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舆情·评论

优化营商环境不妨学学“公中”

2022年02月18日11:05 | 来源:扬州日报
小字号

公道中学在扬州乡镇高中是个传奇。底子薄、地势偏、环境差、招生难,一度生存困难,有过高考本科光头的历史。就这么一所后进学校,近年来本科达线率达90%,打造成江苏省屈指可数的全国文明校园。

昔日不受待见的“丑小鸭”逆袭为众人瞩目的“白天鹅”,奥秘是什么?日前顺道走访该校,与他们做了交流。无论是班子成员,还是普通教师,一提到学校发展无不眉飞色舞、自信满满。回忆往事,酸甜苦辣,溢于言表;说到当下,条分缕析,不枝不蔓;谈到体会,血肉丰满,饶有趣味;议到未来,接续奋斗,不敢懈怠。交流是短暂的,回味是长久的。他们谈的是学校建设管理,触发我联想的是地方发展。

公道中学能有今天骄人的业绩,倾注了几届校领导的心血,凝聚了全体师生的力量。教学质量突飞猛进,各项工作争先进位,校园变大了,质量变高了,口碑变好了,过去想走的老师安心留下了,心存疑虑的家长放心了,基础较弱的学生也找回自信了……所有这些,应归结为公道中学环境优化提升的成功。后进学校与先进学校同一起跑线竞争,压力可想而知。竞争躲不掉,责任推不掉,想让学校生存发展,只有靠双手去创新创造。他们把师生和谐作为切入口,把育人方式改革作为着力点,把学生成才、老师成长、学校成功作为出发点,师生同心,教学同步,用不懈的努力积蓄发展后劲。

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家的孩子。相对于大牌学校,进公道中学的学生,多是低分生,要想让他们成人成才,得付出更多的努力。公道中学的老师用言传身教告诉学生,读书改变命运。只有读好书,才能考上好学校,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为社会多作贡献。许多老师起早贪黑陪伴学生,为的是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理论知识的尽快掌握。不少住在城里的老师,早上五六点就起床赶往位于乡下的公道镇,为的是与学生一起早读。长此以往,朝夕相处,情深义重,不少毕业的孩子与公道中学结下了一辈子的情谊。

老师敢于钻“矛盾窝”。学生学习习惯未养成,遇到的困难矛盾五花八门。是装聋作哑得过且过,还是直面现实主动化解?有老师说,要主动钻进“矛盾窝”解难题,而不是把问题变成“矛盾窝”而难以收拾。解开难题,需要勇气,需要智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他们鼓励学生提问题,要求老师每天将学生提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张榜公布,启发更多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提的问题质量越来越高,老师指导的方案越来越好,教学相长,良性循环,学生普遍提升了学习能力。

老师找到学生特长激发学习潜能。学生成人成才,关键在因材施教。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成立门类众多的学生社团,让志趣相投者共同切磋,互相欣赏,增强自信。绘画、音乐、舞蹈、体育……这些爱好让学生重拾自信,不少孩子因文艺特长而找到学习窍门,赶上学习进度,顺利完成学业,考取像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过去想也不敢想的著名高校。成功的励志故事又激励了一批又一批刚进校的学生,使得艺术特色成为响亮的品牌。

公道中学通过优化提升校园环境,一举改变落后面貌,对我们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有着很好的启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发展的基础,为企业营造良好环境要做的工作很多,我们能否真的把企业当成“自家人”,在“亲情”上有真感情?能否真的钻进“矛盾窝”,在解难题上有真动作?能否真的激发企业发展潜能,在服务上有真成效?这也许是公道中学给我们留下的思考。

(责编:萧潇、张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