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教育

東南大學學生在鹽城大豐進行社會實踐 感受“大豐瓷刻”匠心之美

2022年02月26日10:13 | 來源:鹽城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大豐“瓷刻”,讓東大學子感受匠心之美

  2月13日,為期一個月的東南大學“瓷去經年”實踐團隊圓滿結束社會實踐活動,學子們滿載而歸。由東南大學郭景行、楊奕、黃凱、羅茂文、張劭芃5名大學生組成的“瓷去經年”實踐團隊寒假來到鹽城市大豐區,用心去體會工匠們瓷刻所融匯的藝術之美。

  2月13日,為期一個月的東南大學“瓷去經年”實踐團隊圓滿結束社會實踐活動,學子們滿載而歸。由東南大學郭景行、楊奕、黃凱、羅茂文、張劭芃5名大學生組成的“瓷去經年”實踐團隊寒假期間來到鹽城市大豐區,實地考察並了解“大豐瓷刻”等非遺文化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用心去體會工匠們瓷刻所融匯的藝術之美,深入挖掘大豐瓷刻的文化現象和社會影響。

  1月12日,“瓷去經年”實踐團在團長郭景行的帶領下,來到位於恆北村的瓷刻展示廳,大豐非遺中心副主任葉長生見証了瓷刻申遺的全過程,他為大家詳細介紹每一件精致的瓷刻作品,以及這些作品所用的技法、制作背景等。據介紹,大豐瓷刻起源於18世紀,由鹽墾文明和集鎮文化滋生,經過幾代人的傳承,大豐瓷刻打響了品牌。

  東大學子們向非遺傳承人請教並學習瓷刻的基本操作,了解瓷刻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計劃。在瓷刻中心的師傅指導下,大家首次體驗瓷刻制作的流程。大家描摹的是最簡單的花瓣圖案,用了近三個小時才完成,而那些色彩瑰麗、圖案層疊的瓷刻作品需要付出的時間與精力可想而知。大家深刻地體會到,這精致奪目的瓷刻作品背后,究竟凝聚了多少匠人的心血。

  作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豐瓷刻”代表性傳承人、鹽城市工藝美術大師、首屆“鹽城工匠”獲得者陳銀付瓷刻作品技法多樣、風格獨特,作品多次在國家級、省級展覽中獲獎。1月14日,在瓷刻展示中心,陳銀付與實踐團成員作了互動,他介紹了國家級非遺瓷刻的文化美學和傳承發展,讓大家了解其深厚的家學淵源,以及對於瓷刻發自肺腑的熱愛與堅持。

  “瓷去經年”實踐團也定制了一件東大校門圖案的瓷刻小盤,古風古韻的門樓被黑白釉面詮釋得淋漓盡致,一眼看去便能感受到東大校園所獨有的歷史底蘊感。

  郭景行道出了大家的心聲:工匠精神,代表的是永不妥協、追求極致的刻苦與堅持。以陳銀付先生為代表的新時代大豐瓷刻傳承人,勇於創新,不斷豐富作品的形式與內涵,代表了瓷刻產業新的發展方向。作為大學生,應當學習傳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為瓷刻技藝的傳播盡一份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接觸並且愛上大豐瓷刻這一非遺珍寶!

(責編:張妍、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