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生態

江蘇東海:石梁河水庫靚了 老百姓笑了

黃啟源
2021年12月31日09:56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風景宜人的石梁河水庫環湖生產道路。 李镕甫攝

深冬時節,驅車沿著連雲港東海縣石梁河水庫一路前行,55公裡的環湖生產道路兩側,30多萬株生態涵養林引人注目,鮮艷的紅葉石楠、明翠的金森女貞、蒼綠的大葉黃楊……興盡之時,停車駐立,極目遠眺,唯見碧水如鏡、白鷺翩飛,美不勝收。

石梁河水庫是江蘇省最大的人工水庫,也是支撐連雲港市及東海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水源。然而,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由於無序採砂、圈圩養殖等原因,水庫變得瘡痍滿目。

2019年,江蘇打響“碧水保衛戰、河湖保護戰”,東海縣隨即將石梁河水庫綜合整治項目列為重大民生工程。短短兩年時間,石梁河水庫實現了從被點名到被點贊、從被督查到被表揚的華麗轉身。

眼下,石梁河水庫周邊2萬多名東海群眾搭上了“生態富民車”。“我們矢志把石梁河水庫資源保護好、開發好、利用好,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東海縣委書記宋波說。

石梁河庫區移民村南辰新型社區。張開虎攝

“洗腳”上岸 樂享安居新生活 

石梁河鎮南辰新型農村社區(以下簡稱“南辰社區”)是石梁河水庫的移民村,由東南辰、鄭庄和東堯3個水庫移民村搬遷而形成。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3個村子的數百名村民依托水庫過上了“靠水吃水”的日子。

然而,隨著石梁河水庫網箱養殖的增加,大量餌料投放,加之生活垃圾的污染,原本清澈的湖水日益渾濁起來,嚴重影響了水庫水環境和防洪安全。石梁河水庫綜合治理攻堅戰打響伊始,東海縣水務部門聯合石梁河鎮向漁民廣泛宣傳,讓漁民知曉“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是有利於子孫后輩的大好事”這一硬道理。很快,所有漁民全部上岸,並在新建的南辰社區實現統一安置。

走進南辰社區,平坦干淨的柏油路兩旁,家家帶院的小別墅整齊林立。各家門前綠化帶裡的綠植翠綠欲滴,讓人仿佛置身蘇南水鄉小鎮。“由於緊靠石梁河水庫,過去每逢雨季,家裡濕漉漉的,地勢低窪的地方還經常受淹。如今,新房環境比以前好太多了,有健身休閑場所,還能就近購物看病,甭提多方便了。”談及現在的居住環境,村民王正清直言,“這變化真是翻天覆地。”

移民搬遷安置,只是邁出了“萬裡長征第一步”。對移民群眾而言,搬入新家園是一個新起點,更為重要的是如何才能過上好日子?

利用緊鄰石梁河水庫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南辰社區首先想到的是大力發展養魚產業。社區組建了辰發黑魚合作社,從育苗到銷售提供一條龍服務,並以南辰“辰發”為品牌,將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南辰東村的居民英楠楠和丈夫原本在石梁河水庫從事捕魚和養魚工作,每天起早貪黑,一年收入有12萬元。“上岸”之后的她,面對一家六口人的生計問題,一度陷入迷茫。“畢竟打了那麼多年的魚,其他的活也不會。”就在此時,鎮村干部了解她的情況后,建議她繼續發揮特長,在池塘養殖黑魚。於是,她大膽承包了300畝池塘,養起了黑魚。現在,英楠楠一家年收入四五十萬元,市場行情好的時候,一年收入可達七八十萬元。

與英楠楠不同的是,村民王加陽在社區附近的機械廠工作,每月收入四千多元,工廠不太忙的時候,還能干干農活。像他這樣在家門口就業的產業工人,整個南辰社區大概有200多人。

在南辰社區東側的工業集中區,家紡、礦山機械、無紡布等各類工廠鱗次櫛比。依托產業發展,這裡的大部分村民過上了白天上班、晚上休閑的“城市生活”。為進一步解決勞動力創業、就業技術難題,南辰社區在東海縣移民辦的支持下,每年開展5次以上勞動就業培訓,積極拓寬就業渠道。

文旅融合 生態富民

“扶”出了村庄新面貌,“扶”出了群眾新生活。南辰社區的變化,只是東海縣落實石梁河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大力開展精准扶持的一個縮影。圍繞“如何扶”的問題,東海縣根據各村實際,瞄准“精准”二字做好產業扶持文章,初步探索出一條增強內生發展活力之路。 

當前,石梁河水庫開發工程正逐步走向深入。東海縣致力於將這一湖好水變為一幅美景、一張新的旅游名片。

從石梁河水庫漁人碼頭出發,乘坐快艇5分鐘,即到達水上觀光垂釣平台。登上平台,隻見黃、藍、紅三色板塊有序拼接,5個大直徑圓形網箱和1個正六邊形平台通過浮橋連接起來。一陣風吹過,平台輕輕晃動,置身水庫中央,看遠處水天一色,風景別樣美麗。 

如今,水上休閑旅游觀光垂釣平台已成為石梁河水庫漁業碼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滿足觀光、垂釣、養殖等多種需求。東海縣在圓形網箱中設置水下生物識別、水質自動監測等設備,構建物聯網管理系統,實現高效生產、安全防護、智能管控、高效養殖。 

圍繞水庫文旅融合工作,東海縣加快行動的步伐。隨著水上觀光垂釣平台的開放,當地深度挖掘地域民俗文化,半程馬拉鬆、捕撈節、垂釣大賽等節慶賽事活動陸續啟動,農旅、文旅產業鏈得到進一步豐富。

在石梁河鎮勝泉村,一排排葡萄種植大棚格外醒目。勝泉村是東海縣的整體水庫移民村,全村葡萄產業面積約3000畝。每年夏秋季,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採摘。葡萄產業的發展,成為該村移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希望。  

以項目串聯庫區濕地、生態景觀帶和水利風景區,因地制宜發展苗圃種植、農業採摘、特色小鎮、旅游觀光等美麗產業,石梁河庫區日益成為東海乃至周邊縣區市民節假日休閑康養的打卡地。

以水為脈、以文鑄魂。東海縣立足當前游客的需求和特點,近期建設環湖路景觀帶,融入湖鮮美食、休閑觀光、民俗民宿等旅游業態,遠期向北連接抗日山文旅產業園、夾谷山景區。“東海縣通過挖掘和傳承民俗文化,不斷完善全域旅游配套,全方位多角度呈現大美石梁河,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感受庫區親水旅游的獨特魅力。”宋波表示。 

(責編:顧姝姝、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