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南京:承擔關鍵技術攻關企業最高可獎1000萬

2022年03月01日15:57 | 來源: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承擔關鍵技術攻關企業最高可獎1000萬

工人正在新建成的優倍電氣4.0數字工廠內生產工業安全儀表。 通訊員 王強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馮芃 攝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徐寧

無需企業申報,對首次升規企業給予3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給予最高200萬元支持﹔開展行業關鍵環節核心技術攻關或牽頭承擔國家關鍵技術攻關任務的企業,最高獎1000萬元!

條條干貨,誠意滿滿。

記者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依據《關於深入推進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寧委發〔2022〕1 號),我市制定並發布了配套文件《推進企業創新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

《實施細則》緊扣市第十五次黨代會“五個做示范”要求,為深入推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在對工信產業政策評估落實成效的基礎上,進行了一次集成、優化和升級。《實施細則》分七個部分,從企業主體培育、產業技術創新、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強鏈補鏈支撐、創新產品推廣等方面提出20條“政策禮包套餐”。

首次“升規”獎30萬元,給經濟運行“加速器”加點“油”

2月24日上午,由市政府和華能集團共同打造的中國能谷(啟動區)項目在麒麟科創園正式動工。該項目總投資300億元,未來將崛起成為長三角一體協同的千億級規模能源創新產業集群。目前,中國能谷已落地7個項目,擬達成合作意向項目200余家。

隨著中國能谷、中汽創智等一批百億級重大項目成功落戶,2021年江寧區淨增規上工業企業150家,規上工業企業總數達到1100家、實現產值3750億元。

規上工業企業是經濟運行的“穩壓器”“加速器”。2020年6月,我市啟動“規上工業企業追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力爭累計淨增規上工業企業2000家以上的目標。

記者從市相關部門獲悉,在2020年淨增規上工業企業524家、淨增數超前10年淨增數總和的基礎上,我市2021年再次淨增規上工業企業500家以上。

“這充分說明我市支持培育‘小升規’的舉措取得顯著成效。”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實施細則》體現政策“持續性”,對持續推進的重點工作,接續用力、持續保障。

在企業主體培育方面,繼續助力工業企業“升規”,對首次升規企業給予30萬元“升規”獎勵,次年未“退規”的,再給予20萬元“穩規”激勵。

據悉,此項政策無需企業申報,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將根據市統計局提供符合條件的“升規”企業和“穩規”企業名單,會同各區(開發區)審查合格后,由企業納稅所屬區負責兌現市、區兩級獎補資金。

《實施細則》既保持原有支持政策的穩定和持續,又體現“戰略性”,對國家、省、市部署的重點工作,重點加強政策保障。

去年11月,我市發布《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南京將構建起‘十百千萬’梯次發展的專精特新企業群體”的目標,並配套出台《加快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若干措施》。

據統計,2021年,我市新增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產品)6家,累計達到17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9家,累計達到44家﹔截至目前,全市有效期內獲得省級以上“小巨人”認定企業累計達到285家。

《實施細則》再次明確,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按照《加快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若干措施實施細則》,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全方位進行支持。

攻關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最高給予1000 萬元支持

去年年底,國家發改委公示2021年(第28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擬認定名單,我市億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億嘉和自成立以來深耕特種機器人領域,在引領行業技術發展、技術創新等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目前已積累逾百項自主知識產權及核心技術。

2021年,該公司創新發布智能操作機器人羚羊D200,引領特種機器人由巡檢時代向操作時代邁進。“羚羊D200是復雜緊急環境下的‘操盤手’。”億嘉和董事會秘書張晉博介紹,這款機器人本身具備智能操作和自主巡檢功能,有優越的環境適應性、創新的模塊化設計等優勢,可以執行標准化操作、應急操作及巡檢任務,廣泛適用於軌道交通、電網、石油化工等各類行業操作場景。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市聚焦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企業研發平台提檔升級。

目前,全市累計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數達到19家,位居全省前列。全市每千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數全省第一。全市擁有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11家,名列全省第一。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種子,技術是企業的生命線。《實施細則》明確,對新認定的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給予最高 200 萬元支持,持續加大對企業主體培育的支持力度。

同時,推動重大創新平台建設,對獲國家、省級主管部門認定或批復建設的國家和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地方共建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信創產業重大平台,按照國家和省撥付到賬資金,分別給予其1︰1配套支持。對國家地方共建制造業創新中心,按照國家或省實際撥付情況給予配套或者給予一定額度資金支持。

今年1月,我市發布《南京市創新驅動、產業轉型示范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提出突破性推進創新型產業發展,聚焦萬億級產業和千億級產業集群培育。

“我市將打造‘2+2+2+X’創新型產業發展體系,繼續支持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開展行業關鍵環節核心技術攻關或牽頭承擔國家關鍵技術攻關任務的企業,按照企業研發總投入的 15%、最高給予1000 萬元的支持。

既有針對性又有前瞻性,布局產業“新賽道”

北京冬奧會數字科技奪人眼球,頻上熱搜。特別是開幕式上,AI算法、裸眼3D、AR增強現實、影像動圖等數字科技為觀眾打開了神奇的“冬奧元宇宙”。

“虛擬現實唯美畫面的背后,不僅‘秀’出了國內數字科技企業的硬實力,也預示著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升級到高級賽道。”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0年,我市出台《南京市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成立南京市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提出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為主線,努力打造世界級數字經濟名城。

政策驅動,成效顯著。

2021年,全市軟件業務收入6800億元,同比增長14.1%,位列全省第一、全國前列﹔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135億元,增速達到35%﹔電子信息產業完成產值2956億元,同比增長18%,呈現較快增長態勢。

然而,我市數字經濟仍面臨數字創新要素培育仍需加速、企業數字化融合發展不平衡、數據要素效能發揮不足等問題。

記者發現,《實施細則》為產業發展提供急需管用的針對性政策,體現了“針對性”的特點。

《實施細則》明確,推進數字經濟平台載體建設,爭創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爭取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等項目落地,推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南京災備節點)建設運營。

同時,鼓勵信創產業公共服務平台和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提供公共技術服務,按照年度服務績效,給予一次性獎勵﹔鼓勵大中型企業成立面向行業服務的軟件企業,對上一年度軟件業務收入首次超過1億元的剝離軟件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記者梳理發現,《實施細則》還體現“前瞻性”,持續加大未來技術投入,布局未來產業。

據悉,為打造“2+2+2+X”創新型產業體系,我市正積極布局未來網絡與通信、基因技術、類腦智能、氫能與儲能、第三代半導體、前沿新材料、區塊鏈、量子信息等一批產業“新賽道”。

《實施細則》提出,研究制訂全市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指導意見並推進實施,圍繞未來產業技術突破、創新平台打造、重點企業培育、應用場景建設、產業先導區創建等方面制定出台支持政策。

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發布的《實施細則》,務實管用、誠意十足,為加速推進我市推進企業創新、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在“科技創新、產業轉型”爭做示范上提供了政策保障。

(責編:蕭瀟、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