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民生

又是一年清明时 江苏各地绿色祭扫寄哀思

2022年03月28日07:30 | 来源:新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又是一年清明时,绿色祭扫寄哀思

家国又清明,文明祭先人。今年清明,全省各地民政部门把疫情防控和服务群众需求有机结合,倡导“预约祭扫、错峰引导”,网络视频代祭扫,创建纪念空间云祭祀等方式寄托哀思。据统计,3月18日-26日,全省共开通网络祭扫平台58个,网络祭扫超过41万人次,各地已提供代客祭扫服务16万人次,预约现场祭扫110万人次。仅26日一天,各级各部门就出动1万多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保障清明祭扫安全有序。

云端缅怀先人,

重于心而胜于形

清明前夕,省文明办、省民政厅向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发出倡议,用最简朴的形式表达最深切的缅怀,大力倡导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通过书写寄语、制作思念卡、讲述家风故事等方式,缅怀逝者,追忆美德。

今年清明来临之际,南京市鼓楼区市民杨百盛一家为去世的长辈建立了一个网上家庭纪念堂。“我们把上世纪70年代住过的院子照片、老人生活照等汇集在一起,做了一个音乐小视频。全家十几口人在纪念馆里留言,追思过去的时光。虽然大姐一家在福建不能回来祭扫,但是家人线上追思团圆,都觉得很有意义。”杨百盛表示,疫情期间,无论是居家祭扫还是代祭扫,都不必大操大办,亲族之间也不要相互攀比,祭扫形式变了,思念先人的情怀没有变。

网上祭扫抚慰了很多异乡人“身不能至,心却思念”的现实需求。记者打开“我的南京”APP,看到不少市民选择“宁思念”进行“云祭扫”,缅怀亲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将思念送到“云端”。

今年清明期间,南京市殡葬部门推出“宁思念”3.0版,优化用户页面,新增殡葬资讯、办事指南、业务查询等功能。3月10日开始,市民可通过“我的南京”APP或“南京殡葬96444”微信公众号进入“宁思念”平台,进行网上祭扫、网上预约、留言祈福。市民登录相应功能页面后,可输入逝者信息,选择献花、点烛、寄语等形式在线祭扫。3月26日,2.6万人选择“宁思念”平台在线祭扫。

南京市雨花功德园在全国率先开展“云祭扫”,市民可随时上网调阅“云”系统里储存的视频资料,也可以免费建立网络纪念馆。目前,该园已开设1000多个网上纪念馆,访问量最大的一个纪念馆达到200多万人次。雨花功德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尝试推出数字化生命遗产库,通过互联网技术,留住逝者的音容笑貌,这也成为生态葬的配套服务。据悉,南京很多陵园都已设立网络纪念馆,帮用户创建生平传记,提供鲜花祭扫、云端缅怀等服务。

祭祀在心不在形。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人们观念意识的更新,未来“云祭扫”接受度将越来越高,智慧殡葬也将助推殡葬行业更加便民,在破除殡葬旧习、移风易俗方面必将发挥更突出的作用。

个性化代祭扫,

别样清明一样情

因疫情防控需要,全省有2000多家殡葬服务机构暂停了现场祭扫,为了满足群众扫墓祭祀需求,各地陆续推出代祭扫、视频祭扫等服务。

连日来,镇江组织公墓工作人员根据墓区规模,分片区集中提供代祭扫,该市民政局微信公众号公布了预约电话。3月23日,镇江市举行首场墓园代祭扫仪式。镇江市栗子山公墓墓地管理部主任李阳杰介绍,代祭扫在提供免费服务的同时,可升级个性化定制,提供鲜花、电子香烛、清洁、鞠躬、拍照反馈家属等服务,更好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3月17日上午,南京举行清明节首场代祭扫活动。细雨纷飞,在南京普觉寺墓园内,20名神情肃穆的礼仪人员佩戴口罩,统一着装,向在普觉寺墓园长眠的逝者敬献菊花,并向墓区行三鞠躬礼,以花寄语,追思逝者。3月19日上午,南京隐龙山陵园举行了一场朴素庄重的清明代祭扫公益活动。墓园工作人员进行了敬献鲜花、墓碑擦拭、杂草清除等祭扫程序,弥补亲属不能到场祭扫的遗憾。

3月26日,南京市为9851人提供代祭扫服务。据悉,清明期间,南京200多家墓园、纪念堂等殡葬服务机构都将分批次有序开展代祭扫服务,有需要的居民还可以提出在线个性化代祭扫服务预约。

淮安市永思园公墓管理处主任程培坤介绍,墓园组织职工为墓碑打扫卫生、清除杂草、鲜花祭扫,确保一个不漏,全部祭扫到位。

不跨区域不返乡,

预约祭扫错峰行

3月26日-27日是清明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天气晴朗,不少市民通过网络和电话预约现场祭扫。记者采访获悉,26日当天,无锡有6.8万人通过预约,错峰出行,有序现场祭扫。目前,无锡市民可预约10天内市区范围经营性公墓现场祭扫服务,每天有3个时段,同一人员同一时间段只能预约一次。各公墓根据实际情况和防控能力,科学确定现场祭扫人数上限。

无锡市民政局副局长李恒介绍,无锡湖景公墓、青城公墓等公墓都设立了专人专岗,负责现场祭扫流量预警监测,严防人员聚集,严控森林防火安全。无锡安排工作人员、志愿者1200多人,每天清晨6点到岗,做好各项服务。对有外地旅居史的人员,当地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耐心做好劝返工作,近期每天劝返数百人。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清明期间,长三角地区群众常出现跨区域返乡祭扫人流。为此,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四地的民政部门日前及时发出清明祭扫倡议:长三角地区由于交通便利、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彼此之间更是互动频繁。为确保长三角地区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倡议非必要不返乡、不跨区域祭扫,减少出行,降低感染和传播风险。我省还倡导党员群众破除殡葬旧俗,无烟祭扫,不销售、不购买、不使用封建迷信和低俗祭祀用品,不在街头、广场、小区、墓地焚香烧纸点烛,祭扫过程中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影响他人生产生活,以实际行动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 本报记者 唐悦

(责编:萧潇、唐璐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