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海事:構建“一綱四目”融合聯動監管新模式

近日,常州海事局印發了《常州海事局“水上大交管”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實施方案》和《常州海事局融合聯動新型監管模式實施方案》,標志著該局“一綱四目”融合聯動監管新模式正式施行。
據了解,“一綱”是以指揮中心為基礎,融合運行搜救中心、交管中心、快反中心,統籌開展水上交通要素感知、大數據應用、水上交通組織、動態業務協同及綜合服務系統建設。“四目”是指以錄安洲海巡執法大隊、圩塘海巡執法大隊為主體的快反處置單元,以溢油應急設備庫為主體的污染防治單元,以錄安洲聯檢大樓為主體的港航服務單元,以新時代文明實踐“長江一號”躉船為主體的宣傳教育單元。
其中,常州海事局將在錄安洲聯檢大樓建立的港航一體化共享應用平台,將整合長江常州段港航單位與海事部門數據資源,全面掌控港口“船、港、貨、人”等全要素信息,集船舶船員在港動態列表、監管智能預警、安檢選船、受限船管理、特殊船舶管理、信用管理等功能,形成具有船舶進出港計劃編排、選船評估系統、高風險船舶跟蹤、港航資源調度、港航服務保障等功能的常州港航一體化信息系統。實現惡劣天氣預警、航行通告發布、交通管制、事故險情通報、水上水下作業活動等水上動態信息的主動推送功能,提供信用管理信息、港口調度、船舶動態、水文氣象、錨地錨位等信息查詢,提高港航一體化精准服務水平。將轄區碼頭“多頭報告、分散調度、多頭指揮”的生產組織方式轉變為“一次報告、綜合調度、統一指揮”的新型高效協同模式,最大限度釋放港航一體化運行效能。
此外,強化對大型受限船舶的全程跟蹤和精准組織,實現從始發港至目的港的全流程跟蹤協調,提升船舶航行效率、深水航道使用率、碼頭周轉率、錨地利用率,促進港內交通“微循環”﹔實現民生戰略物資運輸船舶、超大型礦砂船等重點船舶“優先進江、優先作業、優先錨泊”,推進船舶進出江“直進直靠、直離直出”和載運危險貨物船舶“無計劃不進港”,降低船舶營運成本,增強港口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助力常州成為長三角中軸樞紐城市。(崔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