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 按
-
“強富美高”新江蘇,硬實!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宏偉藍圖十周年。十年來,江蘇干部群眾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持續書寫著當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精彩答卷。【詳細】
-
“百年煤城”變身“淮海明珠”
這座沖刺“萬億俱樂部”的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成為盤活全國區域協調發展大局的一顆戰略棋子。徐州到底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寶藏”?人民網帶你一起了解它鮮為人知的另一面。【詳細】
-
蘇州:總長不過三公裡,三年仍是“斷頭橋”
蘇州市勝浦大橋改建工程的計劃工期為28個月,原預計2022年12月竣工。這座橋的施工何以如此遲滯,當地居民盼望的全線通車要到何時?【詳細】
-
“軌道上的長三角”,提速!
今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后“第二個五年”的開局之年。在6月初召開的2024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上,三省一市首次聯合推出十項年度一體化發展實事項目清單。【詳細】
-
一個小鎮,“刷”遍全球
江蘇揚州市區向東,驅車半小時,跨過京杭大運河支流廖家溝,就到了杭集鎮。街上貨車裡裝載的,十有八九是發往全國各地乃至跨境出海的牙刷。一支小牙刷,何以“刷”遍全球?【詳細】
-
博物南京,文旅融合有看頭!
講解落落大方,這是小學生吳欣逸第三次來南京六朝博物館做講解員了。童言童語裡既有專業知識,還有孩子對歷史的獨特視角。暑氣炎炎,文氣送爽,“博物館熱”在這裡不斷續寫著新篇。【詳細】
-
花開東海富萬家
東海縣有“華東花都”之稱,當地擁有江蘇省面積最大的鮮切花生產基地,“鮮花經濟”年產值已超10億元。山左口鎮的菊花與雙店鎮的百合是其中的代表,上海市場上的百合約四成產自東海縣。【詳細】
-
從“蘇大強”到“強富美高”
擦亮“強富美高”的時代標識,創新是江蘇的不二法門。近日,人民網“行進中國”江蘇調研採訪團走進江蘇的城市鄉村,深入車間田間,實探“蘇大強”邁向“強富美高”的創新實踐。【詳細】
-
看一條魚如何“接二連三”
興化水網縱橫,漁業發達,是江蘇著名的“魚米之鄉”。當地的“一條魚”,不僅富了養殖業,興了加工業,也帶動了旅游業發展,成了江蘇農特產“接二連三”融合發展的縮影。【詳細】
-
一度綠電的“跨江之旅”
“十四五”以來,江蘇北電南送邁上新台階。人民網從江蘇省發改委了解到,預計到“十四五”末,江蘇北電南送過江輸電能力將從“十三五”末的1850萬千瓦提升至2400萬千瓦左右。【詳細】
-
蘇皖邊界有個“烏江站”
125平方米的烏江站,辦事大廳內擺放著南京、馬鞍山兩市政務服務一體機,可提供社保權益單打印、老年優待証辦理等29項政務自助服務,還設置了公安、司法、綜治等5個“跨省通辦”窗口。【詳細】
-
漣水住建局違法佔地,同級監督為何太軟?
7月29日,江蘇通報第二批挂牌督辦5宗違法佔地案件,漣水縣住建局違法佔地建設鹽河東路在列。這是地方政府部門“先上車,后補票”的案例,類似情形並不鮮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