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徐州銅山區:用好紅色資源 助力鄉村振興

閆峰
2021年07月31日15:02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圖為銅山區一所紅色展館裡展出的歷史文物。人民網 閆峰攝

渡江戰役總前委指揮部舊址前,“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熠熠生輝,參觀學習的群眾絡繹不絕。“紅色資源帶火了村裡人氣,我們正籌劃打造紅色文化主題街區,發展紅色旅游呢。”徐州市銅山區漢王鎮北望村黨總支書記李勇興奮地說。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徐州市銅山區把烈士陵園、革命舊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紅色資源作為最鮮活的教材,把現實發展成果作為最有說服力的“實境課堂”,精心打造了一批“紅色地標+美麗鄉村”黨史學習教育紅色旅游“專線”,催熱當地“紅色經濟”。

在伊庄鎮川上村,淮海戰役中的狼山阻擊戰曾在這裡打響,戰斗持續21天,79名烈士獻出了寶貴生命。上世紀五十年代,銅山區在這裡建起鳳冠山烈士陵園,2014年又易地重建,2016年被命名為徐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裡也是江蘇省最大的區級烈士陵園。

為了讓紅色資源“活”起來,伊庄鎮精心打造“烈士陵園+倪園、川上特色田園+茶旅小鎮文旅項目+馬集杏花村產業富民”參觀體驗線路,不僅讓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更易接受理想信念教育,而且通過現實發展成果的展示,引導大家深刻體會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在伊庄鎮倪園村,作為第十三屆中國(徐州)國際園林博覽會的主會場,區鎮兩級因勢利導,把園博園周邊片區進行全域規劃,對12個自然村進行環境綜合治理,川上自然村建設了老字號美食街、民宿文創街、特色作坊街、呂梁水街等商業街區,成為熱門文旅“網紅”,放下鋤頭的農民變身農家樂、文創作坊“小老板”。去年,31歲的村民龔金民還在外打工,知道家鄉的新變化后,他主動學習烹飪技術,利用自家房屋辦起了農家樂,開業以來生意紅火,“我打算對家裡的房子重新裝修辦民宿,把旅游這個‘金飯碗’牢牢端在手上。”龔金民說。

位於銅山區北部山區的柳泉鎮,上世紀70年代建成了全長60多公裡的向陽渠,引微山湖水灌溉農田,2011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利國、柳泉兩鎮組團發展,沿湖修建了環湖路,把利國鎮西李石頭部落景區、柳泉鎮北村樓山灣景區、向陽渠等串連起來,成為微山湖片區最美湖光山影路,為發展鄉村旅游打下堅實基礎。

“向陽渠是我們這個地區廣大干部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見証。我們把紅色印記、發展成果與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相融合,在學習領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柳泉鎮黨委書記史敬峰帶領機關黨員干部在向陽渠進行集中學習時表示。

棠張鎮沙庄村崔庄自然村是淮海戰役一次阻擊戰的戰場,村裡在村庄環境整治中,重點突出紅色主題,投資200余萬元,新建了佔地2000平方米的淮海戰役文化主題廣場,修建了淮海戰役五前委塑像,打造了淮海戰役文化長廊,集思想教育、休閑健身、文化宣傳於一體,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教育基地,為村庄打上了深深的紅色烙印,成為當地獨具特色的“紅色村庄”,行走在村巷中,水車旋轉,流水潺潺,綠樹紅花,青瓦紅牆,獨具匠心的紅色文化、蠶桑文化、農俗文化和廉政文化讓人流連忘返。如今,村裡引進的農業休閑觀光項目已經建成,人氣越來越旺,村集體和村民增收的路子也越走越寬

馬坡鎮大新庄村是湖西革命老區,1938年就建立了黨支部,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先后有20名優秀青年壯烈犧牲,為村庄注入了深厚的紅色基因。為了進一步傳承紅色文化,村裡建起紅色主題村史館,激勵干部群眾建功新時代。目前,在村黨組織的帶領下發展富民產業、做好民生實事,成為閃耀著紅色光芒的美麗富饒新鄉村。

如今的徐州市銅山區,越來越多紅色村庄在紅色精神激勵下,做表率、走在前,成為鄉村振興一道亮眼的風景線。

(責編:耿志超、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