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江蘇這所小學緣何受青睞?

馬曉波

2021年06月01日13:55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坐落在新安小學裡的“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淮安區委宣傳部供圖

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淮安市新安小學五(8)中隊的少先隊員們回信:“你們學校是‘新安旅行團’的母校。你們在信中表達了對學校紅色歷史的自豪之情,也說到了你們學習黨史的收獲。”“希望你們結合自身成長實際學好黨史,以英雄模范人物為榜樣,從小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刻苦學習,樹立理想,砥礪品格,增長本領,努力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新安小學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1929年創辦。1935年10月,該校14名學生組成“新安旅行團”,以文藝為武器,宣傳抗日救亡。在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關懷指導下,“新安旅行團”積極宣傳黨的主張,歷時17年,行程5萬余裡,足跡遍及全國22個省份,努力為爭取抗戰勝利、全國解放作貢獻。

紅色賡續,薪火相傳。歷史上的新安小學,是“新安旅行團”的搖籃地﹔今天的新安小學,則是“新旅”精神的傳承人。在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重要時刻,讓我們走進這所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積極投身素質教育實踐的學校。

回眸輝煌足跡

“悠久的校史、優秀的辦學理念和光榮的革命傳統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也是我們在新時代基礎教育領域持續開拓創新的不竭動力。”新安小學校長張大冬說。

1929年6月6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江蘇省淮安市北門外河下鎮蓮花街創辦了新安小學的前身“私立新安學校”。建校之初主要招收當地貧困家庭子女、地下黨員后代和烈士遺孤。師生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堅持實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他們打草鞋、制粉筆、編蒲包來維持學校運轉,陶行知為教師們題贈對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褒揚他們無私奉獻、艱苦辦學的精神。

1935年10月10日,在第二任校長汪達之的帶領下,“新安旅行團”首批14名小團員開始了他們的抗日旅行。在接下來的17年裡,他們輾轉全國22個省市,行程5萬多裡,團員發展到600多人,為民族解放和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卓越貢獻,也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親切關懷和高度贊揚。

陶行知稱他們是“一群小好漢”,冰心贊他們是“民族解放的小號手”。1936年,音樂家田漢和張曙為“新安旅行團”創作團歌:“同學們,別忘了,我們的口號,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拼命地做工拼命地跳,一邊學習一邊教,別笑我們年紀小,我們要把中國來改造,來改造!”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一大批“新安旅行團”團員成長為橫跨政治、軍事、科技、文化、藝術等眾多領域的杰出人才。新安小學和“新安旅行團”也由此創造了中國教育史上的一道獨特風景。

1945年12月,新安小學在河下鎮蓮花街恢復辦學。1960年,遷至現址淮安區縣西街85號。1979年,被江蘇省教育廳確立為省屬重點小學。1993年,被確定為“全國百所名校”之一。

傳承辦學理念

“新安旅行團”一路走來,條件艱苦,很多時候沒有教室、沒有老師,孩子們怎麼學習呢?

“如團歌裡所唱的‘一邊學習一邊教’,就是我們現在推行‘小先生’的理論之源。”張大冬介紹,汪達之踐行陶行知先生“即知即傳”的教育理念,運用“小先生制”的方法,讓孩子們學會了閱讀和思考﹔採用“民主生活會”的方式,讓孩子們學會了自主管理、自我教育。

在張大冬看來,“新旅”育人成功的秘訣就是讓孩子們實現了在群體中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其核心則是“小先生”和“伙伴學習”。如今,新安小學以此為核心的教學改革,已被列為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

“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酥油般細密而滋潤,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遠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韓愈的這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人運用簡朴的文字 ,描繪出了早春的獨特景色,詩的風格清新自然,通俗易懂……”5月28日上午10時,隨著上課鈴聲響起,新安小學三(6)班的同學們開始上語文課。孟嘉威是本堂課的古詩推介“小先生”,課前五分鐘是他的時間,這也是他今年第二次當“小先生”。

“這堂40分鐘的語文課,我們將大部分時間給了孩子,當孩子在講解遇到困難時老師再進行教授。”語文老師劉蘭蘭說,學生們除了參與古詩推介這個“自選動作”,還需要參與課程講解的“規定動作”,比如當天講解的課文為《剃頭大師》,輪值的朗讀小先生、預習小先生都得上台。

據了解,新安小學在全校范圍內推行“小先生”和“伙伴學習”始於2017年。學校從校園文化、課程體系、課堂改革等多方面形成一套體系,對學生提出了“敢為、樂議、善教”的總體要求,目標是培養“會閱讀、善思考、能自主、有擔當”的新時期“小好漢”。

“俗話說教會別人才是真正的學會。”副校長王勇介紹,今年4月份,新安小學教務處正式下發了“小先生”考級通知。有勇氣,不怯場,為初級﹔自然,不緊張,是中級﹔大方得體,放鬆自如,則可評為高級。“學校對學生的思維、語言、儀表、評價等進行詳細規定,讓大家有案可憑、有章可循。”王勇說。

“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裡小講解員在講解。顧學讓攝

弘揚新旅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寫道:“當年,在黨的關懷和領導下,“新安旅行團”不怕艱苦,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以文藝為武器,喚起民眾抗日救亡。宣傳黨的主張,展現了愛國奮進的精神風貌。”如今,坐落在校園內的“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是學校弘揚新旅精神的紅色地標,也是當下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平台。與眾不同的是,這裡的講解員都是由新安小學的學生擔任的。

“我想讓更多和我一樣的小學生了解“新安旅行團”,認識我們家鄉的英雄兒童。”5月29日上午,“紅色基因代代傳”全國青少年誦讀黨史故事(淮安區專場)活動上,新安小學二(4)班學生夏添登台,她講的是新旅小畫家王德威當年在兒童繪畫比賽中以抗日主題畫比拼所謂“神童”自然風光畫的故事,體現了新旅團員的愛國情懷。夏添也是“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的一名小講解員。

“學校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高年級同學都會帶領低年級同學參觀紀念館,給他們講新旅故事,教唱新旅歌曲。”“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館長顧學讓介紹,平時,紀念館的講解工作由新安小學二至六年級的同學擔任,紀念館自1996年以來已經累計培養了近千名講解員。

2015年,學校組織優秀教師編印了新旅故事和新旅歌曲校本教材,將新旅故事與品德課融合,新旅歌曲與音樂課融合。“學校現有70個教學班3800多名學生,我們希望在每位同學心裡都根植下新旅精神的紅色基因。”副校長肖壽俊說。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4月6日,新安小學舉行了“追尋新旅足跡,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主題教育啟動儀式,也由此開啟了該校包括觀看一場新旅歷史紀錄片、尋訪一次新旅老團員等在內的“十個一”活動。

“我們走出校門開展社會調查,在農村聽農民伯伯講小麥的生長,在社區做志願者為保潔阿姨送水,我們還到高鐵站了解高鐵的速度。”新安小學五(8)班班長楊路然說,“通過社會實踐,我們覺得自己長大了,要主動幫助他人,做一個有責任的好少年。”

(責編:張妍、吳紀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