧厕所管理系统让人眼前一亮。大屏幕上,智慧平台通过感应监测设备,能够实时获取周边的天气情况、温湿度、厕所使用状态等相关数据。每个厕位上方还安装有显示灯,市民一迈进门,厕位使用情况就一目了然。这里还配备了2名保洁人员,实行24小时开放、管理,水池台上摆放着绿植,轻柔的音乐声缓缓流淌。“高科技”的厕所里多了份雅致,让人心情舒畅。

小厕所不仅连着大民生,还关系到大文明。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推进公厕建设这项民生工程,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建管标准,切实提升了公厕档次。

2021年,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县政府按照“应改尽改、愿改尽改”的原则,实施理士随想园公厕、邮政广场公厕、南湖新村公厕等5座城区公共厕所新改建工程,目前主体已基本完工,年底前可投入使用,让“方便”之处更方便。

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精致生活

市民广场体育公园里,李金干约上几名老同学,用一场篮球赛来庆祝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名人世家的“城市小客厅”里,附近居民杨震正带着自己三岁半的孙子在公园里散步。城东湿地公园装修一新的“淮安书房”里,优美的环境,雅致的格调,吸引众多群众前来读书。……一个个寻常的生活片段,汇聚成一幅幅和谐温馨的民生图景。

讲究细致、关注细节。2021年,民生实事积极顺应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继续在文化、体育、教育、养老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发力,着力在湖城大地上营造一个更加精致的生活空间。

年初,县政府充分考虑群众需求,实施了新建“城市书房”、建设社区公益放映厅两个文化惠民项目。目前,“城市书房”已于11月底正式开放;9个电影放映厅已于今年3月底前全部建成,累计播放电影600余场次;同时,坚持“体育惠民”原则,围绕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普及化、简单化、实用化,建成翠湖园等体育公园,提升了西苑社区、新城社区体育场地,全力打造“15分钟健身健康圈”,让更多老百姓爱上运动、参与运动、主动运动。(李广忠 邱添 )

(责编:耿志超、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