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王暉:打造“萬事好通”營商服務品牌

王暉
2022年12月27日07:55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打造“萬事好通”營商服務品牌

  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須臾不能缺少。南通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祥地之一,素有重商親商的傳統,也是全國最早開展“放管服”改革試點的城市之一,“行政審批一枚印章管到底”“一個領域一支隊伍管執法”獲國務院督查激勵。營商環境提升帶動投資創業熱潮,近三年全市市場主體日均新增近400戶。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南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決策部署,扎實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系統推進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社會環境建設,全力打造“萬事好通”營商服務品牌,為各類市場主體創新創業厚植沃土,為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提供堅實保障。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這一重要論斷,為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堅持以嚴格執法為關鍵、以公正司法為保障、以全民守法為基礎,全面推進法治南通建設,不斷強化規則意識、契約精神,營造“辦事情靠制度不靠人情,解決問題靠法治不靠關系”的良好風尚,構建安全、公平、透明、穩定、可預期的法治環境,讓各類市場主體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發展。提升執法水平。深入開展“厚植為民情懷、提高執法水平”主題教育,厘清行政處罰與柔性執法結合點,明晰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情形,開展涉企行政處罰合規治理,推動行政執法“力度”與“溫度”有機統一。深化基層行政執法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基層執法更規范、更高效。在全省率先試行企業信用分類分級監管,創新推行“信用+雙隨機”融合監管新模式,提高監管效率,確保“非必要不打擾”。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建立健全首違不罰、免罰輕罰、責令停業停產報備、重點優質企業立案審批、上市企業“白名單”等制度,最大限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規范市場秩序。推進公平競爭審查重點領域全覆蓋、審查標准清單化,創新大數據監測+專業復審評估模式,設立公平競爭企業監測哨點,保障所有市場主體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設立中國(南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中國南通(家紡)快速維權中心、中國海安(家具)快速維權中心等3家“國字號”中心,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組織開展行政機關履行政府合同情況專項督察,推動行政機關守信踐諾。突出司法保障。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嚴厲打擊各類侵犯產權犯罪,依法保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貫徹合同自由、誠實信用原則,依法認定各類交易模式和交易結構創新合同效力,保障市場交易安全和交易秩序。依法規制壟斷、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更好推進統一大市場建設。妥善審理涉及行政許可、企業經營自主權等行政案件,支持行政機關通過行政授權、行政協議等方式引領和規范市場行為,推動市場監管更加公平統一。積極回應建筑、船舶海工、高端紡織等重點產業司法需求,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司法支持力度,主動幫助防范化解風險,讓各類市場主體都能得到最周全呵護。

  營商環境怎麼樣,市場主體說了算。我們堅持用戶思維、需求導向,以企業感受為第一評價、群眾滿意為第一標准,全面優化服務、提升“客戶體驗”。提高政策支持精度。聚焦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的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研究出台“營商環境66條”“創新30條”“產業發展50條”等集成性政策和“穩增長50條”“紓困解難8條”等階段性政策,搭建惠企政策平台,著力推動線上申報、免審即享、快速兌現。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精准匹配全齡人口需求,完善集普惠托育、社區托育、幼兒園托育為一體的幼兒托育服務體系﹔健全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立從“一張床”到“一間房”再到“一套房”的人才多層次住房供給體系,為青年人求職創業、成家立業解除后顧之憂。加快服務直達速度。推出“南通百通”App,聚集企業辦事、市民生活服務場景,整合匯聚各類移動服務事項,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堅持首問負責制,建立“線上交流+線下對話”工作機制,實施企業問題和群眾訴求“及時收集、分類建檔、定期研究、集中化解、評議反饋”閉環管理。建立重大項目工作專班,健全聯系服務企業和項目工作機制,落實全生命周期幫辦代辦服務,讓企業訴求有則必應、有則即應。傳遞重商親商溫度。高起點建設張謇企業家學院,以立法形式將每年5月23日設為“南通企業家日”,加大對優秀企業、企業家表彰獎勵力度,讓企業家在社會上有地位、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得實惠。拓寬渠道密切聯系群眾,積極為廣大群眾、港澳台僑、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建言獻策創造條件、提供保障,持續做優“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工作品牌。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推動政府由“管理員”向“服務員”的職能轉變,大力營造重商親商、富民安民的良好環境。

  樹立“凡事皆有解”的理念。以強烈的使命擔當,聚焦營商環境堵點難點,運用改革手段推動制度重構、流程再造、系統重塑。簡化辦事流程。全面梳理行政權力事項清單,進一步減環節、減材料、減費用、減時限,取消或優化審批事項178項,推出“標准化+一件事”事項101項。探索創新企業開辦“在線身份驗証、一表填報申請”,項目建設“一証辦理”施工許可、“數字化聯合審圖”,企業運行出口退稅“快審快核快退”和“一月多退”等機制,實現企業開辦最快半天、項目建設“拿地即開工”、215個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升級服務模式。組建大數據管理局,成立全國首家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推動部門之間行政數據集成共享、業務協同,為“一網通辦”“不見面審批”提供數字支撐。建成並上線市縣一體化政務服務管理平台,部署市縣鎮村四級7.4萬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事項在線申報和審批信息實時推送。突破要素制約。圍繞“地”的問題,實施工業企業資源利用績效評價機制,持續推進低效用地盤活。圍繞“人”的問題,實施“江海英才”“才聚江海”等人口集聚工程,打造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圍繞“錢”的問題,設立創新發展基金,開通“融資好通”平台,做優“蘇科貸”“江海貸”“小微貸”等金融產品,建立企業全生命周期資金支持體系。以更多的真招實策讓各類市場主體“長得快”“活得好”,確保南通經濟發展底盤穩、活力強、后勁足。

  (作者為南通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責編:蕭瀟、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