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徐州主城區將新建10座口袋公園

早春暖陽下,漫步在大街小巷,不經意間就能在街頭轉角處遇到一方園林,讓人們在蒼翠之中享受到片刻寧靜愜意——這就是口袋公園。建造各式小巧精致的“口袋公園”逐漸成為城市綠化的新潮流。記者日前從市園林建設管理中心獲悉,2022年徐州主城區將新建10座口袋公園。
城區公園綠地 十分鐘服務圈日臻完善
口袋公園也稱袖珍公園,指規模很小的城市開放空間,常呈斑塊狀散落或隱藏在城市結構中,具有選址靈活、面積小、離散性分布的特點,這對於高樓雲集的城市而言猶如“沙漠中的綠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城市環境,同時部分解決高密度城市中心區人們對公園的需求。
位於郭庄路與備戰路交叉口的東方錦城公園就是一個典型的口袋公園,這座公園小而精致,長廊、雕塑、景觀小品散布其間,春日暖陽下,不少市民坐在長廊中聊天。“這裡之前是一片廢棄的荒地,去年建成了這個小公園后,我就經常在早上過來散心、鍛煉身體,這裡距離我家很近,平時過來很方便。”家住康馨園的周阿姨說,自建成以來,這裡就成為她休閑散步的好去處。
與東方錦城公園相隔不遠的另一個口袋公園利用黃山公園西側空地建成,為周圍群眾提供了休閑娛樂場所。早春時節,陽光溫和,不少老人和孩子在這裡健身、休閑,“我家住在黃山壟小區,離這裡很近,每天早上我都會來鍛煉身體,這裡之前就是一座光禿禿的山,修建成公園以后既好看又實用,我特別喜歡。”今年66歲的王女士高興地說。
據雲龍區城管局園林綠化科科長王浩介紹,2021年,該局因地制宜建成黃山公園、東方錦城口袋公園等公園、游園6座,新增綠地面積101.42公頃,新增公園綠地20.64公頃,新增綠道長度6.82公裡,城區公園綠地十分鐘服務圈日臻完善。
今年主城區
將再建10處口袋公園
隨著城市更新步伐加快,見縫插綠成為園林部門的新理念。近日出台的《徐州市全面落實科學綠化實施意見》中指出,城鎮綠化要利用城區廢棄地、畸零地拓展綠地空間,採用規劃建綠、見縫插綠、拆違種綠、立體植綠、留白增綠等方式,建設生態型、節約型、人文功能型的口袋公園、小微綠地。
剛剛發布的《徐州市2022年度城建重點工程計劃》明確提出,今年主城區計劃新增10處口袋公園項目,分別是合群橋西北角綠地、下澱路北側綠地、二環北路南側綠地、華府天地北側綠地、老龍潭口袋公園(二期)、民富園口袋公園、恆大濱河小區西側口袋公園 、銀湖小區東側口袋公園、東坡休閑廣場綠地提升改造、欣欣路與長安路交叉口西南角提升改造。
以雲龍區為例,該區今年計劃實施民富園公園、老龍潭公園(二期)兩處口袋公園建設項目,以進一步優化全區便民公園、街頭綠地的布局。目前,兩個項目的設計方案已經完成,預計4月份正式開工建設。
移步就是景
推窗見綠出門入園
不少人用“方寸之美”形容口袋公園,即將新建的民富園口袋公園就是這樣一方“小天地”。
該公園位於漢景大道與德政路交叉路口,規劃用地總面積約3235平方米,預計投資159.9萬元,設計內容包括場地內停車場、綠化布置、公共空間及沿街外立面改造。
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該項目場地范圍內停滿了車輛,部分地面鋪裝凹陷、破損嚴重。雲龍區城管局園林綠化科工作人員劉晨曦表示,為滿足周邊居民的多樣化需求,民富園口袋公園將以“激活場地活力,樂享城市生活”為設計理念,融合周邊環境資源,形成具有展示功能的景觀界面,打造兼具活力、互動與趣味的標志性景觀空間。
“這裡550米輻射范圍內缺少能夠聚集人群的公園、廣場等便民配套設施,周邊商業多以終端零售形式存在,人流量較大。民富園口袋公園建成之后,對周邊環境改善的意義重大。”劉晨曦介紹道。
另一處即將新建的老龍潭(二期)公園北靠璟悅居住區,南瀕老房亭河,西臨雲苑路,東臨彭旅路,周邊人群以小區居民、醫科大師生為主。據介紹,該公園規劃用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規劃通過一帶多節點的景觀結構,結合生態、文化、多樣化、可持續的設計原則,利用園路將各個空間融合貫通,植入具有城市記憶的特色文化元素,讓公園有溫度、有記憶,且“移步就是景”。
城市之美,在於細節。隨著一個個口袋公園漸次建成,越來越多的徐州市民將實現“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幸福生活。
文/本報記者 范海杰 陳小凡 圖/本報記者 劉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