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門:城市從“治理”變“智理”
“智慧蒼穹”長江大保護智能應用平台
“以前大家遇到難題沒什麼頭緒,現在家門口有了調解工作站,老百姓有了解決問題的門路,心裡真是高興。”如今,常樂鎮村民李廣華對鄉村的幸福生活有了新理解。調解工作站既是網格員們的活動陣地,也是回應老百姓“急難愁盼”訴求的最前線。從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到水環境提升,乃至村庄功能布局,無論大事小事、急事難事,都能在這裡找到有效解決的辦法。
經濟社會發展在基層,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意義重大。黨的十八大以來,海門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強化落地落實關鍵舉措,全力推動社會治理效能顯著提升,傾力將海門打造成一座“善治之城”。
把好源頭關
打造風險防控“前哨站”
近日,正余鎮青正村網格員在排查中發現,村民花某與妻子錢某存在婚姻糾紛,多次發生肢體沖突。這一情況被迅速報至鎮調處中心。調解過程中,男方多次揚言要採取極端手段。正余鎮調處中心提請區調處中心對糾紛“提級管理”,區調處中心立刻啟動了“重大矛盾糾紛聯合調處機制”,召集屬地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門人員進行聯合調解。中心為當事人安排律師提供法律服務,與法院聯動,開辟“訴調對接”綠色通道。最終,雙方協議離婚,解開了各自心結。
實現社會治理效能顯著提升,防范化解風險隱患能力是關鍵一環。近年來,海門不斷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化解綜合機制建設,以“一綜多專”大調解工作體系為基礎,搭建“一站式”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服務平台,採取“常駐、輪駐、隨駐”三種模式,確定了法院、司法局、信訪局、人社局、住建局、住房建設服務中心、農業農村局等10個常駐部門和紀委、民政局、市場監督管理局、金融監管局、海門生態環境局5個輪駐部門,派員進駐辦公,提供“訪-調-仲-訴”矛盾糾紛處置全鏈條服務。
同時,建立區、鎮、村三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站),指導推進勞資、醫患、搬遷、物業、交通等13個領域專業性調解組織建設,推動“公調”“檢調”“訴調”“援調”“訪調”等對接機制建設,實現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網絡輻射全區域、涵蓋各領域。全區涌現一批“五老鄉賢”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先進典型,如常樂鎮人大原主席楊立娟,依托“楊大姐工作室”,傾聽群眾心聲、普及法律知識、化解矛盾糾紛,實現了“小事調解不出村,大事化解不出鎮”。
科技賦新能
做實社會治理“厚底板”
10月9日上午8:30,在區區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執法人員打開“智慧蒼穹”長江大保護智能應用平台,開始了當天的視頻巡查工作。“有了這個平台,哪裡有一點“風吹草動”都能實時預警。我們可以通過視頻監控看到具體發生點位,然后通知相關執法人員迅速趕往現場。”工作人員介紹。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長江流域保護擺到更加突出位置,採取了一系列行動舉措,使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轉折性變化。海門區匯聚公安、農業農村、交通、市監、海事、汽渡等部門和單位沿江視頻監控資源,傾力建設“智慧蒼穹”長江大保護智能平台,成立了“海鷹”無人機中隊,根據監管重點和水域特點,開展監控點位補盲和智能化升級工作,分批建設“鷹眼”高空全景、高空瞭望、無人機、聲光煙爆、彩色夜視等技防感知系統,重點加強沿江水域港口、碼頭、汽渡等重點部位智能安防建設,管好船、人、物,形成長江岸線感知圍牆,成功打造了水陸空相策應的智慧技防“大腦”,讓非法捕撈無法實施、非法人員無所遁形、非法買賣無法進行。
區委政法委加強頂層規劃,研究制定了《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建設實施方案》,成員單位拓展至50家部門和11個區鎮,在已投入2億元的基礎上,追加投入3億元,大力推進智能終端、5G信息設備建設,優化公共安全視頻監控點位布局。截至目前,已整合社會面監控聯網點位37911路,待工程建設完畢將提升至10萬路,前端智能化設備覆蓋率將提升至90%以上,為區域社會治理做實了“厚底板”。
與此同時,將已建的“雪亮工程”平台與區區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平台對接,在全省首創以“一庫、一部、兩體系、一機制”為主要內容的可視化綜合執法新模式,全力構建多維全量聯網匯聚平台,實現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共享,取得了顯著效果。全區連續34年命案全破(無命案積案、無命案逃犯),連續6年八類案件破案率達100%。今年1至9月份,全區電信詐騙發案同比下降34%,電詐案件萬人發案率保持南通市低位。
整合大資源
打好網絡治理“主動仗”
前些日子,一段寶馬轎車在廣州路超速行駛並超越道路中心雙黃線、闖紅燈、拍視頻的視頻,在網絡引發輿情,引起諸多媒體關注。區委政法委迅速行動,開展線下處置和線上輿情引導。
處置這起輿情事件過程中,區委政法委牽頭公檢法司協同作戰,從警方偵破、抓捕,檢察院提起公訴到法院庭審,僅用了九天八夜,最終涉案男子被法院判處拘役2個月,並處罰金4000元。與此同時,組織官方新媒體矩陣積極發聲,實時通報案件最新進展,回應各方關切,掌握了網絡輿論的主動權。
在此次輿情處置基礎上,區委政法委牽頭區社會治理相關成員單位籌建了全省首家區級社會治理融媒體中心,探索開發了“社會治理融媒雲”平台,推動了社會治理從現實社會向網絡空間的高效演進。中心建立包括協調會商、雙向約稿、選題策劃、信息審核、考核獎懲在內的“五項機制”,以“海門政法”為核心,搭建“1+5+N”的融媒體傳播矩陣,通過多平台聯動,實現了1+1>2的效果,有效助力了網上社會治理。同時,強化“融媒雲”平台與“新百千萬工程”的連接,發動廣大宣傳員“進圈入群”,深入全區2782個“社區、企業、行業”網格及網格微信群,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接收群眾法律咨詢,為群眾答疑解惑,有針對性地做好釋法明理、普法教育工作。
近年來,海門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和網絡安全工作“四個堅持”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進網信體制機制建設、網絡生態治理、網絡輿情監測等重點工作,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率先挂牌運行,網絡應急指揮中心建設成為全省試點,並在全省網絡應急指揮體系建設推進會上作經驗交流,全區各級黨委(黨組)網絡安全工作責任意識不斷強化,網絡安全防御能力有效提升,市民的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持續增強,全區網絡安全形勢呈現平穩、健康、積極向上的良好態勢。(施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