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沭陽:奏好高質量發展交響曲

去年沭陽縣GDP總量達1162.1億元,連續兩年保持蘇北第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62億元,增長21.6%,歷史性實現 “總量蘇北第一、增速全省第一”的“雙冠軍”﹔工業銷售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首次進入蘇北前兩位﹔財政管理、產業發展等6項工作獲得國務院、省政府大督查表揚激勵,獲得綜合實力、工業經濟等9個全國“百強縣”稱號。近年來,江蘇沭陽縣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將高質量發展作為統籌全盤工作的主題主線,在省市考核“指揮棒”的牽引下,以奔跑姿態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比學趕超、爭先創優,奏出和諧樂章。
緊盯大事“風向標”,加快實現工業突破
“要以工業強牽引、以項目強支撐、以環境強保障,一手抓傳統制造業提升,打造高端紡織千億級產業集群﹔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為高質量發展插上‘數字化’翅膀,以項目快建設來推動工業經濟大發展。”沭陽縣委書記彭偉說。
工業經濟高歌猛進背后,是沭陽堅持“工業強縣、產業興縣”不動搖,堅持外引內培雙輪驅動,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探尋。沭陽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大力開展工業突破年、項目攻堅年活動,堅持工業強縣、產業興縣不動搖,堅持內培與外引相結合,突出產業鏈招商,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加快布局現代化產業體系。
6月24日下午,“‘沭’水融南湖·‘陽’帆新啟航”2022沭陽(嘉興)投資環境說明會在浙江省嘉興市成功舉辦,現場簽約項目10個,協議總投資126億元。
5月20日,在2022沭陽(深圳)投資環境說明會活動中,現場簽約10個重大產業項目,協議總投資158億元。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2個、10億元以上項目3個、超1億美元項目1個,一場項目建設攻堅戰正在沭陽如火如荼地展開。
瞄准要事“指揮棒”,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優化營商環境,一直被沭陽作為提升區域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的關鍵一招。“吸引投資,過去是拼政策,現在是拼環境,一流的營商環境才能提升城市競爭力,才能贏得更好未來。”沭陽縣委副書記、縣長王瑞說。
今年5月初,沭陽吹響了“營商環境提升年”的沖鋒號角。每月一通報活動推進情況,問責“營商便利度”指標進度落后單位﹔每月一評選“先進典型案例”與每月一曝光“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有機結合紀委監委監督、人大專題質詢、審計、巡察、12345熱線投訴等方式,精准發現問題,精准解決問題……沭陽招招動真碰硬,進一步擦亮營商環境“百強縣”金字招牌。
點燃難事“助推器”,黨建賦能激發鄉村振興內動力
鄉村振興是黨中央對“三農”工作作出的一個新的戰略部署,是基層鄉鎮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擺在鄉鎮黨委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題、一個新挑戰。“越是面臨挑戰,越要踐行新發展理念,各鄉鎮要在考核‘指揮棒’的精准牽引下,激發內生動力、深挖發展潛能,以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沭陽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昭文說。
沭陽縣扎下鎮通過黨建引領,凝聚各方力量,不斷激發產業經濟活力、增強村集體“造血”功能、拓寬富民增收渠道,為鄉村振興注入澎湃動力。該鎮積極探索“支部+花木+電商+直播”助農新模式,先后引進國際花木城、春曉園、藝森園等重大農業產業項目,帶動260余農戶實現家門口就業﹔挖掘一批“土專家”“田秀才”、能工巧匠“新農人”、鄉村致富帶頭人,做強電商直播,藝森園盆景直播中心可同時容納100余名網紅、達人實時矩陣直播,日均成交額達60萬元。結合“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該鎮沙巷社區通過提供用地、用工、物業等優質服務,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13.8萬元。
如今在沭陽,通過緊跟考核“指揮棒”,全縣上下齊抓共建,在推動項目建設、促進鄉村振興、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等方面出實招、聚合力,不斷開創縣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陳亞 呂述謖 黃啟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