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搭平台通數據 信用管理成水上交通安全有力保障

長江鎮江段與京杭運河交匯水域。劉玉寶攝
2021年8月1日,《江蘇省內河航道船舶過閘信用管理辦法》生效。蘇南運河船閘管理部門互認互通過閘船舶信用積分數據,實時共享交互船舶信用信息,從而讓信用聯合監管范疇覆蓋到了京杭大運河江蘇全域。
“這樣一來,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水域信用監管就形成了體系。”鎮江海事局局長張金寶說,誠信得到法治保障就有號召力,法治得到誠信支持生命力才持久。鎮江海事局正是把這二者結合起來,研究確立“先交匯水域,再覆蓋長江、運河兩大水系,最后向全省推廣的點、線、面三步走”工作目標,推動轄區協作建立船舶信用數據鏈,讓信用之花開遍船頭,讓誠實守信成為船舶的一種榮譽和軟實力,讓信用管理成為水上交通安全的有力保障。
搭平台聚心聚力,打通信用監管合作通道
轄區越繁忙,越能體會到那種不服從管理的切膚之“痛”。長期堅守在六圩河口水域的征潤州海事處海事監管科副科長胡豐明對此深有體會:“大船相對好管些,小船就有許多不守規矩的。”京杭運河與長江交匯水域航行內河船舶涉及進出南北兩個運河口船舶、定易洲錨泊區和高資過駁區作業船舶,這裡治理好了,整個轄區就都安靜了。
怎麼辦?
鎮江海事局領導班子下決心“刮骨療毒”,為這些不守規矩的小船上籠套。他們從去年5月開始積極推動蘇北航務管理處建立河口水域信用管理機制,讓失信船舶不僅在長江寸步難行,就是要過閘也得分個先后。加上黨建聯盟在背后推動,一整套關於“信用管理”的創新機制就提上了日程。在江蘇海事局和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等上級機關的支持下,長江江蘇段第一個“黃名單”船舶受到懲戒。接下來,鎮江海事局又推動建立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借助軟件公司開發信用軟件,打造信用網絡,逐漸形成了規范的信用合作機制。隨后,鎮江海事局“京杭運河與長江干線內河小型船舶信用管理平台成功納入了鎮江市年度信用管理創新項目,得到推廣。
隨著《江蘇省內河航道船舶過閘信用管理辦法》生效,鎮江海事局有了信用推廣的基礎,結合信用江蘇建設的持續推進,完整的水上信用體系現出雛形,並開始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
金港分公司就是受益信用管理的一例,他們採取“一靠一簽”方式與到港船舶簽訂承諾書447份,對船舶實施信用檢查次數180次,其中有兩艘未封艙的駁船,被責令當場整改。作為“信用圈”的深度參與者,鎮江金港分公司總經理張延國深有體會:“人人講信用,違規船舶不敢來,船舶違章越來越少了!”原本難以管控的小船開始守規矩、講信用。
蘇南運河船閘管理部門納入長江干線與京杭運河內河船舶信用獎懲框架協議后,“主管單位層面議大事,職能部門抓落實”的信用管理協調會商機制順勢形成,多方聚力,形成船舶信用管理命運共同體。各主管單位以船舶具體“信用行為”為核心,對安全誠信公司、安全誠信船舶、安全誠信船長等5項誠信行為以及船舶配員不足等11項失信行為實行精准區分,信用互認、差異化管理。
建庫網交互共享,提升信用船舶感知水平
“在全要素‘水上大交管’信息平台框架下,融合信用管理、錨泊服務、港航調度等功能模塊,將海事部門認定的信用船舶和運河管理部門評定的星級船舶在電子海圖中予以標注,船舶一旦靠泊作業或申請錨泊,系統將自動匯聚整合、比對分析船舶信用數據信息,作出准確識別判斷,初步實現對進入轄區的信用船舶的智能識別、智能研判、智能提醒。”一直負責推進網絡建設的鎮江海事局裝備信息處副處長童強說。
任何信用,缺少大數據的支持隻會是一座孤島,要打破這一瓶頸,就必須全力推進平台信用共享,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信用共治,從而實現水上交通和諧。鎮江海事局通過依托信用信息平台建立集成過閘船舶信用積分、信用星級等數據資源的庫網,實時上傳相關數據信息,實現各方互通共享。
“以前錄入數據都是手工,一條一條錄非常費時,搞不好還會出差錯。現在不同了,通過共享數據直接導入平台,直接形成信用數據鏈。”鎮江海事局督察處四級主辦馮璐璐說。與蘇南運河實現信用數據交互后,當月錄取船舶信用數據就達1千多艘。不但實現了數據的實時共享,而且對失信船舶形成了有效震懾。
重應用差異管理,放大聯合獎懲示范效應
“信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信用體系的推廣應用,好處明明白白。對於各方認定的高積分或高星級船舶,提供優先過閘、優先安排靠離泊、減少現場檢查頻次等激勵措施﹔對於低積分或低星級船舶,實施到港必查、限制在轄區裝卸貨等懲罰措施,做到差異化管理。構建覆蓋全省域內各條水系的聯合懲戒網絡,實現“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全省域內信用船舶聯合懲戒格局。
8月31日,“豫信陽貨XXXX輪 ”因未按規定配備船員被鎮江海事局認定為“黃名單”,並將失信數據通報至蘇北航務管理處。根據雙方單位聯合發布的《關於實施船舶信用級別互認與聯合獎懲的通告》,蘇北航務管理處在信用管理系統中扣除該輪信用積分50分,積分由原來的261降低至211分,為轄區樹立了失信懲戒的典型。“一處失信,處處受限。”揚州港務中心運營部主任林勇說。
與蘇南運河信息互通以來,各主管單位交互船舶信用信息十分活躍。鎮江海事局先后對6艘失信船舶,給予駁回錨泊申請﹔對18艘“黃名單”船舶,給予扣除信用積分。為了確保獎懲的公開、公平和公正,各主管單位定期共同發布聯合獎懲情況,暢通申訴渠道,提供信用修復通道,做到信息公開,陽光執法。(劉玉寶 伍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