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的“南京經驗” | 棲霞激活邊角地
徐玉勤與老鄰居在小區涼亭內休閑。人民網 馬曉波攝
小雨淅淅瀝瀝,約上好友到涼亭裡聊天打牌。即便是下雨天,也未能擋住南京棲霞區堯安新村北院居民徐玉勤下樓消遣的腳步。今年以來,隨著小區內涼亭、活動用房的正式投用,居民們終於有了可供遮風避雨的活動場地。
因為建筑外牆開裂滲漏、道路破損、配套缺失等,這個建於1980年代的老舊小區過去沒少被居民詬病。4年前,這裡迎來了出新改造的契機。從外立面出新、樓頂防水隔熱措施到小區綠化、道路鋪設,此外還開辟了地面停車場,新建了小區配套居民活動用房。一番煞費苦心的設計、改造落地后,小區變得更加宜居的效果讓大伙看見並體驗到了。
就在去年11月,棲霞區的這份經驗在住建部召開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經驗交流視頻會上做了分享。其中,“以人為本”的理念令人印象深刻。
“斤斤計較”出來的經驗
“改造工程看似簡單,但做到讓居民滿意著實下了大功夫。”在前述經驗交流視頻會上,時任棲霞區堯化街道辦事處主任周朱偉以堯安新村北院改造為例講述了老舊小區改造的經驗做法。在他看來,老舊小區改造的難點,集中在如何因地制宜解決片區公共空間不足、配套設施缺失的問題,以及補齊布局不合理、宜居性不足的欠賬。
“具體到堯安新村北院而言,這裡居住著400多戶居民,改造前卻隻有零星40來個車位。”周朱偉說,老舊小區空間有限,想要存量提優,隻能在現有條件下見縫插針,激活邊角地的最大效能,對每一寸面積的使用都“斤斤計較”。
於是,小區在改造之初就聘請設計單位,從專業角度量身定制宜居設計方案﹔還邀請產權單位代表和小區居民代表做“居民設計師”,讓“最了解小區的人”也有發言權。而后根據多方意見,設置在居民樓之間的老舊車棚得以遷移,原址改造為機動車車位﹔相應地,圍牆邊的邊角地帶搖身一變成為非機動車棚,在安裝了百余組充電設備后,長期困擾社區的飛線充電問題也迎刃而解。
“堆料場改造和居民活動用房建設是整個工程的難點。”堯化街道姚坊門物業公司老舊小區改造負責人武德華介紹,堯安新村北院原是中建安裝集團有限公司的家屬院,堆料場除了堆放有建筑材料,還留有不少廢棄集裝箱。由街道帶頭,多次與企業對接協商,堆料場上最終劃出110個車位,由此既保証了白天企業員工上班有車位可停,也解決了居民晚上回來“搶車位”的問題。
小區內隻有一塊狹長空地適合建設居民活動用房,個別住戶擔心影響到他們的通風採光,在議事會上因情緒激動,拍桌子走人。在此情況下,從樓間距到樓房總高、公廁位置等細節,工作人員反復耐心溝通,工程才得以實施。“因為要做到因地制宜,小區改造並沒有‘標准答案’,我們更多的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和有效利用每一寸土地的思路。”武德華說。
“關於老舊小區改造,我們已經經歷了‘政府先出方案,再征集居民意見’和‘公眾深度參與改造設計’兩個階段,這種更加尊重民意的改造方式也正在成為南京居住類片區更新的主流模式。”棲霞區住建局四級調研員李秀東介紹,該區今年改造整治3個小區,總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涉及房屋95棟、居民3199戶。整體來看,改造理念將更加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突出精細精准,注重宜居宜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建的邁皋橋長園廊橋。人民網 馬曉波攝
小橋設計面向全球征集
老城更新,為一座長約50米的廊橋繪制設計藍圖,能夠吸引多少人關注?
2019年11月,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與棲霞區政府聯手發起一場設計大賽,沒想到竟引來全球各地700多人參賽。今年7月,棲霞區邁皋橋這座長園廊橋建成開放,上層觀景、下層行人的雙層設計,受到居民們的歡迎。這是當地對城市公共類片區更新的一個成功樣本。
將城市中的小微地塊改造推到“聚光燈”之下,已成為南京探索城市更新的具體實踐。事實上,從2018年起,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即推出“以人民為中心,為城市而設計”系列競賽,集思廣益塑造城市微空間。
邁皋橋長園廊橋命題地點屬於典型的城市邊緣地,其項目設計方案便來自系列競賽第四期,相關命題由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葛明提出。葛明說,長園附近有一個公園和成片居民區,由於前期缺乏嚴謹的規劃設計,整片區域看起來缺乏活力。由此,他選取了幾個區域聯結點作為題眼,讓參賽者用中國傳統的“廊橋”為形式設計改造方案,借此希望參賽者結合邊緣地,整合景觀資源,通過筑橋來縫合城市肌理,拉近景觀與使用功能之間的聯系,為邁皋橋地區奉上一處獨特的長園。
這次競賽歷時4個月征集,共計收到427件有效投稿。2020年6月,隨著35件入圍作品的選出,主辦方啟動為期一周的網絡人氣獎票選,約11萬人次參與投票。葛明從中感受到了當地居民參與的高漲熱情。最終,優中選優,一等獎設計作品得以落地實施。
項目改造范圍西起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東大門,東至言和路,全長約50米。新建景觀廊橋既供行人通行,還可通過兩側台階步入二層平台,觀賞南十裡長溝主流河道和北側言和路健康主題公園景觀。項目還對橋梁兩側場地空間布局和現狀綠化做了局部調整。相較於傳統更新模式,設計方案更好地處理了微小地塊與居民需求、自然環境、周邊建筑乃至歷史文化等多方關系。在葛明看來,這正是集思廣益的結果。
“近年來,城市建設開始從增量轉向存量,規劃工作也從宏大敘事轉向精耕細作。”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景觀帶內的廊橋建筑小品著手開展設計,可以拓展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的存量更新方式,也為城市普遍存在的邊角地更新探索了新思路。
相關報道:城市更新的“南京經驗”| 快慢之間看秦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