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江蘇泰興:聚力打造產城融合、“三生”協同標杆城市

蓬勃發展中的泰興。 沈凱攝
新年伊始,江蘇各縣市區“兩會”相繼召開,敲定經濟社會發展路線圖。作為GDP持續領跑泰州的活力之城——泰興,同樣吹響了發展集結號,提出打造“六個標杆”城市的新目標。
比學趕超之路,泰興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充滿信心和底氣,踏步進入發展的又一個“黃金期”。人民網注意到,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泰興聚力“全域創新、全面轉型”、朝著“全力打造產城融合、‘三生’協同的標杆城市”目標追求邁進的起步之年,如何開好局著實關鍵。
開創發展“黃金期”
1月10日,泰興市召開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代市長劉文榮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回顧過去五年,泰興有效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接續奮斗、奮勇拼搏,開創了泰興發展史上又一個“黃金期”,在“強富美高”新泰興建設的道路上,正昂首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為何說泰興過去五年開創了史上又一個發展“黃金期”?答案就在2022年泰興市政府工作報告中。
自2018年,泰興地區生產總值(GDP)首次邁上千億台階之后,連續三年,泰興GDP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均實現“三級跳”,持續領跑泰州。“五年來,我們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實現了綜合實力的歷史性突破,地區生產總值邁上千億台階、年均增長7.4%。”劉文榮說。
GDP增長背后,離不開項目建設的支撐和創新轉型的推動。
五年來,泰興相繼落戶了延長中燃、藥明康德、金鷹健康產業基地等百億級重特大項目,累計獲得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2項﹔獲評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縣,入選省首批創新型示范市……一系列的成績單背后,使得泰興在項目建設綜合考核穩居泰州第一位次,在全國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排名中,也從第34位躍升至第21位。
五年來,泰興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22萬元,較2016年增長51.8%﹔新(改擴)建學校52所,義務教育集團(聯盟)辦學實現全覆蓋﹔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涉農村居全部達到“整潔村”標准﹔提檔升級農村公路1122公裡,創成“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民生福祉亦持續改善,讓泰興擁有了開創發展史上又一個“黃金期”的底氣。
打造標杆城市
迎來發展的”黃金期“,也要有與之匹配的新思路。
年初,泰興市委書記張坤提出,泰興將聚力“全域創新、全面轉型”兩大主題,打造“產城融合、‘三生’協同標杆城市”的目標追求。
具體來看,今后五年,泰興將要奮力打造產業轉型標杆,推動經濟發展更高質量,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工業開票銷售等主要經濟指標保持有力增長態勢,綜合實力持續爭先全省第一方陣﹔奮力打造城鄉融合標杆,推動城市能級更快提升,更好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品質生活共享化﹔奮力打造綠色發展標杆,推動生態環境更加優良,創成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奮力打造民生幸福標杆,推動民生事業更優發展,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奮力打造社會文明標杆,推動城市氣質更好彰顯,創成全國文明城市﹔奮力打造市域治理標杆,推動治理體系更趨完善。
剛剛過去的2021年,全市上下“爭先、領先、率先、優先”的意識更加強烈,干事創業的氛圍更加濃厚,經濟發展在攻堅克難中穩健運行、動能轉換在提質提效中加快推進、城市品質在建管並重中不斷提升、民生福祉在共建共享中持續改善、黨的建設在從嚴從實中全面加強。
數據顯示,2021年,泰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00億元,增長10.5%﹔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3.12億元,增長9%,稅佔比80.7%,總量居全省縣(市)第七、蘇中第一。全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03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13個﹔新竣工億元以上項目84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7個。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排名上升至第21位。創新活力不斷激發,設立雙創引導基金,啟動“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設,出台人才新政“雙十條”,全年引進高層次人才665人。
如何打造產城融合、“三生”協同的標杆城市?泰興提出,將堅持項目為王、創新為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市。同時,以項目大突破、突破大項目增強產業轉型的爆發力,以科創賦能、人才支撐增強產業轉型的驅動力,以兩業融合、兩化融合增強產業轉型的競爭力,以集成改革、雙向開放增強產業轉型的牽引力,著力構建具有一定行業話語權、風險把控力、核心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把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打造成為全省知名的“地標產業”。此外,緊緊圍繞民生需求,拓展共同富裕實踐路徑,聚焦群眾關切持續發力,筑牢民生保障堅實基礎,讓發展指標有更多的“幸福指數”、發展成果有更多的“民生含量”。
藍圖已繪就,奮斗正當時。
“全市上下要始終保持干事創業的奮斗激情、開拓創新的銳氣朝氣、如如不動的發展定力、勇爭第一的工作追求,推動泰興在新一輪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領跑在前,奮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泰興市委書記張坤如是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