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泗洪:“一分地”墾出“十分甜”

人民網宿遷8月4日電 “俺家這塊小菜園裡目前有黃瓜、豆角、茄子、豇豆等,不要交錢就可隨時吃到新鮮、可口的蔬菜,剩余部分還能賣1000多塊錢,美的很!”8月2日下午,江蘇泗洪縣石集鄉柳山居委會低收入農戶席家林正在他家的小菜園高興地忙碌著。
走進柳山新村,看到一棟棟已建成的具有“微田園”風格的小別墅井然有序地排列著,最吸引眼球的,還是家家戶戶房前屋后的籬笆小菜園,青菜、秋葵、韭菜、辣椒……十來種蔬菜被有序分隔排列,別有一番農家趣味。“原來我們種菜,想種哪裡就種哪裡,亂七八糟的,現在村裡統一規劃后,環境變好了,瞧這小菜園多漂亮!”村民王大爺一邊打理小菜園,一邊笑著介紹,“而且我們年紀大了,也干不了什麼重活,但種種小菜園倒還成,自己吃不完還能拿去附近賣,有吃有賺真不孬。”
據了解,自農房改善后,柳山居委會原始居住格局發生改變,當地百姓由“零散居住”轉為“集中居住”,年輕人外出打工,留守老人較多,政府通過調研走訪到他們由於長期生活習慣“閑不住”,同時也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降低低收入農戶集中居住后生活成本,石集鄉立足鄉土實情在柳山建造了多處“一分地”綠色小菜園。小菜園根據百姓意願被分成若干小塊,每小塊在一分地左右,被認領后一年四季可種上不同蔬菜,供家人食用外,剩余部分還可到集市上出售,實現家門口就業。
“別看這一分地不大,但起的作用可不小,像我們家租一塊地一年租金也就100多塊錢,但是不僅全家都能吃上新鮮蔬菜,還能減少我們平日的買菜開支,我估算了一下,我家一年可以省下5000多塊錢,這生活美了,心裡可甜著咧!”柳山居委會低收入農戶石智勝去年已脫貧,但是骨子裡的農耕情結依然讓他對一塊小菜地“情有獨鐘”。
“我幫扶的低收入農戶家裡隻有兩位老人,雖然現在已經全部脫貧了,但是脫貧不脫鉤,我還是會經常利用微信朋友圈幫他們發布蔬菜銷售信息,或者自己過來買一些,自己方便了還能幫助他們增加一些額外收入。”柳山居委會支部書記王唱唱說。“我們村干部一有閑暇時間,就會到當地小菜園轉一轉,給留守老人們‘搭把手’,或者挑些合適的蔬菜買回家,真的是兩全其美。”
柳山居委會的“一分地”綠色小菜園只是全鄉眾多小菜園的縮影之一,自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政府針對群眾所需所求,不斷加大為民辦實事的工作力度,採取多種措施收回長期被侵佔的土地,應民所需,分別在當地瓦房小區、城南小區、柳山新村等地建成總面積約150多畝的小菜園,鄉裡為其平整好土地,修建好水泥路、節制閘、抽水泵等配套設施,一個個小菜園如雨后春筍,帶著期望與勤勞的汗水為全鄉帶來了別樣的風景。目前,石集鄉小菜園種植達850余戶,約佔全鄉總戶數的三成左右,其中免費入種的低收入農戶達80余戶。
“我們政府打造‘一分地’綠色小菜園,除了給村民省下買菜錢、鞏固脫貧成果外,更重要的一層內涵是讓村民留住‘鄉愁’,讓百姓碗裡有菜、兜裡有錢、心中有希望,讓他們生活更有幸福感,這才是我們向往的‘田園生活’!”石集鄉黨委書記趙鳳波擲地有聲。(楊陽 曾祥海 黃啟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