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经济

徐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

2022年01月07日15:54 | 来源:中国徐州网
小字号

原标题:江苏徐州:高质量起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

夜晚9点,徐州彭城苏宁广场里人头攒动,人们购物的热情仍在持续;1818美食广场变身“深夜食堂”,食客们尽情享用美食;在回龙窝、户部山商业街,夜生活才刚刚开始……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主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促进传统消费扩容提质、新型消费加快成长、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去年8月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通知中,徐州与南京、苏州、无锡一起,被列为培育打造的四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刚刚过去的2021年,徐州地标商圈辐射半径不断扩大、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发展,“首店经济”等一大批新型消费业态正不断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徐州正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根据徐州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徐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8.9亿元,同比增长27.5%,总量和增幅分别居全省第3位和第1位,预计去年全年完成4075亿元,同比增长24%左右。

发力高端消费

增强消费中心城市辐射能力

如今,一到节假日,在徐州各大商贸企业,挂着皖、鲁、豫等周边省市车牌的车辆就多了起来。1月3日,家住淮北的李先生带着一家老小开车来徐州中心商圈购物、休闲,“徐州大商场越来越多,优惠多,购物体验也好,餐饮品牌也十分丰富,吃喝玩购的需求都能够一条龙满足,所以我们经常来徐州消费、娱乐。”

近年来,以彭城苏宁广场、徐州金鹰、云龙万达、铜山万达、文庙街区、德基广场(在建)、招商花园街等为代表的高端商场,以宜家家居、奥特莱斯等为代表的特色商场,以彭城壹号、回龙窝等为代表的时尚街区,各种商业接连推进落位,进一步提升了徐州对周边城市的消费辐射力。

据市商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徐州商贸辐射半径由2015年的100公里扩展至目前的150公里,中心商圈外地居民消费占比超过3成。2021年,中心商圈彭城苏宁广场、徐州金鹰节假日外来消费占比达50%以上,比2015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目前,徐州中心商圈已成为省内仅次于南京新街口的第二大城市核心商圈,成为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业态最全、环境最优、活力最强的中央商务区。

辐射力的增强进一步推动徐州高端消费、重点项目的打造,为徐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近年来,苏宁广场和金鹰国际始终坚持品牌高端化、时尚化,经营差异化,区域品牌独有化,对周边城市的消费吸引力持续提升。

苏宁广场深耕服装品牌高端化、时尚化,现拥有210个国际高端服装品牌、网红服装品牌,为淮海经济区独有。金鹰国际深耕化妆品品牌高端化,目前,拥有全部国际高端化妆品品牌,是淮海经济区化妆品品牌最高端、品种最全的商场。

去年11月,万科集团在淮海经济区打造的首个文旅产业创新项目——徐州万科新淮中心正式开业。该项目采用“游逛型商业+文旅微度假”商业模式,引进超200家品牌,其中徐州首进品牌占比近40%。

位于徐州中心商圈核心地段的德基商业广场,总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是国内第二座德基高端综合体商业广场。该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徐州市在淮海经济区的辐射力和竞争力。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三驾马车”之一,消费正成为徐州的强项,在满足人们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在为经济发展注入不竭活力。“十三五”以来,我市消费市场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消费量级不断攀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43%,2018年突破3000亿元大关,2020 年达到3286.09亿元,总量排名全省前列、淮海经济区首位。2016-2020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万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93倍,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强引擎”和“压舱石”。全市目前拥有1000平方米以上商业综合体、商场、超市和市场超过272家,其中1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和市场19个。徐州的淮海经济区商贸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

聚焦消费升级

新业态新模式迭代创新发展

“徐州好玩的地方越来越多了。”00后姑娘刘允沫是在徐州读大学的无锡姑娘,今年是她来徐州的第三年。每到周末,她常常会和同学到户部山、回龙窝逛吃玩。

如今的户部山、回龙窝一带,网红咖啡馆、文艺空间、酒吧云集,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带动下,已成为年轻人打卡消费的潮流场所。“我们经常到回龙窝、户部山的网红咖啡馆喝咖啡,或者到彭城壹号玩剧本杀、密室逃脱等。”

发展夜经济、融入潮元素。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 徐州多了很多年轻人娱乐休闲的好去处,产生了多种消费新场景,网红直播、剧本杀、密室逃脱等体验式消费逐渐兴起,衍生出更多丰富、有趣的新消费模式,成为徐州年轻人潮玩、娱乐聚集地的新选择。

赢得年轻人欢心的,还有“国潮汉风”。徐州是汉文化的发祥地,近年来,我市着重在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方面进行探索,与年轻人喜爱的国潮结合,打造了“国潮汉风”品牌。穿汉服、赏汉乐、行汉礼、品汉宴……将年轻人热衷的国潮文化与传统的汉文化碰撞,带动汉文化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抽盲盒、买手办等小众消费潮流进入大众视野;5D全息光影餐厅、星空艺术馆等体验式、沉浸式消费元素融入商圈;壹捌夜市、彭城壹号等夜间网红消费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户部山、回龙窝的咖啡馆、酒吧、24小时书店……共同构筑了城市夜间消费的空间格局。这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兴起,既为充分释放消费潜力、进一步拉动内需作出了贡献,也助推我市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徐州“老字号”企业也不断焕发新活力。去年上半年,徐州认定了第二批“徐州老字号”企业,10家企业成为“徐州老字号”。目前,徐州共拥有4个“中华老字号”(马市街饣它汤、两来风辣汤、老同昌、万通)、10个“江苏老字号”(马市街饣它汤、两来风辣汤、老同昌、万通、泰康、三珍斋、万生园食品、大德隆、沛公、红叶)、32个“徐州老字号”。

为了推动“老字号”推广创建工作,徐州开展了老字号商品线上线下对接和设立线上线下销售专馆工作,分别在爱客来超市和汇尔康食品公司开设线下和线上专馆。“目前,线上专馆销售额从去年5月份的27万元提高到9月份的492万元;并开展了老字号进景区和老字号嘉年华活动,万生园食品有限公司独家进入园博园销售徐州传统特色食品,得到了省商务厅的充分肯定。”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智能便民体系

线上线下创新融合

近年来,徐州商贸流通企业加速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商贸模式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以前去超市购物,路上来回就要1个多小时。现在不用去超市,在手机APP上下单,就可以送货上门了。”家住泉山区开元小区的赵女士经常在大润发超市 “淘鲜达”APP上购买生鲜、百货日用品。通过APP网上下单、送货到家,实现了1小时送达、一站式购齐,提升了购物体验。

如今,徐州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迅猛,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实现经营模式的创新,已成为零售行业的共识。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大部分商场、超市和市场已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各商场、超市和市场主动应对新形势,进一步加大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力度。

苏宁广场除自建网络平台宣传和销售商品外,还根据大平台顾客访问量大的特点,在微信和小红书等平台上,面对淮海经济区的潜在顾客进行宣传推介。

金鹰国际持续开展了“掌上金鹰专柜到家”活动,全部商品线上销售,去年上半年线上销售额突破1亿元,是前年同期的50倍。

宣武市场建立电商产业园,所有商户均已实现网上销售,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50%以上。徐州库派同程物流配送公司充分吸收利用“物流标准化”“城乡高效配送”“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等国家级试点的成果,发展快销品第三方物流服务,可以为客户降低成本40%。

同时,徐州作为国家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试点、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试点和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积极推动维维集团、爱客来、库派同程等连锁经营企业创新打造城乡连锁经营、快消品“统仓共配”等模式,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统领,牢固树立国际视野,充分满足淮海经济区高端消费需求。”徐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徐州将通过树立国际视野、打造全国知名地标商业带、培育一级批发市场、引进一批高端品牌、扩大区域商贸总部规模、实施商贸发展模式创新等举措,力争到2025年,区域商贸中心首位度从1.36提高到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淮海经济区10个核心城市总量的比重从23%提高到26%,商业辐射半径达到200公里以上,着力推动现代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文/徐报融媒记者 郑微 图/徐报融媒记者 陈艳

(责编:萧潇、张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