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苏州北厍粮油公司贷款记
《人民日报》2022年08月11日 第02版 版面截图
原题:粮油公司贷款记
“今天要加工40吨大米,晚上就装车运到浙江衢州去。”北厍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过粮说。公司位于江苏苏州吴江区,走进生产车间,工人来回穿梭,机器轰鸣作响,金黄的稻谷经过砻谷、分离、碾米等工序后,变成了一粒粒雪白饱满的大米。
北厍粮油是吴江重要的粮油存储配送基地。目前,公司日均加工稻米量达到38吨,可满足近13万人口的吃饭需求。然而,这样一家历史悠久的粮油加工企业,3个多月前,却遭遇其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经营危机。
过粮告诉记者,公司规模虽不大,但由于每年要从种粮户那里收购1万多吨稻谷、小麦,现款现结,所以资金需求量非常大,每年公司账户上进出资金7000多万元。
往年,北厍粮油会帮着吴江粮储部门代为采购四五千吨粮食,约占公司总收购量的30%,这部分是不需要公司贴“本钱”的。但到了今年,为了改善管理,粮储部门进行集中采购,并将去年的储粮进行拍卖。
“受疫情影响,今年粮食需求量增加了两成,如果不参与拍卖,公司极有可能陷入‘断货’的境地。”过粮说,上半年,因疫情原因,几家合作客户回款变慢了,公司资金周转一时跟不上。过粮仔细算了算,要参与拍卖的话,资金缺口有七八百万元。
过粮首先想到的是向银行申请贷款,但过去公司很少贷款,不太熟悉流程。他向一位在银行工作的朋友打听,像北厍粮油这种轻资产、没有什么值钱东西可以抵押的公司,最多也只能贷到两三百万元。
眼瞅着5月底夏粮收购季就要到了,资金依然没有着落。“如果筹不到这笔钱,下半年的货源就跟不上,公司有可能停产停业。20多名员工都指着我吃饭呢,该怎么办才好?”过粮急得火烧眉毛。
一筹莫展之际,中国农业银行苏州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分行北厍支行行长计良峰与副行长谢宇超的一次上门走访让事情有了转机。“可以向农行申请贷款,快的话半个月内钱就可以下来。”谢宇超告诉过粮。
“没有抵押,也可以贷到七八百万元?”过粮将信将疑。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营业执照、财务报表等材料复印件交给农行工作人员。
原来,江苏农行此前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出了免抵押的“小微贷”,该金融产品专门对小微企业发放,由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市(县)风险补偿基金、融资担保机构提供增信。
谢宇超说,通常企业在使用“小微贷”产品时,得支付1%的担保费给担保机构,但像北厍粮油这种事关百姓“饭碗”的企业,在贷款政策上会有倾斜,不仅审批“一路绿灯”,在农行的帮忙申请下,原本需要向信用再担保公司支付的数万元担保费用也得以免除。
虽然北厍粮油在农行是无抵押的首贷户,但放款速度却丝毫没有受影响,不到半个月,过粮就接到了农行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审批通过了,750万元的贷款随时可以发放下来。”放下电话,过粮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利用这笔贷款,公司顺利拍到了3600吨夏粮,确保接下来货源充足。
虽然贷款审批和发放过程都非常顺利,但无抵押放出去这么一大笔贷款,谢宇超其实顶着很大的压力。好在北厍粮油平常资金进出都在农行账户上,谢宇超对这家公司算得上是“知根知底”,“他们的资金流水很稳定,风险可控,只要帮一把,就能顺利渡过难关。”
正如谢宇超所料,几个下游客户的货款到账后,北厍粮油8月9日就还上了700万元贷款。“剩下的50万元也很快会到位。”过粮说,“不过到10月底收购秋粮时,又会有近900万元资金缺口。”
“有了第一次合作,接下来贷款就更方便了,快的话当天就能到账。”谢宇超说。
上半年,公司效益不错,下半年,过粮打算加大收购规模,有了银行的支持,这次他心里更有底了。
快评:为企业精准解渴
蒋雪婕
这笔75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让短期陷入困境的企业迎来转机。针对小微企业的“小微贷”,是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为企业精准解渴的生动案例。
在企业总量中占比超过90%,税收贡献超过50%,投资占比超过60%,发明创新占比超过70%——民营企业对经济发展功不可没。然而,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由于缺少抵押物、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在金融市场中相对弱势。
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问题,成为社会共识。随着普惠小微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等支持工具落地用好,今年上半年新发放的企业类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比重为53.5%,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接下来,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管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基层工作人员做实做细金融服务,加快推进“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加强同政府各类信息平台合作,充分挖掘企业用电、税收、社保等数据,对企业经营状况、信用情况精准画像,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针对不同类型的融资需求,优化设计,提供个性化产品:例如对餐饮、文旅等企业加快动产抵质押和信用贷款产品开发;对科技型企业丰富中长期贷款产品供给,加大对创新升级支持力度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