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為跑贏新賽程配強“一線指揮部”

7月31日,如東縣第十五次黨代會勝利閉幕。至此,南通7個縣(市、區)黨委全部完成換屆,78名縣(市、區)委常委、248名黨委委員、338名出席南通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順利選舉產生。
“換屆產生的新一屆縣(市、區)黨委班子,任期與‘十四五’高度契合,承擔著奮進現代化、跑贏新征程‘第一棒’的重大責任。”南通市委書記王暉介紹,南通將抓好縣(市、區)黨委換屆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准選配、高效率推動,努力交出“繪出好藍圖、選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樹立好導向、形成好氣象”高分答卷,為南通跑贏新賽程配強“一線指揮部”。
平均年齡45.36歲,78.2%具有研究生學歷,70.5%具有兩年以上鄉鎮(街道)基層工作經歷,半數以上擔任過鄉鎮(街道)黨政正職,46.15%具有開發園區工作經歷……用大數據“畫像”,南通新一屆縣(市、區)黨委班子成員特征鮮明。
選人用人導向,折射城市發展方向。經濟總量“過萬億”之后,南通明確“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聚焦聚力一體化、高質量、現代化,率先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建成創新創業新首選、高端制造新中心、雙向開放新門戶、綜合交通新樞紐、市域治理現代化新樣板,建設長三角一體化滬蘇通核心三角強支點城市、勇當全省“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排頭兵取得突破性標志性成果。南通市委同時指出:南通還存在主導產業規模偏小、產業鏈不完整、創新能力整體不強,開發園區集聚度、支撐度、貢獻度亟待提高等突出問題。
“本次縣(市、區)黨委換屆,著力為實現‘十四五’藍圖選拔專業素質好、攻堅能力強、實干勁頭足的干部,換出結構優、功能強、富有戰斗力的新班子。”南通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陸國強介紹,去年上半年,南通市委組織部就組成10個調研組開展全覆蓋調研,匯總形成322名優秀年輕干部、171名熟悉開發園區工作干部、173名熟悉經濟工作干部“三張名單”,為換屆選人用人提供准確依據、儲備充足人選。
2020年實現工業開票銷售1000億元,完成公共一般預算收入19.4億元,在全市省級以上開發園區績效考核中連續兩年位列第二……這是張勇華帶領海安高新區交出的成績單。自2017年5月擔任黨工委書記以來,張勇華狠抓項目建設,園區新開工10億元以上項目30個,其中20億元項目6個、50億元項目1個。憑著園區工作、項目建設的豐富經驗和過硬成績,他在換屆中新晉為海安市委常委。
本次縣(市、區)黨委換屆中,南通統籌縣區和園區干部資源,一批懂經濟、懂產業,會招商、會服務等“兩懂兩會”的園區干部進入縣(市、區)黨委班子,為將園區打造成高質量發展主引擎、主陣地、主力軍集聚更多合力。
被選舉為如皋市委常委的盧志敏,自1996年9月在鄉鎮從事團委工作以來,25年工作履歷中有22年是在鄉鎮一線默默耕耘,先后經歷過鄉鎮團委書記、組織委員、黨政辦主任、黨委副書記、鎮長、人大主席、黨委書記等多個崗位的歷練。任長江鎮黨委書記3年來,盧志敏帶領黨員干部簽下32個重大項目,去年招引百億級重特大項目3個,全國千強鎮排名躍升至64位。
“基層一線干部直面群眾,條件艱苦、任務繁重,選拔任用這樣的干部,群眾比較服氣。”據介紹,近3年,南通市級層面先后選派430名優秀中青年干部參加實踐鍛煉,70%以上赴基層一線、開發園區、重點項目和對外支援崗位。這次縣(市、區)黨委換屆選舉中,南通市委特別注重選拔基層經驗豐富、善於開展群眾工作、能夠解決復雜問題的優秀干部,形成“年輕干部到一線去、優秀干部從一線來”的良性循環。
“一帶一路”倡議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多重國家戰略交匯疊加,南通正迎來百年難遇的歷史機遇,成為備受矚目的江蘇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將機遇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迫切需要一支擁有忠誠品質、拼搶血性、堅韌意志、團隊精神的“狼性”干部隊伍。去年年初,南通市委市政府以“大通州灣”思維統籌推進全市域沿海開發、江海聯動發展,呂四港被賦予“大通州灣”起步港區的重任。王裕兵在擔任啟東呂四港鎮黨委書記、啟東呂四港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后,大力激揚“狼性”精神,僅用5個月,起步港區就完成了一般需兩年左右才能走完的項目報批流程。面對碼頭歷史遺留的大量違規建筑,他帶領相關部門迎難而上,用一個星期拆除近3萬平方米違章建筑,贏得干部群眾好評。去年底,王裕兵被提拔擔任啟東市委常委,此次換屆繼續當選。
“讓‘千裡馬’‘實干家’在實戰中脫穎而出,把承擔使命、胸懷大局、善於解決復雜問題的干部選上來、用起來。”南通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封春晴介紹,南通市委及組織部門將做好換屆“后半篇文章”,大力提升新一屆縣(市、區)黨委班子的整體功能、運行質態和領導水平,為南通勇當全省“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排頭兵,奮力建設長三角一體化滬蘇通核心三角強支點城市提供堅強保証。
□ 本報記者 陳明 徐超
通訊員 通組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