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高鳳英:與劉胡蘭齊名的水鄉女民兵英雄

2021年12月02日15:48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1947年3月8日,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在第一版紀念“三八”婦女節的社論中寫道:“我們要學習蘇中高鳳英和晉綏劉胡蘭的光輝范例,領導廣大婦女和敵人作誓死不屈的斗爭。”同時,在第三版“三八特刊”登載的《解放區婦女在愛國自衛戰線上》一文中,以“新時代的花木蘭”為題介紹了高鳳英的英雄事跡。延安廣播電台、《新華日報》《大眾日報》《蘇中報》《江海導報》《紫石大眾》等解放區報刊也先后宣傳了高鳳英的英雄事跡。1947年秋,新華社記者孫振冒著生命危險到高鳳英生活戰斗過的地方採訪,寫成了感人肺腑的長篇通訊《女英雄高鳳英的故事》,后被收入華中新華書店出版的《不屈的斗爭》一書。解放后,《江蘇省民兵斗爭故事集》等專著刊載了高鳳英的英雄事跡,並出版了專門介紹其故事的連環畫《高鳳英》。至今,海安、姜堰一帶還傳頌著歌頌她英雄事跡的七字唱:“革命英雄高鳳英,英勇殺敵為人民。舍身報國求解放,百姓聞之淚雨傾。”

高鳳英(1925—1947年),女,原紫石縣人,1944年參加革命,不久任雙堡鄉婦女主任。194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6年9月華中野戰軍北撤,紫石縣(現海安市)姜北區斗爭形勢惡化,區委號召拿起槍杆子開展斗爭,高鳳英率先響應。同年秋冬形勢更加緊張了,在極其艱苦的反“清剿”斗爭中,區委要求她北撤,她堅決不同意,要求參加游擊隊,留在原地堅持斗爭。高鳳英成了區游擊隊唯一的女隊員。每逢有偵察任務,她總是搶著去。她化裝成討飯老太婆,多次進入據點抓“舌頭”、偵察敵情、打死敵軍官,把傳單貼到地主“還鄉團”分子的大門上,把地雷埋到作惡多端的“還鄉團”分子門檻下,嚇得敵人心驚膽戰。

高鳳英打起仗來非常勇敢。戰斗中,她總是沖鋒在前。1946年8月的一天,姜北區委和區游擊隊宿營於張尤庄,姜堰據點的三四十個敵自衛隊員竄到尤家庄搶糧。區領導一聲令下,游擊隊向河南的敵人發起進攻。高鳳英沖在最前面,第一個沖到河邊,躍上河坎,就勢一滾下了河,冒著敵人的彈雨,一邊踩水過河,一邊向敵人射擊,很快就到了河對岸,一槍擊斃了一個敵人,敵人看到游擊隊來得這麼快,嚇得丟下搶的糧食就逃了回去。

在危險的時候,高鳳英總是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在困難的時候,更是把方便留給戰友。一次,高鳳英同班長等五六個人在胡家舍與幾十個敵人遭遇,敵人的3挺機槍一齊向他們掃射。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高鳳英果斷地對班長說:“你們先走,我掩護。”她憑借有利地形,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把敵人的注意力引向自己,掩護其他同志轉移后,她才邊打邊退,退到河邊,一個“猛子”潛到河北岸甩開了敵人。

1947年1月13日,獲悉姜堰敵自衛隊第二天要下鄉“掃蕩”,紫石縣團和姜北、白米、沙崗、台南區隊決定主動出擊,伏擊敵人。14日天剛亮,千余敵人從姜堰下來,東路伏擊部隊,乘敵不備突然出擊,殲敵一個尖兵排。敵大部隊迅速趕了上來,縣團領導當即決定撤出戰斗。上午10時許,部隊撤到四面環水的高家垛,遭到數倍於己的敵人的包圍,為掩護大部隊轉移,高鳳英帶領突擊隊連續打退敵人的三次進攻,戰斗到黃昏,大部隊趁天黑沖出了敵人的包圍圈。戰斗中,高鳳英腿部負傷,被安置在一位老大娘家裡。敵人進庄后反復搜索,兩次闖進老大娘家盤查,大娘都以“這是我女兒,被流彈打傷的”搪塞過去了。天快黑時,敵人再次搜查,叛徒認出了高鳳英。高鳳英不幸落入敵手,敵人把她綁到一個祠堂裡,反綁著雙手吊在屋梁上,殘酷地折磨了一夜。高鳳英幾次被打得昏死過去,也沒有吐露一點機密。15日清晨,敵人又將高鳳英綁到一棵榆樹上,用點著的香煙將她的臉上燙滿了黑紅色的水泡,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敵人的種種酷刑沒有得到一句口供,得到的隻有高鳳英仇恨的目光。中午,高鳳英被敵人押到高家垛南邊的空地上,此時,高鳳英滴水未進,但她仍以頑強的毅力,用一條腿艱難地支撐著傷痕累累的身軀,面對敵人的屠刀,昂首挺胸,毫無懼色。敵人扣動扳機連開兩槍,高鳳英竟然未倒,敵人又慌忙向她猛刺3刀,就這樣,年僅22歲的高鳳英,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高垛群眾每年臘月二十三日都開會紀念高鳳英。1963年,將她受難的祠堂附近的一條南北向的河命名鳳英河。1975年4月,海安縣人民政府在沙崗鄉張東村2組(現南莫鎮青墩村20組)建成高鳳英烈士墓。1995年4月,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由群眾評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活動,高鳳英入選“5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江蘇英雄模范人物”。2010年3月,海安縣人民政府將高鳳英烈士墓改建成高鳳英烈士陵園。2020年9月,高鳳英革命烈士紀念館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李國良)

來源:海安日報

 

(責編:蕭瀟、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