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社会

泰州海事:为泰州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

2021年09月27日14:12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保障“中国第一深度”海上风电项目风机安装专用浮体拖航作业。泰州海事局供图

泰州江水、淮水、海水三水交融。水,是大自然对这片土地最深情的滋养。而长江则成为沟通四通八达水系、联通海内外、滋润这方沃土的黄金水道。

作为全国典型的江河海一体化港区,泰州海事局辖区是长江江苏段通航密度最高、航运最繁忙、监管难度最大的水域之一,也是黄金水道中航运现代化水平最高、经济社会效益最为显著的“钻石区段”,总体呈现出“龙形水道、世界大港、钻石中轴、祥泰之州、安全高地”五大显著特征。

泰州海事局肩负着97.8公里长江黄金岸线的“三保一维护”工作,全力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清洁、保护船员整体权益和维护国家主权,是长江大保护的一支主力军。

近年来,泰州海事局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立足“五示范一引领”发展目标,紧扣产业强市发展战略,围绕服务“大循环、大安全、大保护、大口岸、大船谷”,为泰州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全力支持泰州打造“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

全国首个船籍港管理平台在泰州正式上线。泰州海事局供图

发力“龙形水道” 抢抓港口航运经济新机遇

长江泰州段是黄金水道“钻石航区”的中心区段。泰州行政区划内的长江水域,自上而下分别为口岸直水道、泰兴水道、江阴水道和福姜沙北水道,四条水道蜿蜒盘旋,婉若一条巨型“游龙”,与“凤城”泰州遥相呼应,尽显“龙凤呈祥”之态。

龙形水道头部位于嘶马弯段,是长江干流纬度最高、江苏段航道曲率最大的航段;颈部位于口岸直水道,“三区两口”通航要素集聚交织;腰部位于泰兴水道与江阴水道,天星洲、孢子洲分列两侧;尾部位于福北水道,双涧沙两侧挤压,航道“窄中窄”“北港南滩”特征明显;内港池、汊河口、捷水道等鳞次栉比,形成龙形水道的关键分支,犹如犀利的龙爪。

长江泰州段岸线长97.8公里,占江苏段的1/4,单边岸线长度全省第一;规划港口岸线72.5公里,是珍贵的深水良港;水域面积近130平方公里;泰州海事局管辖区与镇江、扬州、常州、江阴、张家港、南通六地海事交互,为全省之最。

黄金水道带来黄金机遇。《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推进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给泰州港口航运经济发展提出新挑战。伴随着长江江苏段在支撑长三角、沟通南北翼、互联东中西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泰州作为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沿江版块和船舶制造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过江通道作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中的枢纽作用越来越关键,必将为泰州海事的发展提供新动能。

泰州海事局积极面对新挑战、抢抓窗口期,明确到2025年,现代化海事强局总体建成。“十四五”时期,泰州海事局将进一步巩固发展成果,乘势而上开启现代化海事强局建设新征程,在现代化海事强局建设征程中“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今年上半年,泰州海事局积极履行“三保一维护”职能,各项工作按序时进度高效推进,重点工作落实有力,亮点工作不断涌现,强局建设蹄疾步稳。共监管和保障17万艘次船舶、1.8亿吨货物安全进出泰州港,同比增长12.96%和6.7%;进出口岸查验1738艘次,外贸货物1422万吨,同比上升47.66%和19.58%。港口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第二、全国第十,为泰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交通支撑。

 

创新开展长江泰州段“船岸管理模范码头”评选。泰州海事局供图

聚力“世界大港” 港口建设发展取得新突破

港城相依、港城一体是泰州发展的独特优势。

泰州拥有泰州、靖江两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航线网络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到港船舶载货量3.5亿吨,占长江全线的11.4%、江苏段的15.2%,跻身全国第十四、全球第十八大港。

大港轮廓愈发清晰。进出港船舶艘次逐年攀升,2020年达到33.06万艘次,居全省第三;开放码头31个,年均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近3000艘次,外贸运量超2500万吨,是泰州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支撑。

大船流量明显增长。12.5米深水航道开通后,泰州“江港变海港”。2020年,万吨级及以上进港海船2421艘次,5万吨级及以上2285艘次,10万吨级及以上167艘次,较开通前大幅上升,泰州港已经成为大型海轮进江的优选港、首选港。

大循环体量日趋庞大。2020年,大宗干散货物吞吐量2.5亿吨,占比71.4%;危化品吞吐量2028万吨,木材吞吐量310万立方,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进口集散基地。长江泰州段还承担了江苏沿江16%的煤炭、40%的散粮运输,是重要的煤炭集散中心和全省粮食第一大港。

大江、大港、大口岸。泰州港口建设发展风正一帆悬。

为服务“世界大港”建设,泰州海事局在构建新型监管机制上争作示范。强化海事信用管理,建立跨行业、跨部门信用联合惩戒机制,30艘船舶被列入黑名单、黄名单。大力推进智慧海事建设,全面开展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试点,深度挖掘国产VTS系统功能,上线运行靖江未来港海事指挥平台,5G、无人机、CCTV全港可视化等一批智慧监管手段投入应用,“信用+智慧”相互赋能、双轮驱动的新型监管机制助力监管效能不断提升。

在船籍港管理上,泰州海事局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该局着力打造船籍港管理“江苏样板”泰州先行试验区,上线运行全国首个船籍港管理平台,集成全市60家航运公司和1128艘船舶静态数据和安全运行数据,全面提升船籍港管理效能,在提升综合治理能力上实现新突破。

加力“钻石中轴” 推动航运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长江江苏段是黄金水道中的“钻石航区”,泰州是地位突出的“钻石中轴”。

泰州地处江苏几何中心,长江泰州段位于江苏中段,“钻石中轴”优势明显。这里交通区位优越,地处长江流域A、B级航区结合部,日均最大断面流量超2000艘次;上距南京145公里,下据上海247公里,接沪引宁、承南启北作用突出;拥有已建、在建、规划建设中的过江通道8座,占全省1/5,是长三角北翼重要的交通枢纽。

这里监管要素齐全,拥有码头89座,泊位总数30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74个;渡线4道,锚地4处,临时停泊区4处,通江河口6处,取水口3处,内港池12个;拥有1家引航站,60余家船舶代理公司,是监管要素最齐全的分支局之一。

这里航路航法多样,“环岛、下进上出、下进下出、环进环出”等多种航法并行;福北水道单向通航、泰兴水道上下航路两侧分离;大船顶天立地,小船铺天盖地,形成了极其复杂的水域通航特征。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基于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积极策应中央决策部署,泰州海事局大力攻坚重点领域治理,在重点专项整治任务上争作示范,积极服务构建大循环。

今年以来,该局贯彻实施《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2021年)》,调整优化航路航法,服务进江海轮“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直进直靠、直离直出”,让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上半年,进出泰州港的5万吨级、7万吨级海轮分别达到1238艘次、779艘次,同比增长7.2%和27.9%,真正实现了大进大出、快进快出。

该局还贯彻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理念,集中攻坚五项突出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创新开展长江泰州段“船岸管理模范码头”评选;建立健全“三无船”和非法浮吊长效治理机制,与辖区40家散杂货码头签订“清零”承诺书,与106家航运公司和6291艘到港内河船舶签订配员信用承诺;实现长江泰州段“三无”船舶存量历史性清零,结束长达40年的水上过驳历史;开展“春雷行动”“清点行动”集中核查8次,查处各类突出违法行为2012起,实施行政处罚1258件。

目前,在该局努力下,实现长江泰州段内河船涉海运输、无线电设备使用不合规、内河船舶船名船籍港标识不规范等先后动态“清零”,内河船舶配员不足、超载运输等现象明显改善,为服务大循环提供了强劲支撑。

推动海事政务自助服务站布设至码头一线。泰州海事局供图

助力“祥泰之州” 世界“船谷”打造实现新提升

泰州河网密布、水系丰富,素有“七分地、三分水”之美誉。全市内河航道199条,通航里程2550公里,航道密度全省第一。

发达的水系造就了独具优势的临港产业,构筑起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沿江布局了靖江经济开发区、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泰兴经济开发区、虹桥工业园区、滨江工业园区、泰州港核心港区六大产业园区,逐渐形成了以港口物流、精细化工、船舶修造、食品粮油等为特色的临港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在泰州临港产业中,船舶制造业可谓独树一帜,世界“船谷”的美誉名副其实。泰州沿江拥有船舶修造企业21家,以“双子座”“七小星”为代表的全市197家配套产业企业快速发展,实现了80%以上的船用产品可在泰生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船舶制造全产业体系。全市年均造船完工量约1000万载重吨,占全球1/10、全国1/4、全省1/2。2020年,全省船舶修造企业总产值中泰州占比近四成,稳居第一位;以40万吨矿砂船、万标箱集装箱船、液体化工船、双燃料油船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技术船舶,从这里“走”向世界,助力泰州成为享誉全球的世界“船谷”。

为服务支持世界一流“船谷”建设,泰州海事局创新建立新造船全流程监管服务保障机制,开发运行“船舶建造期间海事全链条监管服务动态系统”,累计监管服务新造船75艘,完成长江江苏水域首艘在建船舶船图一致性复核。该局开展试航船舶全过程监管对策研究,历时近三个月,保障4艘无动力12200TEU超大型在建集装箱船安全进江,先后协调86艘海巡艇和200余名执法人员,创下长江航运史上拖航长度最大、难度最高记录,为地方创汇3.6亿美元,贡献税收近4亿元人民币。

为助力世界一流“船谷”建设,该局积极开展全市造船及配套产业发展调研,编制《关于打造世界一流“船谷”擘画高技术船舶全产业集群发展蓝图的报告》,为产业融合升级建言献策,成为高技术船舶全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南。全力支持集油散化兼装特种船、全国首艘内河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在泰州建造,持续提升泰州高技术船舶市场竞争力。

该局还聚焦产业强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发放全国首批内河船舶“多证合一”证明书,登记的内河船舶实现100%发放;推动海事政务自助服务站科学布设和功能升级,首次延伸至码头一线,辖区站点总数增至8个,服务超1.4万次,居全省第三;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并联办理、预约办理等便民举措,推进海事一网通办,30项政务服务事项、90%以上窗口业务实现全程不见面审批,政务平均办结时限压至法定时限的40%,新型政务服务模式初步构建。

优质服务,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今年上半年,该局服务全市造船完工量41艘492.2万载重吨,分别约占全省、全国、全球的1/2、1/4、1/10,泰州新接订单、手持订单等多项指标继续领跑全国。

致力“安全高地” 水上安全和绿色生态跨上新台阶

泰州拥有97.8公里长江黄金岸线,是江海联运的重要枢纽,每年进出港船舶超过33万艘次,水上安全监管责任重如泰山。

泰州海事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打出一系列创新“组合拳”,全力攻坚水上安全和绿色生态高地,推动本质安全水平实现新提升。

该局攻坚重点领域治理,高标准推进“三年大灶”,推动市安委会转发《关于进一步明确长江泰州段港口码头单位涉水安全与防污染责任的通告》,明确船舶进港前“五核查”、出港前“三核查”等11项具体要求,以高标准监管提升船舶安全水平。

在事故预防预控上,该局动态更新风险隐患“两个清单”,推动七圩-圩塘渡线渡船暂停渡运危险品车辆;组织辖区涉水单位召开春运、汛期等季节性安全例会,成功应对34次极端天气影响,圆满保障春运、“两会”“七一”等重点时段水上交通安全,全年性、阶段性、重点区位“三位一体”的事故预防预控体系日益完善。

近年来,长江泰州段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年均等级事故降至不到2起,等级事故与船舶流量比下降至万分之0.06;年均组织开展水上险情救助近百次、救助遇险人员1000余人,水上人命救助成功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守护好长江母亲河,是泰州海事人的使命职责。

长江泰州段拥有危化品码头17座,危化品作业品种83种,年均运量超过2000万吨,其中LPG运量超250万吨。此外,每天还有近1000艘船舶在辖区停泊作业,产生大量生活污水和垃圾,危管防污压力与日俱增。

面对重重压力,泰州海事局坚持科学监管,不断提高履职能力,着力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效维护了长江水上安全形势稳定和沿江绿色发展。

该局创新建立船舶污染防治“泰州模式”,在泰兴建成长江沿线首个船舶污染物“零排放、全接收”示范港区,沿江所有装卸作业码头100%具备船舶污染物自主接收能力;最早运行危化品货主(码头)高质量选船机制,最早引入第三方开展专业化选船,全国首家试点LPG船舶专用选船检查标准,到港危化品船舶安全标准显著提升;率先开展船载危险货物管理“江苏模式”先行试验区建设,指导申燃航运、德桥仓储在系统内率先试点运行危化品船舶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强化船舶载运危险货物日常监督检查,保障5906艘次危化品船舶、1330万吨危险货物安全进出港。

该局还持续做优“一零两全四免费”机制,推广船舶铅封制度,累计铅封船舶2500余艘,实现体系内和本港始发船舶100%铅封,位居全省首位;首创船舶污染物接收“末位问责制”,对8家末位码头进行通报、约谈等惩戒措施;推广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严格执行船舶污染物“先接收后作业”制度。

在绿色港口建设上,该局联合交通运输部门推动沿江码头建成岸电系统120套,非危泊位岸电设施覆盖率100%,岸电总容量2.24万千伏安。上半年,船舶岸电使用位居全省第二。(何长飞)

(责编:唐璐璐、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