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將滿兩年 南京溧水探索富民強村新路徑

2021年11月24日14:47 | 來源: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改革創新,溧水探索富民強村新路徑

11月21日,溧水區東屏街道和平村農民綜合社水稻收割結束后,農事負責人謝慶香又趕緊忙著安排小麥種植。謝慶香算了一筆賬,今年工資加上土地流轉費,一年收入有10萬多元,比種地多了很多。他說,這得益於村裡明確了發展新思路。

2019年12月19日,溧水區被列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寧錫常接合片區”。近兩年來,該區在盤活閑置農房、提升農業經營主體質量、壯大村集體經濟等方面聚力改革創新,推動當地農民在家門口實現創業就業、收入穩步提高,村集體經濟也實現快速增長。數據顯示,溧水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三年增幅均位列全市第一。

閑置農房變“網紅”民宿

“上周工作日有勞模來療養,雙休日有散客入住,每天都有客人,生意好得很!”說起自家民宿,溧水山凹村長興民宿老板娘陳明秀滿臉喜悅。

深秋時節是民宿淡季,山凹村民宿生意卻一直紅火。在陳明秀看來,這源於今年以來區裡採取的一系列創新舉措。今年初,為破解鄉村旅游的潮汐現象,溧水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在山凹村試點建設新型民宿村,啟動民宿療養行動。洪藍街道旅游辦負責人卞維亮介紹,政府引入第三方,對農民自辦民宿進行升級改造,為幫助農戶解決資金壓力,溧水區又出台相關扶持政策,創新推出民宿貸。

陳明秀家投入約百萬元進行民宿提檔升級,其中60%來自政府補貼和民宿貸。今年5月,她家7間中式客房正式投用,周一至周四交由村旅游服務公司統一運營,每間客房除去服務費,一天可淨得約300元。

獨特的景觀和裝修風格,讓陳明秀家的客房一上線就成了“網紅”民宿。“原來空置的客房,現在平均每天都有兩三百元收入。”陳明秀高興地說。閑置房屋變民宿,淡季變旺季,直接帶動農民增收。截至目前,山凹村已完成7家民宿改造,預計直接帶來經濟效益280萬元。

除農民自營,溧水區還通過國資平台統一收儲、盤活,吸引外來資本租賃等方式,盤活閑置農房,為農民增加了房屋租金。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該區已盤活3157戶農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為農民帶來可觀的財產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

農業經營主體從“增量”轉向“提質”

前天,寒潮來臨,徐衍青在自家農場忙著為蔬菜大棚“蓋被子”。“蓋三層薄膜,才能讓小番茄提前上市。”徐衍青說,薄膜由合作社統一採購,所種的小番茄是新品種,也由合作社統一提供,上市可以賣到10元/斤。

徐衍青所說的溧水真喜果蔬合作社是市菜籃子保供單位,擁有60多戶緊密型社員。合作社統一採購、統一銷售、統一引進新品種和新技術,每畝收益從單打獨斗時的五六千元增加到現在的1萬多元。

近年來,溧水區動員鼓勵村兩委、種養大戶、返鄉農民工、致富能人等建辦合作社,充分發揮合作社在基地設施建設、新技術應用、群眾增收致富等方面的帶動作用,帶領群眾抱團發展富民產業。2019年年底,溧水區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區推進試點單位,今年年底將完成試點。

今年2月,溧水區出台一攬子政策,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及相關獎勵辦法。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在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為農民合作社等經營主體提供支持,當年新入選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可分別獲得10萬元到50萬元不等的獎勵﹔新建產地冷鏈物流等設施的主體最高可獲得60萬元補助……一系列舉措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由“增量”轉向“提質”。成立於2014年的溧水真喜果蔬合作社建立了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帶動380戶周邊農戶年均增收8500元以上,今年成功入選“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其理事長趙青毅被評為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名人。集藍莓黑莓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南京市蘇輝果蔬專業合作社發展成為省級農業龍頭企業。

據悉,目前溧水圍繞五莓(梅)、水產養殖、果蔬種植等特色產業,發展各類農民合作社累計1081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1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參合率超過80%。此外,全區區級及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共有100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數量全市第一。

村集體經濟持續壯大

接續推進從全面小康邁向共同富裕,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一個無法回避的重要命題。

溧水區在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中,探索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現路徑,制定了大力支持發展村集體經濟實施意見,將村集體經濟發展納入對鎮街千分制考核和村干部考核,建立村集體經濟發展與村干部報酬挂鉤機制等,對村社領辦的村合作經濟組織設立50萬—100萬元的區級獎補,激勵村干部各展其能、各盡其才。

2020年,溧水區東屏街道和平村流轉全村及周邊村6000畝地,通過合作社進行統一生產、加工和銷售,變原來農戶分散種植為集中種植。村黨總支書記經紹武介紹,去年合作社不僅為村集體增收200萬元,還為村民提供就業機會,年工資性支出達150萬元,而他和其他村干部也獲得約6萬元的村集體經濟發展獎勵。

永陽街道東山村成立綜合社,承接永陽街道范圍內的農路綠化帶養護和小區綠化管護,帶動380名村民就業,年固定營收穩定在300萬元以上。去年,該村成為溧水村集體增收效果最明顯的村。

近年來,溧水各村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依托集體土地、物業資產、區位條件等資源稟賦,發展了入股企業型、生產服務型、綜合社經營型、資產租賃型等集體經濟發展路徑,助力村集體經濟“換擋提速”。2020年溧水村均收入達232.24萬元,同比增幅7.56%。

南報融媒體記者 胡英華 通訊員 李立 楊孟程

(責編:蕭瀟、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