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連雲港海州:文旅賦能“夜經濟” 釋放消費新活力

2021年10月15日16:41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圖為街頭戲曲直播表演。海州區委宣傳部供圖

一條長凳,一把三弦,明快的唱腔,幾名身著戲服的主演在舞台上輪番上演戲曲名段……秋夜微寒,但在連雲港市海州區人流量較為密集的地段之一、“民主路”老街上的表演卻高潮不斷,非遺項目淮海戲贏得滿堂喝彩。

毗鄰的鹽河巷內,水上沉浸式演出、國潮大集等成為市民爭相前往的“網紅”打卡地。華燈初上,在特色美食夜市飽餐后,漫步於青石板鋪就的鹽河風情走廊,坐一坐游船,賞一賞變幻莫測的水幕光影,聽一聽水調清曲,“吃喝游樂玩”一站式旅游+美食游逛新體驗點亮了海州的夜游經濟。

文旅賦能,讓夜經濟持久點亮繁榮。連日來,一幅全新的海州“夜宴圖”正在徐徐展開。畫面中不再隻有霓虹燈下的吃喝和“血拼”,還可以看到年輕人在街頭自發組織的直播表演,演藝劇院裡非遺項目、話劇展演等,海州夜經濟從有到優,有文化的夜生活已然成為一種新風尚。“70%以上消費額和客流量均發生在下午5點后,通過這樣一種新業態,可以看出市民對夜間消費菜單的新要求。”海州商業街區負責人姚柱介紹。夜經濟與文化融合,讓海州正漸漸釋放出“夜”態潛力,數據顯示,在剛過去的國慶假期,海州各商業街區總游客量突破134萬人次,總營業額達1.6億元,其中鹽河巷7天客流量達59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89%。

夜經濟不僅僅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動能,更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方式。為保障各街區夜經濟蓬勃發展,海州依托自身稟賦優勢,因地制宜,一街一策周密制定街區改造方案,完善夜間經濟服務保障,調整夜間經營業態,延伸夜間消費檔次,並通過招商引資方式,致力打造海州區商業街區一公裡夜游商圈,促進新消費。截至目前,該區已先后改造隴海步行街路面、公廁、亮化,新增“揚帆起航”小品、隴海號景觀亭點、水幕秋千等景觀﹔打造鹽河風情走廊,增設吶喊噴泉、水幕電影等“激光水影燈光秀”,開通鹽河水上游覽線路,照亮鹽河夜間經濟發展﹔打造時光隧道、音樂噴泉、霧森許願池、復古電車廣場,提升民主路商業展陳亮點,形成隴海步行街東街休閑購物夜市、中街精品夜市、西街特色美食夜市及小商品童玩夜市,鹽河巷海鮮排檔夜市,民主路老街文化夜市以及民主路老街本地美食夜市等“三街七市”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帶動5200余人實現自主創業就業,實現經濟效益近23億元。

圖為民主路老街“紅色印象”展覽。海州區委宣傳部供圖

如何為夜經濟鑄魂,使其持久繁榮?海州區立足月光經濟、假日經濟、周末經濟,打造港城文化年、元宵燈謎會、啤酒文化節、中秋嫦娥奔月、十一國潮節等品牌活動,同時出台非遺、文創、鄉土人才招募入駐計劃,通過“非遺+活動”“非遺+研學”“非遺+文創”“非遺+直播”等方式,探索街區文商旅融合發展新路徑、新業態,讓“看非遺、聽非遺、樂非遺、品非遺、享非遺”成為街區發展新優勢。

在此基礎上,該區還結合黨史學習教育,以民主路老街為主陣地打造“紅色印象”之旅,串聯開放街區景點與功能場館,同步設置“漫步憶歷史”“民俗系鄉情”“老店讀黨史”等8個點位,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免費展銷活動,通過老街實地深度游,領辦場館微任務等引導黨員群眾通過尋根老街歷史,發掘港城文化底蘊,打造集“學地方史、立中華志、幫群眾富”於一體的“紅色之旅”。

一城燈火,繁華歸來。現如今,海州區夜經濟已發展成“衣食住行游娛購”多種業態融合的新格局。下一步,海州將加快打造“閑情游街區,愜意覽古城”的海州文旅新品牌,繼續豐富延伸業態,在特色產品與配套服務上做精做優,差異化、精准化滿足群眾多元消費需求,讓夜間消費菜單有更多的新選擇。(邵沛源 錢凡雪)

(責編:唐璐璐、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