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民生

揚州全域低風險第一天:重拾煙火氣 生活在繼續

2021年09月10日07:27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揚城“重啟”煙火回歸

24家大型商場、商業綜合體恢復營業,81條公交線路和出租車恢復運營,政務服務中心接受在線預約……昨日是揚州迎來全域低風險的第一天,一大早,揚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連發6條通告,“暫停”43天的揚州按下了“重啟鍵”。

重拾煙火氣,生活在繼續

“在家待了一個多月,現在秋裝都上市了,趕緊出來掃貨。”上午10點,揚州萬象匯商場一開門,市民王女士便迫不及待入場購物。萬象匯營運部負責人介紹,在復工前期,商場收集每一位復工人員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全員參加線上安全生產培訓並備足30天用量的防疫物資,每30分鐘全場消殺一次。“目前,除去電影院、電競、KTV等一些娛樂業態場所暫未營業外,商場其余所有在營租戶全部恢復營業。”

揚州人的小日子肯定離不開花。9日一大早記者來到揚州市內最大的花市——花都匯。盡管來市場買花的市民還不是很多,但沐萌園藝的王思涵一大早卻已經忙得頭抬不起來,“今天接到不少電話訂單,明后天的訂單也都陸續來了,現在手上做的這21束,客戶說是送給剛從隔離點回揚的朋友們的,感覺挺溫暖的。還有幾十束捧花是送給一線的醫生們的。”盡管一個月顆粒無收,小王對未來前景還是充滿期待。

“江都區今天能和主城互通,心裡還真有些小激動。”在江都區工作的李文亞家在揚州主城,自疫情開始就一直待在江都,“很多居住在揚州主城但在江都上班的同事都就地成為志願者,白天堅守各無物管小區服務,晚上住宿舍住賓館睡單位,今天起仙女廟大橋、萬福路和328國道都通車了,今天下班終於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了。”

貴州來揚的阿羅本來是來探友的,沒想到趕上疫情陰差陽錯在朋友家待了幾十天。今天一大早她趕緊到監測點做了核酸檢測,上高速直奔家鄉,她表示,“在瓜洲高速口查了行程碼、蘇康碼,量了體溫就直接放行了,很順利。”記者電話採訪時,歸心似箭的阿羅已經開車到了安徽。

9月9日當天,揚州主城區部分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點和縣(市、區)接種點恢復運行,全市開放78家固定接種點和若干流動接種點。

公共服務恢復,城市步入正軌

“打開揚州政務服務網拼手速,登錄、在線預約、提交……”9日上午,揚州市民任女士一氣呵成完成線上預約服務,“疫情前就已辦理好所有購房手續,距離領取房產証隻有一步之遙,可因為疫情耽擱了下來,今天如願約到10號去現場辦理手續,歷經了40多天的等待后,我的心終於放下了。”根據最新公告,揚州市政務服務中心於9月9日起接受預約,9月10日起恢復線下業務辦理。

為滿足揚州市民的就醫需求,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自8月30日起,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揚州大學附屬醫院東區醫院、揚州大學附屬醫院西區醫院等三甲綜合性醫院已經陸續逐步恢復門診開診。蘇北人民醫院門診部副主任謝修強說,市民就診,首先需要在醫院門前通過核驗蘇康碼、行程碼、核酸檢測報告、預約就診憑証等,然后刷蘇康碼通過自動閘機,最后通過工作人員的流調方能進入醫院,“揚州成為全域低風險區域后,前往醫院就診的人數肯定會有增加,我們各方面已經做好了相應准備。”

9日一大早,揚州市民楊靖就陪著80多歲的老父親去銀行取款,結果因輸錯密碼無奈返回,銀行工作人員安慰老人家:“沒事,銀行正常開門了,啥時候來都行。”9月6日起,揚州城區首批銀行網點已經復工,銀行ATM機也陸續恢復使用。在揚州農商銀行營業部的一台自助設備前,擺放著免洗消毒洗手液和紙巾,取款結束后,方便市民自助進行消殺。

盡管揚州全域降為低風險,各小區志願者依然堅持站好最后一班崗。9日上午8點不到,揚州運河文投集團駐點志願者已經在揚汽宿舍小區集結完畢。今天是該小區6家11名居民從集中隔離點回來后居家隔離的第五天。和以往一樣,志願者要為他們量體溫、清運生活垃圾、代購重要必需品。志願者朱鵬所在的第一小組今天還多了一項額外任務:統計小區居民疫苗接種情況,與工人小學疫苗接種點實時溝通,協助社區完成小區內75位居民接種任務。

企業復工復產,重振發展士氣

“今天能順利復業,社區幫了很大忙。”9月9日,揚州市婦幼保健院對面的母嬰店順利復業,店主連聲感謝社區給予幫助。東關街道地處揚州老城區,沿街商戶數量眾多。根據防疫要求,企業復工復產需自行准備防疫物資。“考慮到商戶復業的迫切性和實際需求,我們先期准備了1000個‘消殺包’,裡面包含了酒精、口罩等眾多防疫物資。”東關街道常務副主任丁春定告訴記者,所有防疫物資已於9月8日提前發放到位。

揚州維揚經濟開發區江蘇振華新雲電子有限公司內,員工們戴著口罩,在生產線上加緊趕工。振華新雲總經理張利介紹,“公司目前已有200多名員工上崗,正在加快電子元器件的生產,力爭盡快完成訂單交付給客戶。把失去的時間補回來。”

維揚經濟開發區經發局副局長周定介紹,開發區全面落實企業駐廠監督員制度,成立多支督查小分隊,深入企業一線,全面檢查企業防控措施到位情況。“我們還將園區企業劃分成網格,實行挂包檢查,每日由檢查組長帶領人員赴企業監管服務,對檢查結果實行一日一報。發現問題當場反饋、當場整改。”

“政府出台的‘以工代訓’政策,公司累計將有300人可獲得補貼。”揚州漆器廠有限責任公司黨辦主任李瓊告訴記者,因受疫情影響,揚州漆器等系列產品銷售額8月份出現大幅度下滑。為助力企業穩就業保民生,揚州市已在8月19日出台了《保企業穩預期促發展十條措施》。其中針對揚州主城區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在疫情期間繼續為職工發放工資的,可申請以工代訓補貼,補貼標准為每人每月500元,補貼期限為1個月。

9日下午3點,經過測溫掃碼后,市民陳女士走進了想念已久的瘦西湖,眼前的紅橋風物、清波綠柳雖久違但甚是親切。暑去秋來,43個日日夜夜,數百萬人同心同德,這座城市陰霾散去,向“揚”而生。

□ 本報記者 汪瀅 李鑫津

李源 張晨 周晶

(責編:蕭瀟、唐璐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