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民生

野生動物肇禍誰買單?生物多樣性下的南京探索

楊維瓊
2022年03月23日08:29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南京老山森林覆蓋率超過80%,成了眾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浦軒攝

生物多樣性是衡量一個地區環境質量和生態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近年來,伴隨南京城鄉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野豬下山甚至現身鬧市的新聞屢見不鮮。與此同時,當地部分市民群眾的財產和人身安全也受到關注。今年3月,南京市浦口區推出了“野生動物肇事保險”,以此探尋保護野生動物與保障群眾利益的結合點。

老山農民的煩惱

每年深秋是玉米、紅薯等農作物成熟的時節。然而,在南京市浦口區的老山地區,農民們卻總是高興不起來。因為,每到這時候,生活在老山的野豬就會大規模下山,到處啃食庄稼。

去年10月的一天,浦口區湯泉街道陳庄村村民劉俊文早起發現,家裡玉米地大片的玉米稈東倒西歪,折斷的切口雜亂無章,“看田裡的那些腳印,很明顯就是前一天晚上野豬下山了。”

老山國家森林公園是江蘇省最大的國家級森林公園,有“南京綠肺、江北明珠”之稱,山上動植物資源豐富。“近年來,老山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野豬數量也越來越多。”湯泉街道農業辦主任何成山介紹,這些野豬主要啃食玉米等季節性農作物,有時也會吃村民菜園裡的蔬菜,“去年街道農民損失戶均約1000元,整個街道約10萬元,較往年明顯增加。”

而對老山附近的農民來說,不僅庄稼和經濟受到損失,野豬傷人現象也時有發生。如果單純設置籬笆、鐵絲網等阻隔設施,可能對野豬種群造成傷害﹔如果因此而放棄種植,則不利於農業發展和農民利益。面對兩難局面,浦口區經過深入調研,最終拿出了致力於“兩全”的辦法。

今年3月3日,在第九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浦口區農業農村局與人保南京分公司、中華財險南京中支合作,為浦口區居民購買了總保障金額500萬元的“野生動物肇事保險”,在江蘇省內率先實現野生動物致害保費政府投入、損失保險“買單”。

南京老山地區活動的野豬。浦軒攝

動物肇禍國內常見

事實上,野生動物肇禍在全國范圍內已屬見慣不怪。進入2022年以來,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就有數起涉及野豬等野生動物活動殃及各省份群眾生產生活的留言。

1月20日,河南宜陽縣上觀鄉柱頂石村群眾反映,“野豬出沒山林,庄稼有種無收”。對此,洛陽市政務服務中心確認當地部分地區有野豬出沒,對策是“各村可採取安裝聲音動物驅趕器等手段加強對保護區周邊耕地的保護,鼓勵周邊群眾做好巡邏防護等措施,降低群眾損失”。

同月30日,甘肅清水縣永清鎮暖灣村群眾反映,他們種植的半夏受到了野豬的破壞,損失慘重。鎮政府答復讓群眾保存相關影像資料,由村裡實地踏勘定損,經鎮政府審核后報縣自然資源局,縣自然資源局審核匯總全縣的野豬破壞農作物情況報上級業務部門,由上級業務部門按損失情況給予一定的補償。

2月14日,安徽石台縣高山區域一戶村民留言申請搬遷,“每年到了秋季很多大野豬經常跑到大門口,到了傍晚我們都早早的關門,就連夜間出門上個廁所都提心吊膽的”。無獨有偶。3月5日,寧夏彭陽縣新集鄉謝寨村村民也以野豬襲擾提請異地搬遷,“最怕野豬傷人,最好把本村村民搬遷。”

相對一些地區在野豬肇禍問題上的應對乏術,雲南省起步較早。早在上世紀90年代,雲南就開始探索野生動物肇事補償方式,並逐步實現由政府直接補償向商業保險補償的轉變。去年,雲南亞洲象群北移南歸備受社會關注。針對亞洲象沿途給群眾造成的經濟財產損失,雲南及時啟動了野生動物肇事公眾責任保險定損賠付工作。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彼時表示,野生動物肇事公眾責任保險已覆蓋雲南全省,公眾無須單獨購買。

人民網注意到,2021年6月,針對野豬給老百姓造成的損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選取山西、四川、福建等省份開展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江蘇雖沒有入選試點省份,但也在探索可行的補償路徑。“當野豬侵害農田時,如果損失較小,一般就視為正常范圍經營風險﹔如果造成較大損失,超過經營風險范疇外,農民可向當地政府申請賠償。”南京環境資源法庭庭長陳迎表示。

南京老山地區農民的玉米地被野豬破壞的場景。浦口區湯泉街道農業辦供圖

南京可望推廣“雙贏”做法

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從來不是一道單選題,而是考驗地方治理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問答題。

在南京浦口區,當地農業農村部門調研后認識到,既往由政府部門補償面臨不少現實問題,如政府主管部門在強化賠償過程監管、提升賠付專業化水平上存在諸多短板,創新探索勢在必行。2021年10月出台的《浦口區全面推行林長制的實施意見》提出,將探索建立野生動物肇事損害補償作為全面推進林長制的一項主要任務。隨后,浦口區農業農村局與保險公司對接協商,在今年3月推出了“野生動物肇事保險”。

“我們結合政府治理的痛點、難點問題,通過運用商業保險手段助力地方政府提升社會治理能力。”人保南京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浦口區此次推出的“野生動物肇事保險”險種由政府完全出資,綜合當地野生動物棲息種類、現階段農業生產成本、居民生活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為浦口區居民量身打造。

“相比於中西部地區,這一險種保障范圍廣、保障程度高,保費更低、賠償更高。每次事故每人傷亡、傷殘保障金額最高20萬元,每次事故財產損失保障金額、醫療費用保障金額最高5萬元。”據該負責人介紹,保期內一旦出現野生動物損害農作物、傷人等現象,村民可向街道農服中心反映,也可撥打保險公司專線或公開電話,保險公司派專人來核定損失后,賠償款會在兩三天內直接打入農戶賬戶。

在浦口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旸看來,此舉形成了“林業部門投保、保險公司理賠、受災群眾獲益”的機制,在維護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同時也能改變群眾對野生動物的認識,實現了保護野生動物與保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雙贏,也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和生物多樣性的地方實踐。

江蘇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了“持續加強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南京將把生物多樣性改善作為生態系統恢復的重要指標,並在全市域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工作。”南京市綠化園林局林政資源處處長胥東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在浦口區開展野生動物肇事保險試點后,考慮在全市范圍內逐步推進這項工作。人保南京分公司上述負責人也透露,該公司將根據浦口區、江寧區、溧水區、高淳區、六合區等南京新五區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發展需求,推廣相應的創新保險。 

(責編:張妍、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