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政治

南通如皋有群特殊“翻译官” 小故事讲活新理论

2021年12月20日16:16 | 来源:南通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如皋有群特殊“翻译官”

“在座的同志都看过孩子的成绩单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党的百年成绩单。”

12月17日上午9时,在如皋市烟草专卖局会议室内,一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理论宣讲“点燃”出场。发言席上,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姚呈明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有趣的图片和视频,让20多名党员干部一下子读懂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

理论内容枯燥乏味、生涩难懂?大道理高深莫测、难以理解?在如皋,一群基层理论宣讲员正在用实际行动说“不”。

“会讲故事”,理论专家“接地气”

在如皋,一说起理论宣传工作者,几乎所有的干部群众都会想到姚呈明。

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全国人民的瞩目中闭幕。两天后,熬了两个通宵备课的姚呈明,在全国文明村——如城街道顾庄社区农家书屋内,开启了对全会精神的首场宣讲,慕名而来的村民挤满了整个书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田又种得好,有余力的还可以外出务工,收入高了,生活富起来了,小楼房建起来了,周围十里八乡的姑娘都愿意跟你谈对象。”当姚呈明浓浓的“如皋话”一出口,便逗乐了在场的男女老少。“听起来就像在讲故事,让我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也更有盼头了。”70岁的孙有芳边听边乐呵。

“面对最基层老百姓,好的宣讲一定是从讲故事开始的。”姚呈明对于宣讲员的定位,有着清晰的认识:不做理论的“二传手”,而是要做老百姓的特殊“翻译官”,比如把全会精神蕴含的大道理细化为一个个群众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把公报的书面语变成群众口头语,把普通话翻译成如皋话,才能让百姓坐得住、乐意听、记得牢。

“他的报告好听、鲜活、接地气。”深耕基层31年、超过5000场次的宣讲经验,极富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宣讲形式,让姚呈明意外获得了两个别致的称号:“姚铁嘴”“姚理论”。在今年的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他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载誉而归。

12月17日,是60岁的姚呈明正式退休的日子。当他从如皋市委书记何益军手中接过“光荣退休纪念牌时”,心里所想的却是“党员身份不退休,我还要继续在基层再宣讲30年,一直讲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

典型带动,培育壮大“人才库”

作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姚呈明理论武装工作室的领头羊,这几年,姚呈明也一直在培养宣讲队伍“后备军”,努力为国家输出像艾思奇那样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讲好的人才。从2017年至今,已有86个优秀的中青年宣讲员从他的工作室“毕业”,长期活跃在江苏如皋、陕西洋县及青海贵德的理论宣讲一线。

在“姚呈明理论武装工作室”的牵头下,经过集中备课、示范宣讲,如皋整合了“成云雷理论名师工作室”、市委党校“马跃皋原”宣讲队、14个镇(区、街道)“百姓名嘴”宣讲队、“思政讲师队”宣讲力量,组建了一支“精锐宣讲团”,进镇村、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集中宣讲。77家参学单位、2898个党支部、6.7万余名党员(含流动党员)全员覆盖。

而忙着赶场子、作宣讲,也成了如皋理论“翻译官”们近期的工作标配。11月24日上午,如皋市委党校副校长施国华为党校离退休老干部们上完专题党课,下午便又急着赶往城北街道狮垛村“百姓课堂”,结合老、中、少三个年龄特点,采用三个不同风格的版本为村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专题党课。

“我们要通过宣讲,将党的理论思想播撒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施国华说,宣讲让他有了更强的信心和动力去讲好更多的“中国故事”和“如皋好声音”。

打破常规,宣讲沾满“泥土味”

“小竹板儿打起来,台上台下乐开怀,六中全会胜利开,心里振奋和激动,我用快板来表白……”11月23日,在吴窑镇大石村的一户农家小院里,一群爷爷奶奶坐在阳光下,聆听宣讲员用自编自导的快板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为了增强宣讲感染力,如皋的“翻译官”们还尝试加入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讲述、快板说唱、文艺表演等形式,把“大主题”转为“小切口”,用群众的语言讲精髓,用生动的事例讲理论。这种充满“泥土味”的学习方式,被当地群众高度认可。

11月27日,恰逢丁堰镇刘海村26组的两对老夫妻金婚纪念日。当天,该镇“巾帼宣讲队”提前准备了婚纱,并在现场用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这一特殊方式,给两对老人送去祝福。

“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古田会议,它对中国革命产生深远影响。”12月1日,高新区肖陆村90岁老党员陆志深用历史事件引述,向邻居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记者在如皋走访时发现,不管宣讲内容、形式如何多变,宣讲最后都会落脚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上来,也让更多基层老百姓感受到党的声音就在耳边,党的温暖就在身边。冬日的雉水大地,寒意渐深,而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却依旧如火如荼、温暖人心。

本报记者 陈嘉仪

本报通讯员 吴晓燕 顾忠兵

(责编:萧潇、张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