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国内·国际

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边境人民唱响乡村振兴之歌

周梦娇
2022年08月23日14:10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永俄寨返乡创业大学生开起客栈。人民网 周梦娇摄

永俄寨返乡创业大学生开起客栈。人民网 周梦娇摄

来到西盟县,群山环抱,隔山对望即是边境。

在这个云南边陲县城的村寨,养殖业、旅游业风生水起,二层楼高的特色客栈前,佤族女孩娜能笑盈盈地迎接着游客。她是村里第一批走出去的大学生,也是第一批返乡创业、建设家园的青年人。“我想让乡亲们知道,不能总依赖外面的人来帮扶我们。想要振兴家乡,除了党的惠民政策外,还得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她说。

内外互联求变革,同力协契谋发展。在这样的决心下,2018年,普洱市西盟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率先在全国“直过民族”地区实现整体脱贫摘帽,继而走上乡村振兴的道路。近年来,西盟县深入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2021年末,全县5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以上……

如今的西盟大地,处处充满生机活力。茶叶、肉牛、甘蔗、蜂蜜,特色经济的脉络清晰地延展开。村村寨寨修了路、通了电、净了水,传统民居焕然一新……一步跨千年的历史巨变,在新时代的潮流里留下了深刻的印痕。

南亢村富倮组文艺队正在表演。人民网 周梦娇摄

南亢村富倮组文艺队正在表演。人民网 周梦娇摄

建设家园,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我会唱的调子像山林一样多,就是没有离别的歌……”在西盟县南亢村富倮组,60多人的文艺队唱起了拉祜族传统歌曲,歌声飘过宽敞的党群活动广场,飘过茂盛的茶园,传向远方。

“我2005年刚嫁进来的时候,路上都是泥,村民们住着竹笆房,风气也不太好。”娜香是南亢村富倮党支部书记,在这个拉祜族寨子生活了17年。

为了改变村里的精神面貌,娜香和南亢村支委、村委组建了文艺队,动员大家唱歌跳舞,激情和快乐相互感染。

“喝酒的人参加文艺队唱跳了一段时间后,去干活比别人还积极。”南亢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春辉脸上尽是掩不住的笑意。

精神面貌要抓,环境卫生也不能放。在南亢村,硬化道路笔直整洁,家家门口有花园,果树上结满桃李,风吹果动,飘香数里。

近年来,南亢村富倮组创新利用乡风文明“红黑榜”,把环境整治、公共事务参与、移风易俗写进了“村规民约”。每个月驻村队都要挨家挨户上门检查,公开晒“劣迹”褒“先进”。

渐渐地,喝酒闹事的人少了,不讲卫生的人少了,比收入比干净的人多了,黑榜的人越来越少。此外,寨子里40多户人家进行了家禽圈养改造,有的把家禽养在茶地里,寨子里再也没有鸡、鸭、狗到处拉屎脏乱差的现象了。家家门前蔬菜绿油油,花儿引蝶飞。

谈到西盟县网格化吸纳群众参与基层治理,西盟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岩给表示,网格中村里的事情要群众商量着办,引导农民改变观念,提高想发展的意识、会发展的能力,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距离南亢村不远,是勐卡镇马散村永俄寨,这个边境佤族村寨坐落于群山之间,佳木葱茏,头顶有伸手就能碰到的流云。

娜能是马散村党总支委员,2014年,她和好友娜布拉大学毕业回到村里创业,发现村里青年人大量外出打工,留下的中老年人依然遵从着古老的、自给自足的劳动方式。

“拿养蜂来说吧,以前村民收蜂蜜只是自家吃,没有规模销售的观念。”为了让乡亲们走出第一步,娜能在微信朋友圈用小视频直播养蜂过程,蜜还没有出来呢,订单都摆在了乡亲们面前。

“就这样,养蜂的人越来越多,光去年我们就往上海卖了200斤蜂蜜。”两姐妹的工作室里放着直播的器材,展柜上摆满了当地原生态农副产品。

“我们还一起收石斛、收花椒、种甘蔗、管茶园、开客栈,把农副产品卖进都市……现在,我在朋友圈发了新的想法,总有乡亲会主动来加入。村里的暮气被这股建设家园的蓬勃热情冲散了,寻常农活有了生命力,有了盼头!”

根据2021年底的统计数据,马散村永俄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8万元以上。也是在2021年,永俄寨再次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西盟县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试点项目在这里实施。

“我们要把被石头围困的勐卡镇,变成被石头守护的勐卡镇。”娜能坚定地说。

迅驰农牧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牛舍。人民网 周梦娇摄

迅驰农牧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牛舍。人民网 周梦娇摄

因地制宜,一县一业风生水起

“哞——哞——”,低沉的叫声从迅驰农牧有限公司的牛场传来,走进这家现代化牛舍,膘肥体壮的母牛涌入眼帘。

在西盟,全县除了一块3000余亩的河谷川坝外,其余均为山区。叠嶂的山峦带来了丰富的牧草资源,也托育起西盟“一县一业”的肉牛产业。

西盟县的肉牛产业有何特色?当地“公司+农户+服务+政府”的养殖模式给出了答案。

“这两年,西盟县对肉牛产业的扶持力度很大。企业入驻后,从北方引进体格大、长得快、不用放养的优质能繁母牛。老百姓认购母牛回去,待生下牛犊,再养上半年,就可以再卖回给我们。” 迅驰农牧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苏聪介绍起新型的肉牛“认购——回购”模式。

饲养期间,政府和企业还会提供全程的技术服务跟踪,让老百姓养“无忧牛”。

从这家“牛超市”认购母牛的村民分散在全县各地。离牛场不远就是肉牛养殖试点秧洛村,村民扎药认购了3头西门塔尔能繁母牛,在政府技术员的指导下,他翻盖了家里的牛舍。

“这个牛好养、划算!”扎药一边熟练地给牛喂着饲料一边感叹,“一头小牛养6个月就能卖一万多,传统黄牛养四年才能卖一万块。”

过去扎药一家人靠种甘蔗和茶叶,一年只有一万多元的收入。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家里还买上了村里唯一的大货车,一年养牛、拉甘蔗的钱能有十多万元了。

在扎药家的牛舍前,县畜牧工作站兽医师陶玉波正指导着乡民如何判断牛的身体情况。

“我们采取‘孵化式、师带徒’培训模式,选派养殖能人、养殖大户等到企业开展为期15至30天实操培训。”陶玉波说。

要让群众掌握良种肉牛养殖流程、养殖技术、养殖标准,只有通过严格的技能考试,才给发放结业证书。

从草料种植到销售渠道,从资金帮助到技术培训,近年来,西盟县肉牛产业“好政策”不断。从“牛八条”到“牛十三条”,日益完备的优惠政策下,人民群众买牛有资金、养牛有补贴、育牛有保险、卖牛有出路。

截至今年5月底,西盟全县共有肉牛养殖户2794户,年末能繁母牛存栏0.82万头,肉牛农业产值达4340万元。

西盟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光魁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市的要求,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加大养牛技术培训力度,真正把肉牛产业作为西盟的‘一县一业’培育起来。”

李宪兰工作室在进行佤锦技能培训。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魏杨摄

李宪兰工作室在进行佤锦技能培训。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魏杨摄

余霞成绮,非遗文化继往开来

“我算是拜了‘百家师’。”李宪兰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佤族织锦技艺的传承人,也是“西盟印象”民族文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她的工作空间不大,位于两间干栏式建筑内,木质结构,草木为饰。墙上挂满了佤锦制品,布料、茶席、吉祥如意带,诉说着大山深处的佤族先人“耕山力穑,颇知纺织”的古老传统。

谈起自己和佤锦的渊源时,李宪兰回忆起了走村串寨的日子,“我以前是做多种职业技能培训的,经常下乡。近十年的时间里,我开始喜欢上并向家家户户学习佤族织锦技艺。”

用脚步走遍西盟村村寨寨时,李宪兰发现老一辈的人都会织佤锦,年轻一辈却不愿意学了。她产生了一个模糊的念头,要把这门技艺传承好,发扬光大。

2015年,李宪兰正式拜师省级非遗传承人娜汉。同年,她在西盟县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公司,重点对当地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的妇女、留守妇女、残疾妇女等免费传授织锦技艺,让她们增加收入。

“很多农户农闲时找不到事情做,尤其是种橡胶的农户,半年的时间都闲着。我们就培训大家用闲暇的时间织锦。”李宪兰的公司带动了2800多名织工就业,人均年增收都能突破万元,“我们这里一个织的多、成品质量好的老人家,已经60岁了,去年光裙子就卖了132条,收入达到六万多元。”

从“指尖技术”到“指尖经济”,从“传统技能”到“经济支点”,普洱、西盟市县两级正加大佤锦技艺的培训与推广应用力度。

今年6月,普洱职教中心成立了佤族织锦工艺传承实践基地。西盟县推广起“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现已覆盖西盟县5镇2乡,直接或间接为西盟县3000余名织锦能手带来了就业机会,每人每年人均收入达6800元以上。

“光培养传承人还不够,要让佤锦真正走出去,还需在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李宪兰的展柜上陈列着许多佤锦延伸产品,她拿下一个条纹的提包,上面绣有西盟标志性牛头。“这是一个北京设计师改过的作品,精简了民族元素,它变得更日常,更适合市场。”

提包的旁边放着新潮的佤锦锁骨链、小香包,看着这些,李宪兰的眼里满是欣慰,“以前佤锦的织法、花色、用途都比较固定,经过和知名高校、设计院名师交流,我们做民族手工制品的思路打开了,现在已经有一些知名品牌找我们商议合作。”

下一步,西盟的佤锦非遗传承人们将成立专家工作站,助力佤锦的设计、植物染色、文化提升,让佤锦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这是李宪兰们经纬之间的祈愿,也是传承民族文化掷地有声的信念。

在西盟,在这个聚焦文旅资源、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生态保护、边境发展等各个领域的地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玩起了“订单销售”;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乡民们在家门口“唱唱跳跳就能赚钱”;基础设施焕然一新的村落间,“千家万户牛”的景象日益繁盛……

在这个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地方,依然珍贵地留存着人类初出混沌时的简单和快乐,述说着人类畏天地、敬山河、亲自然的信仰和寄托。

也是在这个四目所及皆是大山、绿意重叠不见尽头的地方,环境曾阻挡了西盟儿女走出去的速度,如今却再也挡不住他们看世界的眼睛。

(责编:萧潇、张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