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江蘇無錫首個村辦“無人農場”迎來豐收

2022年06月02日16:38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無人收割機正在作業。趙輝攝

金黃的麥穗隨風搖動,無人駕駛收割機在麥田中緩緩行駛,運糧車在田邊等待卸糧,成熟的小麥轉眼進入卡車車廂……6月1日,在江蘇省宜興市芳橋街道金蘭村,無錫首個村辦“無人農場”迎來豐收。

“厲害!沒有駕駛員,卻走得筆直,還會自動拐彎!”一茬茬小麥被無人收割機“吞進肚子”裡,撥禾切割、傳輸脫粒、粉碎勻拋一氣呵成,滿倉后自主返回地頭,將收獲的麥粒卸載到裝糧車上,之后繼續返回收割。一系列的自動作業,以及操作人員手中的遙控器屏幕上實時傳送的各項數據,讓前來圍觀的農民們大開眼界。

“‘無人農場’的本質是‘機器換人’,即在人不進入農場的情況下,採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農場設施等進行遠程控制,完成農場生產、管理任務的作業模式……”操作人員耐心地向農民們講解“無人駕駛”的秘密。收割機頂端的兩個蘑菇狀裝置專門用於接收北斗定位信號,前面還有攝像頭。通過北斗衛星提前對田塊打點定位,規劃最優作業路徑,機器就能按照預設軌跡作業。在作業過程中,攝像頭實時監控生產作業情況並傳回后台,保証作業質量。

站在田頭,金蘭村黨總支書記蔣仲良述說著該村現代農業發展之路。早在2008年,金蘭村就在全省率先成立村辦合作農場,將400余戶農戶的近3000畝土地以承包權入股,並由村裡建設成高標准農田統一經營,為規模化經營打下堅實的基礎。近年來,金蘭村嘗試對農用作業機械實施無人化改造,並逐步在耕、種、管、收等環節實現無人化。蔣仲良說,農業生產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人口老齡化,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迫在眉睫。辦“無人農場”,是金蘭村邁向“慧種地”的探索過程,更是解決“誰來種地”現實問題的新嘗試。

無人收割機正在作業。趙輝攝

讓蔣仲良自豪的是,金蘭村的一系列創新舉措順應了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趨勢,有效釋放了土地潛力。“十四五”期間,江蘇計劃建設400個無人化農場。金蘭村先行先試,200余畝“無人農場”夏糧畝均產量有望突破400公斤。在5月中旬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公布的首批20家“無人農場”中,金蘭農場作為無錫地區唯一村辦農場名列其中。

據了解,目前金蘭村擁有各色無人農機12台套、智能化管理平台機械30套,智能農機佔農機總量達66%。智能農機的成功運用,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油料、肥料等投入成本近5%、人工成本近50%。以無人收割機為例,夏收期間往往“一工難求”,通過無人駕駛收割機可節省兩名熟練機手,每天可減少機手成本近千元。(趙輝) 

(責編:蕭瀟、唐璐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