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民生

鹽城大豐全力打好水環境攻堅戰

2021年11月12日15:35 | 來源:大豐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我區全力打好水環境攻堅戰

  本報訊“小橋流水柳依依,何處不相宜。”古詩詞裡閑適清雅的水鄉美景,如今正越來越多地融入大豐人的生活,清澈的二卯酉河碧波蕩漾,宛若一條玉帶,靜靜地穿城而過,河道風光帶樹木郁郁蔥蔥,沿著河道散步賞景已經成為很多居民的日常習慣。這樣的美景得之不易。近年來,我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把全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作為政府為民辦實事的“1號工程”,以“水”為筆,繪就生態文明底色,還“綠”於民,造福於民。

  巧用“建”字訣,設施建設控污源。通過把脈污水河,摸排 “黑臭病根”,明確了畜禽養殖排污、生活污水、工業污水等黑臭河 “元凶”。對症下藥,籌備建設鄉鎮畜禽糞污處置點,明確養殖戶的糞污處置要求,汛期糞污嚴禁入河和還田,確保養殖業健康發展。優先鋪設城區和集鎮等人口密集區的重要斷面沿線管網,加強老舊小區雨污分流管道改造,提高城區生活污水接管率,建設自然村配套設施,鄉鎮行政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持續加快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工程建設,督促現有工業污水處理廠和印染企業加快提標改造。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區已建設生態河道44條,完成城區4個老舊小區雨污分流,69個行政村的微動力治理設備和232.4公裡管網已建成,220個自然村中有45個自然村已開工建設,已建管網31.5公裡,草廟、南陽、大橋、萬盈、新豐等5個鎮級生活污水處理廠基本完成提標改造。

  牢記“巡”字訣,定期巡河掃盲區。“我們會一路走、一路看,重點檢查河道保潔情況、河道漂浮物清理情況、河道水質情況、河坡翻耕種植清理狀況以及是否存在秸稈亂拋、下河情況。現在適逢農忙季節,可能會存在部分農戶亂拋秸稈污染水環境的問題。一旦發現這種情況,我們會及時督促村裡及時對秸稈進行清理。”劉庄鎮東方村4組農庄河河長徐東陽告訴記者,這樣的工作他每月定期進行兩次左右。據悉,目前全區共有811名河長,常態化開展巡河治河工作,累計巡河近10萬次,做好巡河記錄,發現並交辦處理各類問題共計1095件﹔成立管護隊伍269支、人員2460名,開展河道漂浮物打撈“突擊月”行動,投入打撈船隻182條,有效保障了全區水環境質量,農村河道長效管護連續七年位列全省第一等次。

  善施“管”字訣,統籌管理保成效。今年,我區出台了《關於成立大豐區水環境綜合整治提升領導小組的通知》《關於開展全區水環境“三行動三整治”的實施意見》《大豐區2021年入海河流支河整治工程實施方案》等文件,牢固樹立水環境整治提升“一盤棋”思想,系統化、一體化管理推進 “長治久清”。針對涉河“兩違三亂”現象,將整治管理任務進一步分解,明確屬地責任、監管責任、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回頭看”管理要求,堅決做到問題不查清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責任不落實不放過、群眾不滿意不放過。持續加強水質應急管控,加大水質監測頻次,對重點斷面實施預警監測,做好斷面應急治理,確保水污染治理零容忍、無死角。在政策引領統籌下,各鎮(街道、區)“各顯神通”:豐華街道在轄區內新村河、五一河和紅星河等河道安裝水質改善增氧機10台和功能納米氣泡設備2套,布設生態浮島近1000平方米﹔南陽鎮通過懸挂標語、網格員入戶發放宣傳資料、播放短視頻等方式,造濃愛水、護水的氛圍……全區上下共同協力,打造出一片人水和諧、生態宜居的美麗“豐”景。

(責編:蕭瀟、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