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揚州抗疫的醫生得知母親離世 含淚向老家方向三鞠躬

8月20日早晨,正在支援揚州抗疫的南通市第六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張海雲,突然接到來自東北老家的噩耗,母親在掃墓的路上遭遇車禍不幸離世。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如果請假回家奔喪需就地隔離接受醫學觀察,於是張海雲強忍著悲痛,含淚朝老家方向三鞠躬……
今年39歲的張海雲老家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南京突發疫情后,7月22日他接到上級命令,與南通40名隊員緊急馳援南京,在南京的日子裡,他與隊員們夜以繼日地忙碌著。南京任務完成后又緊急轉戰揚州,僅用18個小時就在揚州醫聯園區建立了實驗室。由於工作努力扎實,待人熱情,8月14日,張海雲被選為南通鹽城抗疫聯隊臨時黨支部副書記,他庄嚴地站在黨旗前,重溫入黨誓詞,誓願“將一如既往地履行黨員義務,沖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從7月22日以來,他已在南京、揚州連續作戰了一個月。
張海雲的妻子王宇是南通市第六人民醫院一名行政人員。她說,張海雲在南京、揚州工作很忙,作為南通援寧援揚核酸檢測隊的副領隊,主要負責后勤保障、物資協調等。為了能全力保障核酸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和全面提速,他起早貪黑,奔前跑后,溝通協調,常常累到虛脫,夫妻倆總是要到很晚才能聯系上,“有時候要到晚上9點,有時候要到深夜12點。”女兒今年才6歲,常常是硬撐著眼皮等爸爸,等著等著就睡著了。
對於老公的付出,王宇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她太了解丈夫的選擇和不易,她說:“疫情面前,每個醫務人員都該有這樣的責任和擔當!”
2018年,張海雲作為臨床檢驗診斷學與免疫學雙碩士人才,從東北來到南通。在去年和今年疫情期間,面對每日大量且急需報告結果的核酸檢測需求,他帶領科室團隊加班加點,24小時三班倒,奮戰在核酸檢測一線。在張海雲身邊的人,無論是醫院領導還是同事,總喜歡用“優秀”來形容他。就在8月19日,中國第四個醫師節,提及醫師節感言,張海雲說:“檢驗科是一個整體,我們支援在外雖然辛苦,但在特殊時期,全科人員會協同努力克服困難,全力提速,爭取幫助揚州人民早日戰勝疫情。”
據悉,得知張海雲母親去世的噩耗后,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衛健委和張海雲所在醫院也給予了關心慰問,並已派人前往牡丹江吊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