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產業觀察|“兔產業”兔年如何“兔”飛猛進

兔年春節前夕,有著“寵物兔之鄉”美稱的新沂市草橋鎮迎來銷售旺季。“去年12月中旬開始,寵物兔的訂單開始變多,訂單是平常的四五倍,大多銷往廣東、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寵物電商主播黃繼蕊告訴記者。
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統計數據顯示,“江蘇兔”存欄量、出欄量均位居全國第五。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南京綜合試驗站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我省兔子養殖大市連雲港、鹽城、徐州三市兔子存欄114.08萬隻、出欄465.86萬隻,分別佔全省養兔產業的92.82%、96.75%。
江蘇是我國的家兔主產區之一,隨著現代畜牧業的發展,江蘇兔業呈現出哪些特點、前景如何?生肖兔年,兔業銷量能否“兔”飛猛進?
多元化:
江蘇“兔產業”活躍
“家有一隻兔,不愁油鹽醬醋﹔家有十隻兔,開始邁向致富路﹔家有百隻兔,一年幾萬入了戶﹔家有千隻兔,住上漂亮小別墅。”在鹽城市射陽縣,鄉間有這樣的流傳。
新沂市寵物兔種兔保有量約6.3萬隻,每月供應寵物兔約17萬隻,從事寵物兔養殖的農戶900多家。據估算,新沂寵物兔產業年產值約2.3億元。
“江蘇兔產業活躍,呈多元化發展。從經濟用途來說,肉用、毛用、皮用、實驗用及觀賞用等類型品種均有飼養,養殖量最大的是肉兔品種﹔從產值來說,不僅來自於畜牧行業,而且涉及商貿、生物醫藥等行業。”省農科院研究員楊杰舉例說,鹽城集聚多家兔毛加工企業,在周邊省份開展兔毛收貯、加工及銷售業務﹔邳州肉兔還作為實驗用兔和藥用兔應用於生物醫藥領域﹔新沂市不僅是全國寵物兔養殖主產區,而且是周邊省份的最大集散地,形成養殖、銷售、配套產品及物流服務的一條產業鏈。
我省兔產業不僅與其他省份關聯度很高,還與國際接軌。如兔毛從山東、浙江、河南等省收購,在浙江、廣東、內蒙古、山東、河北、天津等地銷售,還有部分外銷至日本、韓國、新西蘭、美國、印度等國﹔兔肉不僅銷售至四川、重慶、福建、廣東、海南、湖北、浙江等地,還出口到日本、俄羅斯等國。
技術型:
研究科研水平較高
江蘇具有悠久的養兔歷史,主要以家兔育種、飼養管理、疫病防控等技術見長。
省農科院資料顯示,過去30年間,在經過5個世代培育,后又經過3個世代的選育提高,江蘇培育的粗毛型長毛兔,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認定,正式命名為蘇系長毛兔。該品種先后推廣至山東、河南等7個省市的73個縣市。
在生產技術層面,原金陵種兔場曾在國內首創以人工授精技術為基礎的同期配種、同期產仔、同期斷奶、同期選育(同期出欄)的“四同期”法集約化生產技術,被山東、福建、浙江、四川、河南等省規模兔場廣泛應用。
江蘇兔產業科研水平較高,這一點直接體現在: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中,我省佔有2個科學家崗位和1個綜合試驗站。
為讓家兔產業更高效發展,近5年來,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省特色畜禽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吳信生,在全省范圍內集成與推廣家兔集約化高效養殖關鍵技術。該項技術改變了家兔傳統養殖方式,大幅度提升生產水平,達到節本增效提質的目標。
“我們主要做到‘五同期’法,即同期發情、同期配種、同期分娩、同期斷奶和同期出欄,讓同樣的母兔繁殖出更多商品兔,分攤種兔成本。”吳信生介紹,該技術目前在全省推廣應用覆蓋面90%以上,規模兔場飼養員工作效率提高70%—100%,管理繁殖母兔數由150隻增至400—500隻﹔同期斷奶成活率達91%以上﹔同期出欄商品兔的成活率達95%以上﹔肉兔種兔年均胎次增加1—2胎,商品肉兔出欄時間提前10天左右。
“潛力股”:
在激烈競爭中待轉型
1月19日,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大豐推廣示范基地,一間間兔舍遮陰、通風又干淨,一隻隻家兔正在吃食、毛白嘴紅甚是可愛。“我家的兔舍有長毛兔300隻、肉兔500隻,還養了一些寵物兔。”毛兔養殖和經銷商潘春喜介紹。
“對我們兔農來說,最關心的是能不能靠兔子賺到錢、哪一種方法能賺到錢,經驗告訴我們:不轉型就不能發展起來。”潘春喜說。
隨著其他省份兔產業的迅速發展,我省兔產業也面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記者調研了解到,目前我省兔產業主要面臨的問題有:養殖從業者年齡偏大、市場價格波動大、豆粕等原料成本上升、消費群體有限等。“現在大部分養殖戶年齡在50歲以上,建議增加養殖補貼,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這個行業,同時鼓勵引進自動化設備,讓養兔逐漸轉向規模化、工業化。”吳信生說。
對於未來江蘇兔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吳信生認為:一是引進更多先進設備,養殖趨向數字化、智能化﹔二是加大科技創新,如新品種配套系培育、豆粕替代飼料研發等,同時提升對養殖從業者的技術培訓,實現養殖規模化﹔三是拓展產業鏈條,強化產品深加工環節,助力農戶與農業企業獲得更高利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