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人民日報海外版:300件文物講述南京與長江的故事

本報記者 尹曉宇
2022年07月05日07:4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講述南京與長江的故事

《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年07月05日 第07版 版面截圖

《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年07月05日 第07版 版面截圖

南京直立人1號頭骨化石。圖為蘇陽攝

明代沐啟元墓出土的嵌寶石金盒。圖為蘇陽攝

秦淮河西水關出土的唐代長沙窯青釉褐綠彩瓷壺。圖為蘇陽攝

原題:300件(套)文物匯聚一堂

講述南京與長江的故事

從南京長江大橋附近的幕府山濱江帶遠眺,寬闊的江面上,南來北往的貨船川流不息。長江,從雪域高原奔騰而下,孕育出源遠流長的文化。長江文化在南京留下了豐富的遺存。

近日,南京市博物館(朝天宮)“從秦淮河到揚子江——古代南京段長江文物特展”通過300件(套)文物講述了南京與長江的故事。展覽分為“大江來從萬山中 山勢盡與江流東”“鐘山如龍獨西上 欲破巨浪承長風”“江山相雄不相讓 形勝爭夸天下壯”“從今四海永為家 不用長江限南北”4個單元,描繪了南京依托於長江,由江南聚落發展為大一統王朝首都的歷程。

遠古遺跡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親河,自東向西匯入長江。秦淮河的源頭一個在句容寶華山,一個在溧水東廬山。1993年,在距寶華山源頭5公裡的湯山葫蘆洞中,發現了直立人頭骨化石。南京與長江的故事,就從這頭骨化石開始講起。

展廳裡一個特制玻璃罩內,陳列著南京直立人1號頭骨化石和2號頭骨化石。其中1號為女性頭骨,2號為男性。雖然同在葫蘆洞被發現,但兩人生活年代相距甚遠,最起碼相差30萬年左右。

生活在60萬年前的女直立人,身高1.3米左右,從頭骨和牙齒來看,她的年齡大概在21-30歲之間,從頭骨上的病灶推測,她去世前遭遇過病痛。那時候,南京直立人過著群居生活,成年男性直立人身高普遍在1.4-1.5米之間,女性較矮,1.3米左右。

秦淮河的另一個源頭是溧水東廬山。神仙洞遺址離東廬山源頭約10公裡,距今約1.1萬年,洞內堆積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紅褐色砂質土,發掘出棕熊、豪豬、中國鬣狗等動物化石和人類顳骨化石1塊、細泥紅陶片1件。這件陶片放置在一個小玻璃瓶中,隻有花生米大小。南京市博物館副館長岳涌告訴記者,神仙洞陶片燒成溫度不超過900℃,是迄今為止長江流域發現的最早有完整地層層位記錄的陶片,標志著長江流域進入了新石器時代,它也是秦淮河畔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

城市雛形

春秋戰國時期,南京因臨江控淮的地理優勢,一直是吳、越、楚爭奪之地。公元前472年,越滅吳。越王將軍事據點向北推進到秦淮河南岸,命范蠡於今天的南京中華門外長干裡駐城,這是南京市區內最早建造的一座城池。南京城2500多年的歷史,便是從越城算起。展覽中的一組陶器來自越城遺址,有陶尊、陶罐、陶壺、陶釜等多種器型,再現了江南聚落的生產生活方式。

南京為什麼被稱為金陵?從戰國時期楚國的貨幣“郢爰”上可以找到答案。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在今南京清涼山設立金陵邑。傳說楚王在此埋金,以鎮金陵王氣。當時,清涼山西麓為長江東岸,位置十分險要,金陵邑是南京城區行政建制之始。

郢爰是楚國的一種稱量貨幣,也是中國最早的原始黃金鑄幣。郢是楚國的都城名,爰為貨幣重量單位,郢爰是將金版或金餅切割成零星小塊,然后通過特定的等臂天平稱量使用。

不管是越城還是金陵邑,規模都很小,專家推測只是控制秦淮河入江口的一種據點。秦漢時期,南京離中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較遠,雖然隨著經濟發展建縣漸多,但分布范圍主要為方山以南的秦淮河流域,南京主城區尚人煙稀少。究其原因是這一帶位於秦淮河入江口,潮汐危害相對嚴重,即使到了東晉南朝時期,位於秦淮河的石頭城還經常遭遇水災。

六朝煙雲

六朝300余年,孫吳、東晉、宋、齊、梁、陳相繼以建業(建康)為都城,中原文化與長江文化逐步融合。

建安十七年(212年),孫權利用楚國金陵邑舊址興建石頭城,開啟了六朝時代,推動了長江流域以及整個南方地區的發展。

229年,孫權開始修建建業城,秦淮河以北是宮殿、官署和苑囿區,秦淮河兩岸及以南是居民區和市場。這種規劃突破了《周禮》規定的前朝后市的基本格局,對東晉南朝建康城的規劃、營造產生了重大影響。

孫吳建業城的選址起初是出於軍事目的,定都之后,經濟方面的困難便迎面而來。為解決軍糧問題,孫吳先是開始屯田,后又開挖了溝通建業與太湖流域、杭州灣地區的人工運河破岡瀆。245年,孫權命校尉陳勛帶領3萬屯田兵開鑿句容中道,打通了建業通往吳郡、會稽郡的運道。展覽中有一件褐釉雞首壺出土於破岡瀆,據此推斷,破岡瀆的開鑿,使原本相對落后的茅山北麓句容至延陵一帶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甘露元年(265年),孫權之孫孫皓將都城遷至武昌,此舉損害了江東豪門大族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極力抵制。時任荊州牧陸凱上書朝廷,引用童謠:“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在江東大族的強烈反對下,孫皓遷都武昌僅維持了一年零三個月,便於次年十二月還都建業。展覽中有一件青瓷雙系罐,底部刻著“當值還都”四字,見証了孫吳都城沿長江遷移的歷史。

西晉末年中原動亂,晉王室和世家大族紛紛南渡來到南京,中華文明的中心轉向南方。東晉時期,建康城內人口激增,工商業區和住宅區規模都比孫吳時期有所擴大,秦淮河兩岸的大長干、小長干因地形平坦、風景優美、交通便利,成為世家大族安宅首選。在世家大族的引領下,長干裡地區商肆林立,熱鬧繁華。王興之夫婦墓出土的銅蓋碗、顏鎮之墓出土的銅鐎斗、溫嶠墓出土的青瓷盤口壺……這些世家大族墓中的文物反映了當時的生活面貌。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展覽中王康之和謝球的墓志,便是出自這兩大家族。王康之為王羲之的叔叔王彬之孫,其墓志正面豎刻44字:“永和十二年十月十七日,晉故男子琅琊臨沂王康之,字承叔,年廿二卒,其年十一月十日藏於白石,故刻磚為識。”謝球墓志記載他官職為輔國參軍,祖籍豫州陳郡陽夏縣。謝球妻是王羲之的孫女,合葬於謝球墓,墓志中有“球妻琅邪王德光,祖羲之,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的記載。

奔流入海

隋唐至宋元,經歷短暫的低潮后,南京長江文化又有了新的發展。隋唐時期,南京繁華與衰落的對比孕育出許多“金陵懷古”作品,如劉禹錫的《烏衣巷》、杜牧的《泊秦淮》、李白的《金陵三首》。南唐定都南京,擴建城邑重建金陵,南京城形成濱江格局。

展廳中有一組秦淮河西水關出土的長沙窯瓷器,器型多樣,主要為碗、盤、罐等生活用器,大部分為青黃色釉,裝飾題材豐富,其中以褐綠彩繪花鳥圖案最為精彩。這批瓷器的出土說明秦淮河是唐代南京重要的航道,貿易運輸頻繁。

宋元時期,南京為江南重鎮,特別是宋代政治中心南移后,南京作為臨安(今杭州)的陪都,城市經濟得以復蘇,為后來明王朝定都南京奠定了基礎。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南京第一次成為統一王朝的都城。明代沐家算是頂級豪門。沐英作為朱元璋的養子,受命平定雲南后便世代鎮守雲南,家族世襲黔國公爵位,歷經十二代、十四任,貫穿明王朝始終。

沐氏家族墓地位於南京將軍山,墓中出土的嵌寶石金鐲、葫蘆形金盒等極盡奢華。嵌寶石鑲玉金帶板和嵌寶石金盒的主人都是沐啟元,他是最后一位歸葬金陵的黔國公。金帶板共20塊,以累絲工藝制成,中間鑲玉,周圍鑲嵌一圈紅、藍寶石和珍珠,珍珠已風化,僅余空托。金盒為多面體,每個面鑲嵌著紅、藍寶石,有個卡口推測可以打開,內部可能裝有香料或丹丸等。

明代奉行“以德睦鄰”外交政策,明成祖、明宣宗先后派遣鄭和下西洋,航跡遍及南亞、西亞、東非。據記載,鄭和船隊中的大型海船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有九桅十二帆,可乘坐一千人。鄭和下西洋的船隻多為南京寶船廠制造,這是明代最重要的官辦造船機構。展覽中的木棰、木槳等船用構件,令人管窺南京船廠的制造技藝。鄭和船隊自南京龍江關七下西洋,留下了彪炳史冊的壯舉,長江文化與海洋文化交融,形成了絢美奪目的畫卷。

南京,伴隨著中華文明的歷史進程,從秦淮河源頭的江南聚落發展為中國統一王朝的首都,並沿著長江走向海洋,匯入滾滾浪潮中。

(責編:蕭瀟、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