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民生

急难愁盼|230亩芦笋滞销 江苏创业小伙希望:捐出一部分 销售一部分

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
2022年04月09日09:16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江苏如皋90后创业小伙徐峥嵘。受访者供图

眼下,正是芦笋采收旺季。可是,望着丰产的230亩大棚和工人抢收的场景,28岁的徐峥嵘却忧心忡忡。“采吧,货出不去;不采吧,就烂在地里。难道自己辛苦打拼三年的成果就这样泡了汤?”徐峥嵘苦笑着对记者说。

徐峥嵘是江苏南通如皋市人,2016年毕业于扬州大学。2019年,他筹资300多万元在老家城北街道野林村流转了230亩地,搭建80多个大棚种起了芦笋。“我们原本做出口生意,也有固定客户。受疫情影响,出口这条路就断了;后来主要销往上海等地,现在也不通了。”徐峥嵘说。

面对当下的困境,徐峥嵘觉得,“当前芦笋长势旺盛,不采收也就浪费了。现在每天采收3吨,全部采完需要近两个月。与其烂在地里,还不如通过政府部门和爱心机构捐出去一部分,献出一点爱心,同时也想对外销售一部分,尽量挽回一些损失。”

徐峥嵘介绍,芦笋是多年生农产品,经过第一年的培育,第二年开始盈利,每亩地至少能赚6000元,一般到第三年每亩利润能达到8000元。“到目前为止,我已累计投入400多万元了。如果不是疫情导致物流不畅,今年的盈利将是可观的。”他惋惜地说。

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出生的徐峥嵘是如皋市青年创业典型,也是乡村振兴的实践者。他的芦笋基地吸纳了不少村民务工,“采收旺季有50人,固定田间管理人员有十几人,采收旺季人均日薪130元,平时每天60元。”在徐峥嵘看来,这是一举两得的事,一方面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己的用工问题。

如皋市农业农村局意识到疫情期间菜农的困难,多番沟通协调帮徐峥嵘找出路。“芦笋有着季节性强、收割期量大、价格相对高的特殊性,一旦错过了时机,损失较大。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立即与南通市最大的农贸批发市场通农物流对接,也与本地多家超市协调,全力以赴想办法。此外,如果他有自己的销售渠道,需要解决运输通行证问题或者协调卡口,我们也会积极做好服务。”4月8日,如皋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柳杰军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责编:顾姝姝、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