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干開局 “四敢”爭先]
南京“創新名區”:12年磨一劍,也有發展緊迫感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的重要一年。兔年伊始,江蘇省委常委會明確釋放“開年就是開工、開工就要實干”的信號,省政府出台42條硬核舉措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全省上下正在竭力營造“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的濃厚氛圍。為此,我們推出“實干開局 ‘四敢’爭先”系列主題報道,本期聚焦“創新名區”南京市雨花台區。
南京市雨花台區發展大會現場。人民網 顧姝姝攝
“回首來路,雨花是靠軟件產業起家﹔眺望前路,雨花要讓數字經濟當家。”正月初八,南京市雨花台區召開以“千人大會謀發展,勠力同心開新局”為主題的發展大會,兔年奔跑的發令槍就此打響。
正如此言,軟件產業是雨花台區的優勢產業、“看家本領”。截至2022年底,該區集聚了3700多家涉軟企業、33萬多名軟件人才。去年實現軟件業務收入2600億元,以2%的市域面積創造了南京市近40%、江蘇省近20%的軟件業務產值。
新春伊始,在南京市全面拉開“五拼五比晒五榜”的發展態勢下,“創新名區”雨花台區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謀發展、開好局?區委書記張連春說:“我們要繼續弘揚‘爭’的作風,昂揚‘爭’的狀態,提高‘爭’的成效,保持歸零心態,永不懈怠,更進一步。”
軟件大道兩側聚集著上千家軟件企業。雨花台區委宣傳部供圖
“我們不能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雨花台區面積132平方公裡,在南京11個市轄區中排名第7,“小”面積如何集聚“大”能量?
回眸2011年,中興通訊在這裡建設研發基地,一批國內軟件龍頭企業也陸續扎根於此,中國(南京)軟件谷成立。如今,南京軟件大道兩側,聚集了中興、華為、SAP等眾多知名軟件企業。
12年磨一劍,一個千億級產業應運而生。有人說,這是“無心插柳”成就的產業鏈。不過,張連春不這麼認為。“沒有白費的努力,沒有碰巧的成功。哪有那麼多‘無心插柳’?都是努力以后的水到渠成。”他說,正是這12年的堅持,才有了雨花軟件產業的品牌。
近兩年,數字經濟浪潮襲來,被不少城市視為“彎道超車”的機遇,這讓當地有了一種“長江后浪推前浪”的緊迫感。“數字經濟,全國各地都在提,但像我們集聚3000多家涉軟企業的地方為數不多。我們不能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在雨花台區發展大會上,張連春提出,今年要快速切入更加前沿、更具前景的細分賽道,把賽道中的朝陽行業、領軍企業梳理出來,精准滴灌、精准幫扶、精准支持。
打造“數字經濟看雨花”鮮明標識的重要一環,軟件谷是當地重要的功能載體。最新利好消息顯示:軟件谷已完成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復評,通過全省首批信創產業先導區驗收,建成全省首個數字經濟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和數字經濟人才市場,獲批建設南京數字貿易示范基地。這裡去年還成立了工業軟件產業聯盟和元宇宙產業聯盟。“如此可以凝聚合力,加強共性技術的研究和人才培養,加速工業軟件產品研發和應用驗証。”南京國睿信維董事長周鴻亮說。
當地還意識到,把握數字經濟發展趨勢,需要深度推動“數實融合”。這就意味著,要改變“一條腿”走路的現狀,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雨花台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一年,要做大做強新型都市工業,圍繞智能制造、高端裝備制造,引進都市工業項目66個,實現都市工業總產值200億元以上。”
正月裡,走進雨花經濟開發區9號工坊都市工業園,到處是熱氣騰騰的復工場景。富智康公司無人機維修生產線上,300多名工人忙不停歇。新簽約的華成微波項目正加緊內裝,預計下月投入量產,在手訂單金額已超3000萬元。
雨花台區提出建設數字城。雨花台區委宣傳部供圖
“全面創新、全域高新”
從“軟件大道”“軟件谷”到數以十萬計的工程師、程序員,雨花台區的軟件標簽顯著,雙創名片閃亮。據了解,自2017年入選國家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以來,該區雙創工作已四次獲得國辦督查激勵。
創新無止境,發展亦無窮期。從局地崛起到全域覆蓋,是當地新的發展願景。據了解,“全面創新、全域高新”,是雨花台區“十四五”規劃提出的目標。經歷艱難的三年疫情之后,新的發力開始了。
當地2023年度區委一號文《關於建設“全面創新、全域高新”新雨花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面創新、全域高新”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數字經濟產業競爭力顯著提升,構建形成“數字引領、軟硬結合”的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成為全區高端、產業高峰、治理高效、民生高地的現代化典范城市創新名區。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之前的物理隔斷被打破,時空距離也在拉近,我們要進一步樹立全局眼光、增強機遇意識。”張連春說,新濱江、數字城的建設工作即將全面啟動,該區將著力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全域覆蓋,創新創業功能全域布局,探索形成城市形態、產業形態、創新要素、文化內涵“四位一體”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加快建設“全面創新、全域高新”新雨花。
“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就是對未來預期有了確定性,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發展中去。”雨花台區區長李方毅近來已走訪了多家企業和科研院所,科研院所是其中重點。在他看來,產業發展的動能來自創新,通過與科學家的合作可以強化關鍵核心共性技術攻關突破,讓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同時,這個過程也將推動該區從工程師集聚區向科學家集聚區邁進,激發強大的創新動能。
夢想落地,項目為基。雨花台區發展大會公布了2023年“全面創新”十大攻堅項目、“全域高新”十大攻堅項目,包括深化雨花台區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深化“林長制”“河長制” 建設生態宜居雨花、數智創新城項目、八五一一所研發項目等,涉及產業、金融、城市品質、生態環境等各領域。
“爭創南京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先行區”是當地此次發布的“全面創新”十大攻堅項目之一。“南京是國家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的五個城市之一。去年8月,我們在全市率先提出爭創科創金融改革實驗區的目標。新年開始,我們要爭分奪秒打響開門紅,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務基地。”該區金融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長虹路社區數字平台展示屏。徐文濤攝
“服務群眾、服務企業,就一句話,換位思考”
在雨花台區長虹路社區,打開“智慧平台”,3D實景地圖、基礎數據庫、社區服務、黨建服務等模塊清晰可見﹔30多個條口的基礎信息,16個網格的“一舉一動”實時呈現﹔困難人群、黨員志願者的住址分布與服務項目逐一對應。基層治理插上了數字“翅膀”,社區工作者感到工作更從容,老百姓的幸福感更強了。
“我們要從網格化鐵腳板的走訪向數據引導、數字賦能轉變。鐵腳板體現的是精神,走千家萬戶、說千言萬語、吃千辛萬苦,但是能否全覆蓋還需打個問號。”張連春表示,要堅持黨建引領,有序實施智慧治理數字賦能計劃,探索創新“黨建+基層治理”的楓橋經驗數字版,“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2021年1月,雨花台區在南京市率先啟動“及時雨”政策直達平台建設。去年8月17日,“及時雨”民聲直達平台上線。當月,花神廟社區打造的線上社區服務平台“雲上花神”入選南京市首批“一社區一案例”重點培育項目。社區黨委副書記張鳴曉說,社區組織了老年人學習使用智能手機,方便大家使用這些數字平台,“目的就是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最新發布的雨花台區委一號文也明確,將整合“及時雨”民聲直達平台、數字社區、“吹哨報到”系統、“12345”政府服務熱線等平台資源,創新構建“一鍵直達、上線聯動、全面覆蓋”的數字化民意綜合受理平台。這是當地將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相融合,應用於服務民生和企業的嘗試,也是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新實踐。
“政府如此服務你,你是否滿意?”雨花台區發展大會上,區、街、社區近2000名干部參加,張連春對全區干部說,“服務群眾、服務企業,就一句話,換位思考。”
發展是永恆的主題。這場大會高奏“全面創新、全域高新”新雨花建設的號角,也拉開了“打造新濱江、建設數字城”的帷幕。會議明確,讓“敢爭先”成為雨花發展的鮮明特質,讓“敢爭強”成為雨花發展的鮮明追求,讓“敢爭光”成為雨花發展的鮮明氣象,讓“敢爭效”成為雨花發展的鮮明標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