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通州,在“好通”中蝶變
這兩年,通州“通”的優勢更明顯了:
大而言之,滬蘇通鐵路等重大項目建成通車,高鐵呼嘯而來,徹底改變了通州交通格局。
小而言之,去年年底,江海大道東延高架主線建成通車,形成與南通主城15分鐘通勤圈。
更多交通利好,指日可待:北沿江高鐵、繞城高速、滬陝高速公路平廣段擴建工程、錫通高速北接線工程等省市重大交通項目正按序時目標順利推進。
一通百通。通州強勢蓄能,一路高歌猛進。
全面連接,與主城融合得更緊了
周末,家住市區城南的陳磊一家三口,從虹橋路駛上高架,通京大道轉江海大道,不到半小時,就到達通州城區水街。
“我的業務在通州,幾乎每天往返,過去開車單程50多分鐘,江海大道東延段通車后,半小時就能跑一趟。”陳磊說,交通的便利直接擴大了工作、生活半徑,“通州的環境很好,景點不少,下午,我們准備去鮮花小鎮轉轉。”
華燈初上之時,江海大道高架上,由南通向通州和由通州向南通的車流,車燈閃爍,形似兩條游龍,頗為壯觀。
今年,通州區將以江海大道東延高架通車為契機,加快與主城雙向融合,統籌布局城市生態業態、風格風貌、家具小品,全方位打造“一街一景”,增強城市吸引力。屆時,將有更多包括南通主城居民在內的八方游客涌向通州。
除了江海大道高架,東快速路、鐘秀東路、人民路東延、龍盛大道、青年路東延、世紀大道東延、通甲路……多條通道齊頭並進、加快成勢。近年來,通州全面接軌南通主城,打通瓶頸路段和對外快速大通道,推進區域干線路網融合,外成環、內成網。345國道南通東繞城段、機場大道、金川大道西延等骨干道路相繼通車,累計建成對接南通道路超100公裡,新增國省干線近150公裡,推動了通州與南通主城區一體化發展。
優勢突顯,項目人才落戶更多了
交通優勢,吸引人氣,招來財氣。
上月中旬,沃太新能源項目開工,這是位於南通高新區的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個五年戰略中的重點項目之一。公司負責人袁宏亮介紹,情定通州,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看中這裡的交通優勢。“事實証明,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我們的產品覆蓋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外疫情嚴峻的情況下,公司銷售額相比前一年仍實現了大幅增長。”
同樣在南通高新區,中科院博士趙慧宇創辦的江蘇拓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致力於反滲透膜、納濾膜等水處理膜材料技術開發、推廣應用及為客戶提供專業水處理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當初吸引趙慧宇的,通州優良區位優勢是重要因素之一。他說:“隨著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其重要的區位優勢得到進一步顯現。這對我們公司生產、銷售,乃至吸引技術人才,都會有很大幫助。”
近年來,通州以區“510英才計劃”為統攬,通過舉辦“高洽會”、創新創業大賽等一系列引才活動,廣泛集聚海內外優秀人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達834人,高技能人才達7.41萬人,去年高校畢業生新增參保人數4592人。
交通蝶變,招來了項目﹔重大項目集聚,引來了人才﹔人才集聚助推產業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今年1月,高德電子在南通高新區總投資100億元興建新型電子元件項目,這不僅是通州,也是今年南通開展“招商引資突破年”活動的首個重要成果。
本月初,通州區在川姜鎮舉行全區一季度產業項目開工儀式,涉及33個項目,是繼上月16日南通高新區重大項目開工活動之后,對全區招商引資成果的又一次集中檢閱。
交通樞紐,建硬核區優勢更足了
今年年初,通州區明確相關建設任務:推進西站大道高架、G40西站互通等工程,著力打造高鐵門戶﹔保障南通新機場、北沿江高鐵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繞城高速、S226等干線路網,啟動通呂運河、新江海河航道改造提升工程,全力構建內暢外聯的“公鐵空水”立體交通樞紐。
打造綜合交通樞紐並非憑空而談:北沿江高鐵漸行漸近,蘇通第二過江通道前期工作穩步推進,規劃建設中的京滬二通道、通蘇嘉甬高鐵經南通西站在境內交匯,由此通州境內將形成路網大循環。
同時,南通籌建的4條市內軌道有3條連接通州。南通新機場場址獲批,將為通州經濟騰飛插上新的翅膀,其與上海虹橋、浦東國際機場將共同構成長三角國際航空主樞紐。
作為南通區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區,擁有空中“黃金走廊”的通州區即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成為長三角城市群最引人矚目的“橋頭堡”。
通州區委按照市委賦予通州“產業創新高地”的新使命,結合通州發展實際,提出了“打造新高地,建設硬核區”的目標。
產業集群培育和產業創新水平是建設硬核區的主要支撐。通州區堅持產業鏈和創新鏈“雙鏈融合”、龍頭企業和科創企業“雙輪驅動”,堅定不移壯大“一主一新一智”即汽車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三大產業。近三年,該區80%的新上產業項目歸屬這三大產業,已集聚規上企業近200家,去年產值佔比突破36%。
通州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聚了多家世界及國內行業龍頭,獲評“中國壓鑄產業示范基地”。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重點發展集成電路板塊,集聚了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全產業鏈條基本形成。通州區與國家集成電路零部件創新聯盟合作,在南通高新區設立的國家集成電路零部件產業園已經開園,已有多家行業頭部企業入園。
智能裝備產業,已形成高端數碼打印、工業自動化、冷鏈裝備等板塊,特別是電容器和電極箔的生產技術、生產規模國內第一、世界領先。
藍圖繪就,目標確定。心向往之,行必能至!具體而言,通州將發力“四個堅持”。堅持“硬實力”和“軟環境”同步提升,將繼續發揚“拼第一”精神,確保今年GDP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7%以上,到2025年突破兩千億,佔全市比重超16%,綜合實力挺進長三角市轄區前10強﹔全力打造“萬事好通、周到有解”營商環境品牌。堅持“大項目”和“好項目”雙向發力,確保全年新簽約並注冊重大項目42個﹔確保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600家以上,繼續保持全市領先。堅持“新片區”和“老城區”互促共贏,強化主城意識,打造靚麗宜居的城市副中心,圍繞南通西站,繼續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精准實施產城融合,推動片區生態環境提升,打造與“萬億元”城市相匹配的濱江高鐵新城﹔同時,加快老舊小區微更新、微改造,提升群眾生活質量。堅持“口袋鼓”和“腦袋富”齊頭並進,一方面,堅定不移推動共同富裕﹔另一方面,緊扣喜迎黨的二十大等重大主題,創作一批具有較高藝術水准、反映時代風貌的文藝精品,更好滿足群眾精神需求。
春風浩蕩,“南通好通”。通州正乘勢奮進,通向長三角,通向美好未來。
本報記者 任溢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