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從中共一大會址到蘇州吳中,無錫濱湖區委書記帶隊的讀書班學了什麼?

2021年07月16日21:37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站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巨幅黨旗前,重溫入黨誓詞﹔走進中關村·虹橋創新中心,探究發展秘訣﹔行走在蘇州太湖湖濱國家濕地,共商太湖共治……7月9日至10日,無錫市濱湖區組織了一支讀書班,由區委書記馬良帶隊,一天時間內赴上海、蘇州考察,行程密集,並在次日組織四套班子成員,在學習會上交流心得體會。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舉辦8天之后,濱湖組織的這場集中學習暨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讀書班,通過兩天的密集行程,學到了什麼?背后又著怎樣的深意?

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

一天時間,七個考察點

組織四套班子赴滬蘇考察學習,是濱湖區黨史學習教育的規定動作,也是濱湖區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求。

7月9日,讀書班一行步入一大會址紀念館新館。寬敞的前廳,“日出東方——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的歷史組畫將一個個光輝的紅色地標收納其中。

馬良等在參觀中認真聽取講解,不時停下腳步,從館藏珍貴文物、照片、史料中回顧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歷程,也從黨的百年歷史中汲取干事創業、攻堅克難的精神力量。

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巨幅黨旗前,馬良帶領讀書班的黨員干部高舉右拳,在重溫入黨誓詞中牢記初心使命。

隨后,讀書班來到中關村·虹橋創新中心,考察這個佔地76畝,隻有9棟企業總部獨棟和5棟標准寫字樓的中心。這裡入駐了包括聯合利華、德國博世等一系列世界500強企業以及2600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在這裡,讀書班除了學習中心先進的規劃設計理念,高水平、國際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商業服務配套等,還有中心以黨建工作起步,全力打造的“申城E+”黨建聯盟平台,而后者對於濱湖區基層黨組織以黨建工作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而言,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當天下午,讀書班一行又馬不停蹄,趕赴蘇州市吳中區,先后考察了匯川技術有限公司、吳中太湖新城規劃展示館、蘇州(太湖)軟件產業園、越溪街道旺山村、蘇州太湖湖濱國家濕地等地。短短一天時間,考察了七個點。

蘇州吳中考察。

讀懂來時路,借石攻玉

上海之行,讀書班從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讀懂了“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而“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對濱湖而言,如何在高質量發展中,踐行“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要求,不斷提升民生福祉正是當務之急。所以,讀書班在結束上海之行后,立即趕赴蘇州吳中考察學習。

蘇州吳中是無錫濱湖的“老朋友”,也是“老對手”,兩區同在2001年建區,都位於太湖之濱,區位、資源稟賦相似,發展上都受太湖保護紅線制約。建區時濱湖在很多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但截至2020年底,從日常監測的10項主要經濟指標上看,除規上工業產值、外資、城鎮居民收入等4項指標增幅高於吳中,其它指標無論總量還是增速已全面落后。

當前,濱湖區正全力建設太湖灣科創帶引領區,建設高質量發展標杆區,但在路徑選擇上,需要尋求最優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讀書班在蘇州吳中區選擇的每一個考察點,都目的明確。

蘇州是國內第一大工業城市,而瀕臨太湖的吳中更是要在生態與發展中尋求平衡,所以此次吳中選點也各有特色。匯川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工業自動化領軍企業﹔吳中太湖新城依托國家級吳中經開區“3+3”現代產業基礎和優勢,在2021年一季度,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4億元,同比增長72%﹔越溪街道旺山村是吳中區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樣本……

吳中、濱湖同飲太湖水,馬良希望兩地企業加大合作力度,加強技術交流融合,攜手共建太湖灣智能制造高地。同時在改善太湖水環境質量共同發力。

學習會現場。

身心觸動,更要有行動

一天的學習,讓讀書班成員堅定了信念,更讓大家看到了差距,明確了目標。

回到無錫后,7月10日,濱湖區召開區委常委會暨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

馬良坦言,一天的考察學習,切身感受到了吳中在城市規劃、產業園區發展、鄉村振興、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生態保護等方面的先進理念、創新模式、發展活力。

同樣深受觸動的,還有區長孫海東。“像蘇州軟件產業園這樣的招商引資平台,濱湖也有,但人家一個2019年才成立的園區,2020年營收已經超過20億元﹔我們區裡28個集體工業園區、工業團地,畝均稅收低於10萬元的佔比達到45%。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距?”他說,這反映出一是園區內的“棋子”質量還不高,二是在園區招引上的“落子”水平還不高。

找出問題,更是為了解決問題。“有觸動就要有行動。”馬良要求,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中開好局、起好步,濱湖要自覺把各方面工作放到無錫、江蘇乃至全國范圍內進行審視,對標找差,以更開闊的眼界、更長遠的眼光、更開放的姿態,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蘇錫常一體化、太湖灣科創帶建設等國家和省市重大戰略,推進環太湖聯動協作機制建設,與周邊地區的協同發展、優勢互補。

面對濱湖和吳中在同一賽道的競爭,“我們想要超越對手就必須跑得更快、步子更大”。孫海東說,大家都在做的事,濱湖要做得更快、做得更好﹔人家沒有做的事,濱湖要大膽嘗試、敢為人先,少想一點“怎麼難”,多想一點“怎麼行”。

2021年正值濱湖建區20周年,20年來,濱湖區實現了從傳統鄉鎮工業區到現代產業興盛區、從城郊結合區到城市中心區、從總體小康到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巨大轉變,這為濱湖區開創新局面奠定了堅實基礎,而此次滬蘇之行,則讓黨員干部做好了“亮劍”准備。(安然 金凝)

(責編:孟二波、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