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持續開展重點地區重點人群核酸篩查

揚州積極打通市內物流渠道,實現批發市場、超市等商戶與居民直供對接,由社區或小區組織訂單購買。圖為昨日,社區志願者將居民訂購的蔬菜送達錦旺苑小區。 本報記者 萬程鵬 攝
8月18日,揚州市召開第20場疫情防控專題發布會。會上通報:8月17日0-24時,揚州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例(其中輕型2例、普通型4例)﹔從來源看,集中隔離點1人,居家隔離2人,封控小區篩查2人,重點人群篩查1人。7月28日至8月17日,全市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561例。經過醫護人員精心治療,經專家評估,當日15名確診患者達到出院標准轉至定點醫院康復,累計出院35例。截至目前,揚州共有高風險地區10個、中風險地區27個。
持續開展重點地區重點人群核酸篩查
8月17日,揚州對重點地區重點人群進行了核酸篩查,共採樣、檢測147.7萬人,截至17日24時,當日檢出6例陽性,其中3例來自隔離人員、2例來自封控小區篩查、1例來自重點人員篩查。8月18日,揚州繼續對邗江區4個鎮街、園區,廣陵區8個鎮街、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2個街道,以及各集中隔離點,開展重點地區重點人群核酸篩查。
揚州市衛健委副主任王勁鬆介紹,截至8月17日24時,共有227例確診病例在揚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治療,其中輕型49例、普通型155例、重型18例、危重型5例。299例確診病例在南京市第二醫院湯山院區(南京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治療,其中輕型45例、普通型235例、重型8例、危重型11例。目前所有患者都在全力治療中。
疫情期間,很多宅家市民用眼頻次增加。蘇北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陳放說,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比如玩手機、打游戲等,容易出現眼酸、脹痛,引發或加重干眼症,建議成年人看手機或電腦20分鐘后,抬頭眺望6米外遠方至少20秒以上,多閉目養神,注意合理膳食、睡眠充足,避免熬夜。
“宅家抗疫”構筑社區防控堅固防線
連日來,揚州社區防控力度不斷加大,特別是8月17日起,要求居民群眾按照規定“足不出戶”“足不出樓棟(自然村、巷)”。
“盡快結束疫情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揚州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許林燦在發布會上解釋加強管控的原因。經過前一階段的共同努力,現在到了最需要咬緊牙關、一鼓作氣的時候,需要讓城市真正地安靜下來,通過更加嚴格的小區管控措施,減少社會面的人員流動,減少不可控的流動風險,然后再開展核酸篩查。如果沒有新的風險點,就可以盡快恢復常態化防控,盡快回到正常生活。
與此同時,揚州爭分奪秒加強對居民群眾的服務保障。目前,基本生活物資實行“即到即送”,由社區統計后統一訂購套餐化基本生活物資包,居民也可在相關網上平台自主購買生活物資等。相關單位將生活物資運輸至小區指定地點后,社區人員、志願者等立即將貨送至居民家門口或單元門口。此外,揚州還制定系列服務規范,努力服務保障好居民群眾各類特殊、突發狀況需要。
每日補貼市場10萬元彌補物流成本增加
“為全面落實主城區小區管控的最新要求,同時保障好居民生活需求,我們全力做好生活物資保供穩價。”揚州市發改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姜開聖介紹,圍繞蔬菜供應,從源頭增量控價,與聯誼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簽訂了保供穩價協議書,明確每天蔬菜進場量不低於1200噸,保持進出場量基本平衡,庫存量6000噸以上,保証居民5天需求,同時市財政每天補貼市場10萬元,部分彌補物流成本的增加。
8月17日,揚州聯誼市場推出30元、50元兩個蔬菜套餐面向居民直供,經測算,套餐價格低於目前市場價30%以上,受到市民歡迎。為平抑豬肉價格,省市發改委共同發力,爭取並計劃投放省市級儲備肉,每公斤26元的價格低於目前市場價6到10元。17日當天,首批25噸平價生鮮肉已發放到揚州封閉小區居民手中。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惠及每一位市民,確保惠民菜肉真正落實到位,滿足百姓需求。”姜開聖表示,通過一系列強有力的保供穩價措施,目前到揚州老百姓手中的農副產品價格已與疫情發生前基本相當、與周邊城市基本持平,呈現穩中趨降走勢。
□ 本報記者 李鑫津 張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